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血供及流速的鉴别诊断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825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超对单发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单发原发性肝癌组及单发转移性肝癌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彩超影像学特点。结果 单发原发性肝癌肿瘤组内部及周边动脉血供较单发转移性肝癌组显著增多(P<0.01),其肝动脉直径、峰值流速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单发转移性肝癌组肝动脉峰值流速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彩超在单发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血供及血流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原发性肝癌;单发转移性肝癌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063-02 中图分类号:R735.704.451 文献标识码:A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上常规的检查方式,在肝脏肿瘤检查中,对肿瘤的供血动脉、侧支循环及门静脉有很好的检测作用[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临床、辅助检查及(或)组织病理证实的43例肝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彩超检测参数,探讨彩超在单发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血供及血流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43例均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肝癌的患者,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单发原发性肝癌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5~78(53±15.5)岁;单发转移性肝癌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2~73(51±13.2)岁;正常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5~70(43±13.7)岁,全组均除外肝胆疾病。
  2.仪器与方法 美国LOGI Q 400MD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在禁食12 h后,常规检查肝脏各切面,并重点测定肝动脉直径(mm)、肝动脉峰值流速(cm/s)、肝动脉最小流速(cm/s)、门静脉流速(cm/s)、阻力指数(RI)等血流参数。
  3.判断标准 用CDFI观察瘤体的血供情况,将肿瘤内部及周边的血供分为四级[2]:0级为瘤内无血供;Ⅰ级瘤内有血供但较少,为1~2个点状血流;Ⅱ级瘤内有较丰富的血流,一般3~4个点状血流或有1~2条血管;Ⅲ级瘤内为丰富的肿瘤供血,大于4个点状血流或有2条以上血管。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彩超鉴别 单发原发性肝癌组28例超声下呈强回声,多单发,边界较清晰;可见完整声晕18例,后方回声增强、侧壁声影10例,1~2个月随诊可见瘤体逐渐增大转变为等回声或低回声,瘤体较大时呈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有结中结现象。单发转移性肝癌组15例多为等回声,大小、形态不一,结节回声多样化,边界多清晰;伴有声晕10例,少见后方回声增强5例,可呈“牛眼征”、“靶环征”改变。
  2.癌肿血供的比较 肿瘤内部动脉血供原发性肝癌组28例中,0级3例(10.71%),Ⅰ级7例(25.0%),Ⅱ以上18例(64.29%);单发转移性肝癌组15例中,0级8例(53.33%),Ⅰ级7例(46.67%),Ⅱ以上为0例;两组肿瘤内部动脉血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4.1523,P=0.000)。肿瘤周边动脉血供原发性肝癌组0级为0例,Ⅰ级8例(28.57%),Ⅱ级以上20例(71.43%);单发转移性肝癌组0级5例(33.33%),Ⅰ级8例(53.33%),Ⅱ级以上2例(13.33%);两组肿瘤周边动脉血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4.0121,P=0.001)。
  3.肝动脉血流参数的比较 单发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直径、峰值流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最小流速和门静脉流速则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单发转移性肝癌组肝动脉峰值流速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各组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作为肝内最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因类型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正确诊断肝内肿瘤类型十分重要[4]。临床上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仍存在一定困难,特别对于肝内单发恶性病灶,在无恶性病史的情况下,容易误诊,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
  目前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和单发转移性肝癌在彩超检查中有较多共同点,如癌肿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多清晰,声晕多见,可伴肝内血管绕行或中断,甚至受压等改变。本文研究提示,原发性肝癌癌肿多呈强回声,声晕后方多有增强回声,彩色多普勒可见肝动脉搏动持续性高速血流,肝动脉血流增加,而单发转移性肝癌癌肿多呈等回声,可有“牛眼征”“靶环征”改变,声晕后方少见增强回声,可见周边点状绕行高速血流,肝动脉血流不增加。本研究表明,肿瘤内部动脉血供显示单发原发性肝癌肿瘤内有多个点状血流或条形血管参与血供;单发转移性肝癌组肿瘤内部无血供,少部分可有点状血流。同时,肿瘤周边动脉血供也显示单发原发性肝癌肿瘤周边均有点状血流或条形血管参与血供,且以多个血管为主;而单发转移性肝癌组肿瘤周边虽有血管参与血供,但绝大部分血供较少,仅为点状血流。临床上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脾肿大等多见于原发性肝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多为转移性,多见于转移性肝癌。因此,在肝脏超声检查时,了解癌肿的回声,肝门区、腹膜后淋巴结,门静脉血栓及彩色多普勒等情况,有助于提高肝内肿瘤类型的鉴别。
  肝脏是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器官,肝内不同性质的占位性病变,对整个肝脏的血供关系影响不同。Kim等[5]研究认为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这种改变与正常肝组织不同,除表现在肿瘤组织外,还可影响到整个肝血供,使肝动脉血流量增加,门静脉血流量减少。本研究中,单发原发性肝癌的肿瘤内部及周边动脉血供显著增多,而单发转移性肝癌则多无血供,少部分可有点状血流。同时,单发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直径、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较其他两组明显减低;单发转移性肝癌组肝动脉峰值流速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在彩超中,单发原发性肝癌肿瘤内部有多个点状血流或条形血管参与血供,且以多个血管为主;单发转移性肝癌肿瘤内部多无血供,少部分可有点状血流,周边有血管参与血供,但绝大部分血供较少,仅为点状血流。单发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直径、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单发转移性肝癌。可见,彩超在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1]Gwon D,Ko GY,Yoon HK,et a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membranous obstruction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ncid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ACE[J].Radiology,2010,254(2):617626.
  [2]梁 萍,董宝玮,苏 莉,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肝癌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5,4(2):5356.
  [3]Schurr R,Stolzel U,Schuppan D,et al.Increased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in northeast Germany[J].Dtsch Med Wochenschr,2006,131(30):16491655.
  [4]Gharbi L,Mannai S,Ghariani B,et al.Treat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liver: opinion of the surgeon[J].Tunis Med,2006,84(11):683686.
  [5]Kim HC,Chung JW,An S,et al.Lef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 feed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giographic anatomy using Carm CT[J].AJR Am J Roentgenol,2009,193(4):W288W294.
  (收稿日期:2012-06-06 修回日期:2013-01-31)
其他文献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8位,女性排在第12位以后。临床上,多数膀胱肿瘤为移行上皮癌,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绝大多数,常具有
<正>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涉及多种因素环节,如炎症介质、遗传性因素、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等[1]。近年研究显示DN的发病与单核巨噬细胞广泛浸润在肾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早产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75例患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产儿和178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早产儿的hsCRP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75例早产儿中,192例hsCRP升高(≥3 mg/L),其中>5 mg/L 170例。临床表现多有精神差、体温24小时内波动>1℃、纳差或拒奶、呼吸暂停、黄疸不退或退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74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常规检查及CEA测定结果,分析病因构成,比较不同年龄阶段(〈50岁和≥50岁)高发病因的发病率。结果结核性胸
目的探讨经内镜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对食管曲张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对24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伴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采取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术后,与同期
【摘要】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观察组7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骨化三醇,根据血清钙的浓度调整骨化三醇剂量,肾性骨营养不良者最初剂量为0.25 μg/日,1次/日,连服2~4周;血清钙浓度正常或偏低的患者为0.25 μg/次,
给出了一种新型无源交错并联Boost软开关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拓扑结构简单,在传统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中加入了一个对称的无源辅助电路,实现了
目的探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体会。方法对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CT定位后,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腔并抽吸血
1 病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