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地质剖面上断层能够使地层的厚度变化,同时也能够改变地层的层间距,一般来说受到正断层的作用地层会出现缺失,进一步导致地层的层间距或者厚度相应的减小;相反受到逆断层的作用会导致地层重复,进一步导致地层间距或厚度增大。所以对相邻钻孔之间测井曲线在横向和纵向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能够依据地层缺失情况对断层的位置和间距等情况得出准确的认识,进而对断层做出准确的判断。笔者认为确定断层的关键是要找准标志层,这也是提高测井曲线解释断层可靠性的基础。通过实践调查结果显示,通过传统的测井曲线如视电阻率、自然伽玛曲线等在煤层和岩层中的响应,能够判断部分地段地层的沉积规律和其他特征及断层性质。
【关键词】测井曲线 层间距 厚度 断层
1 测井曲线解释断层概述
对矿区地质勘探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所勘探地区的地质构造有正确的认识,本文论述的测井曲线解释断层就是查明地质构造的最为普遍使用的有效方式之一。测井曲线反映的是在钻井过程中各种物性参数随着钻井深度的加深而发生变化的曲线,与钻探取芯基础上建立的地质剖面相比,测井曲线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地层信息也不会缺失,且以图形表示更加形象直观,能够对其他研究工作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在此数据之上制定施工方案和调整技术手段。所以测井曲线是适用于煤岩层比较的有效方式,是地质勘探和其他勘探中较为普遍应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研究相邻钻孔之间的测井曲线在不同方向的变化总结其规律,对标志层的重复与缺失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准确认识断层存在的性质、间距大小等有关问题。确定断层的主要技术点就在于准确定位标志层,因为标志层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断层的认识与研究,测井曲线解释断层的可靠性也就越高。实践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利用1:200深度比例尺的视电阻率、自然伽马曲线以及散射伽马伽马在不同的勘探矿区的煤岩层对比,得出的地质效果非常好。上述技术条件下的对比都能够准确的确定煤岩层层位,还对发现钻孔中隐伏断层有指示作用,所以这一技术成果在多数的矿区勘探地质研究报告中都被重视起来了。
众所周知,因为地壳构造运动使得地层受到破坏形成断层,断层在剖面图上看就是地层在厚度和层间距上的与众不同。一般来说,正断层会使得地层层间距和厚度相应减小,相反逆断层则使得地层重复引起层间距和厚度变大。所以根据这一原理在上述对比时如遇到地层在厚度和层间距的异样变化就应当考虑是否有断层的存在。
2 根据测井曲线解释正断层
上文提到在正断层的作用之下会引起地层缺失,地层厚度会有明显的减小,所以这是考虑是否有断层尤其是正断层存在的主要因素。首先从测井曲线图形上对相邻钻孔进行对比,主要看其标志特征是否有相应变化和缺失情况,以此来判断是否有正断层的存在以及相应的断层所在的位置,如果在两组钻孔对比中,一个钻孔的标志特征同时存在,而另一钻孔的特征中有特征缺失,可以判断该钻孔有正断层,也可以据此判断正断层的位置;其次,经过对比如果钻孔的标志特征没有相应的缺失,但是在钻孔之间的部分标志地层的层间距有明显的变化,而其他标志层的层间距却相互吻合,这一情况下应该判断在此标志地层应有正断层的存在,才使得地层层间距变小了。
3 根据测井曲线解释逆断层
与以上的正断层的判断完全相反,当地层的厚度相应的突然变厚或者地层的层间距相应的明显增大时,就应当考虑是否有逆断层的存在,顺着这一思路找寻确定逆断层存在的确切证据也即标志特征明显重复的证据。首先还是要分析测井曲线图,钻孔的标志之间如果出现某处间距明显大于一般位置的间距距离,经过考证是因为其钻孔中视电阻率曲线标志的重复出现所引起的该地层厚度变厚,则可以依此来判断逆断层的存在和相应的位置。其次,可以对相邻钻孔的孔相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两端的钻孔中煤层之间的煤层数相对较少,而中间的钻孔在该段内的煤层层数有大幅度的增加,再结合测井曲线对比钻孔中相应标志位置的煤层重复出现且间距也能够一致时,可以判断在该区域钻孔存在逆断层,才使得煤层重复。再次,对测井曲线分析如果发现钻孔的地层厚度与相邻钻孔的厚度相比明显厚度增大,需要再结合各种曲线的形态特征和变化,前面厚度明显大的钻孔的自然伽马曲线中的曲线形态对比中有相应的重复性特征,这就是判断逆断层存在的最为有力的证据,也正因为是逆断层的存在才使得该钻孔地层的厚度有这样的明显变化。
此外,还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在对测井曲线没有进行断层解释之前,有的钻孔地层厚度显示与其他钻孔厚度明显的不一致情形,与整个勘探矿区地层的沉积厚度的变化也是大相径庭。砸逆断层重复特征曲线图上断层两盘的测井曲线犹如任意一段测井曲线的复制结果。无论是从视电阻率、散射伽马伽马还是自然伽马三种参数的测井曲线上都能找到相应的标志特种以及煤层重复出现的有力证据,在曲线的形态特征上相似程度极高,在曲线的异常幅度值、宽度以及间距上也表现的近乎一致,这些证据都直接指向它是地层重复的结果。对该逆断层充分确定后地层厚度恢复到正常,也正好说明了在该钻孔存在逆断层。
是否有同一钻孔中同时出现争端车逆断层,实例中有这样的情况。这时会因为正断层的存在使测井曲线上相应的标志特征重复出现,重复段在测井曲线的形态上极其相似,地层层间距也十分吻合;在含煤段的顶部煤层在正断层的影响作用之下出现断失。
4 结语
