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打通学生成长成才之路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2622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切实开展好校企合作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校企合作中,必须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建设,拓宽校企合作之路,对校企合作的模式、内容、实施途径等进行深入研究,使学校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基础建设 学生培养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因此,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要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技术研发、办学质量评价、招生就业等方面寻求有效的合作方式,推进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必须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建设,拓宽校企合作的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确定整体人才培养目标
  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学校应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力求培养出多层次、多规格的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在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时,坚持适应当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配置与企业生产基本同步的专业教学设备,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营造比较真实的生产现场氛围。
  在实施教学时,根据企业技术工人的必备素质和上岗要求,构建以技能培训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施以项目引导为特点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案。
  二、构建产学研训平台
  每学期安排适当时间让学生进入企业,融入企业环境,通过参观、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熟悉和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将专业课学习、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缩短教学与工作岗位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成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深造有基础、持续发展有空间的有用人才。
  实训工作分为校内课堂实训和校外的企业岗位实训。学校做好实训工作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课堂实训效果
  学校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时,要不断加大对实训场地和设备的投入,逐步完善实训设施。实训室按照企业车间形式进行布置,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管理,以增强学生岗位意识,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学校要加强与有关企业的联系,依托当地经济开发区,根据专业特点,在相关企业建立与学校现有专业相应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学校要根据市场经济特点不断调整“内化”思路、拓宽“外向”思维,积极与大型企业、知名企业进行联系,与之签订实习合作意向,为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对口安置学生实习奠定基础。通过完善实习就业体系为学生实习创造条件,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
  三、构建适合的课程体系
  在合理开设专业的同时,学校要坚持一切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都是根据并符合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首要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联合相关企业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学习、满足企业专业需求的校本教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四、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企业需求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订单式
  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办学。笔者所在学校先后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培训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的订单式培养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在每年的招生计划中确定专业和人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学生毕业后就进入定向单位就业。
  另一种形式是在招生时初步定向,两年后进行二次定向。学生毕业后,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来实现最终就业。
  (二)企业委培式
  为了满足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需要,积极发挥学校实训基地和学校丰富的人力资源的优势,为本地区乃至周边县区的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岗位培训。
  (三)社会统招式
  面向社会择优录取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学校提供的有关人才需求信息确定专业方向并选择相应的知识模块进行学习,修业期满,对成绩合格并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学校准许其毕业并负责推荐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的就业面,畅通学生就业渠道。
  五、對校企合作的思考
  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学校要积极与优秀企业进行合作,在此笔者对校企合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取得企业的认同
  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目前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困难是多数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技能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培养技能人才也是企业的责任,因而缺乏合作办学的主动性。因此,要想深化校企合作,就必须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职工培训、担起培养技能人才的责任,取得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认同。
  同时,学校应当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协作模式,主动建立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使企业树立一种“投资培训,必有厚报”的投资办学理念,真正成为办学主体。
  (二)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一是在技术层面进行全面的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
  二是学校要适应企业对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把理论和实践真正统一起来。同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教学和分阶段教育,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三是为企业在职职工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服务。要推动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企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培养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三)建立保障机制
  政府要出台资助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学校投资、捐赠,并予以减免和抵扣税款,还可以通过评选和表彰在“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行业、企业集体或先进个人。
  通过精神鼓励,强化企业重教、支教的积极性,达到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改善办学条件的目的。让校企合作成为校企双方供求关系的必然联系,必须要有政府主导,校企进行全方位紧密合作必须要形成利益共同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8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
根据油气藏渗流理论,针对均质油藏非线性渗流问题,建立了考虑二次压力梯度项、井筒储集、有效井径和封闭、定压、无穷大三种外边界条件下的渗流模型,通过变量替换将其线性化,利用
红色资源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新时代,高校不仅要充分发掘红色资源蕴含的育人因素,而且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教育中的重要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中、重度妊娠呕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中药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