结合本文以上的论述,利用测井曲线解释断层存在的最关键环节是对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掌握其规律所反映的断层特征。与煤层、岩层对比所注重的侧重点不同,解释断层存在及其位置、性质等问题时,是对并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但是能够清晰反映局部地段地层沉积变化规律的标志性特征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对煤层和岩层的对比过程就是发现和确定断层的过程,所以对比时需要注意做到宏观与微观的兼顾,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的对煤层、岩层的层位进行划分,也需在此基础上对勘探矿区的地质结构准确查明,才能提高测井曲线解释断层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韩绪山,谢波,张心彬.贵州省金沙煤田龙潭组岩煤层测井对比方法[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6)
[2] 刘栋梁.如何提高测井曲线解释断层的可靠性[J].中国煤田地质,2009(02)
【关键词】测井曲线 层间距 厚度 断层
1 测井曲线解释断层概述
对矿区地质勘探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所勘探地区的地质构造有正确的认识,本文论述的测井曲线解释断层就是查明地质构造的最为普遍使用的有效方式之一。测井曲线反映的是在钻井过程中各种物性参数随着钻井深度的加深而发生变化的曲线,与钻探取芯基础上建立的地质剖面相比,测井曲线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地层信息也不会缺失,且以图形表示更加形象直观,能够对其他研究工作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在此数据之上制定施工方案和调整技术手段。所以测井曲线是适用于煤岩层比较的有效方式,是地质勘探和其他勘探中较为普遍应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研究相邻钻孔之间的测井曲线在不同方向的变化总结其规律,对标志层的重复与缺失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准确认识断层存在的性质、间距大小等有关问题。确定断层的主要技术点就在于准确定位标志层,因为标志层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断层的认识与研究,测井曲线解释断层的可靠性也就越高。实践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利用1:200深度比例尺的视电阻率、自然伽马曲线以及散射伽马伽马在不同的勘探矿区的煤岩层对比,得出的地质效果非常好。上述技术条件下的对比都能够准确的确定煤岩层层位,还对发现钻孔中隐伏断层有指示作用,所以这一技术成果在多数的矿区勘探地质研究报告中都被重视起来了。
众所周知,因为地壳构造运动使得地层受到破坏形成断层,断层在剖面图上看就是地层在厚度和层间距上的与众不同。一般来说,正断层会使得地层层间距和厚度相应减小,相反逆断层则使得地层重复引起层间距和厚度变大。所以根据这一原理在上述对比时如遇到地层在厚度和层间距的异样变化就应当考虑是否有断层的存在。
2 根据测井曲线解释正断层
上文提到在正断层的作用之下会引起地层缺失,地层厚度会有明显的减小,所以这是考虑是否有断层尤其是正断层存在的主要因素。首先从测井曲线图形上对相邻钻孔进行对比,主要看其标志特征是否有相应变化和缺失情况,以此来判断是否有正断层的存在以及相应的断层所在的位置,如果在两组钻孔对比中,一个钻孔的标志特征同时存在,而另一钻孔的特征中有特征缺失,可以判断该钻孔有正断层,也可以据此判断正断层的位置;其次,经过对比如果钻孔的标志特征没有相应的缺失,但是在钻孔之间的部分标志地层的层间距有明显的变化,而其他标志层的层间距却相互吻合,这一情况下应该判断在此标志地层应有正断层的存在,才使得地层层间距变小了。
3 根据测井曲线解释逆断层
与以上的正断层的判断完全相反,当地层的厚度相应的突然变厚或者地层的层间距相应的明显增大时,就应当考虑是否有逆断层的存在,顺着这一思路找寻确定逆断层存在的确切证据也即标志特征明显重复的证据。首先还是要分析测井曲线图,钻孔的标志之间如果出现某处间距明显大于一般位置的间距距离,经过考证是因为其钻孔中视电阻率曲线标志的重复出现所引起的该地层厚度变厚,则可以依此来判断逆断层的存在和相应的位置。其次,可以对相邻钻孔的孔相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两端的钻孔中煤层之间的煤层数相对较少,而中间的钻孔在该段内的煤层层数有大幅度的增加,再结合测井曲线对比钻孔中相应标志位置的煤层重复出现且间距也能够一致时,可以判断在该区域钻孔存在逆断层,才使得煤层重复。再次,对测井曲线分析如果发现钻孔的地层厚度与相邻钻孔的厚度相比明显厚度增大,需要再结合各种曲线的形态特征和变化,前面厚度明显大的钻孔的自然伽马曲线中的曲线形态对比中有相应的重复性特征,这就是判断逆断层存在的最为有力的证据,也正因为是逆断层的存在才使得该钻孔地层的厚度有这样的明显变化。
此外,还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在对测井曲线没有进行断层解释之前,有的钻孔地层厚度显示与其他钻孔厚度明显的不一致情形,与整个勘探矿区地层的沉积厚度的变化也是大相径庭。砸逆断层重复特征曲线图上断层两盘的测井曲线犹如任意一段测井曲线的复制结果。无论是从视电阻率、散射伽马伽马还是自然伽马三种参数的测井曲线上都能找到相应的标志特种以及煤层重复出现的有力证据,在曲线的形态特征上相似程度极高,在曲线的异常幅度值、宽度以及间距上也表现的近乎一致,这些证据都直接指向它是地层重复的结果。对该逆断层充分确定后地层厚度恢复到正常,也正好说明了在该钻孔存在逆断层。
是否有同一钻孔中同时出现争端车逆断层,实例中有这样的情况。这时会因为正断层的存在使测井曲线上相应的标志特征重复出现,重复段在测井曲线的形态上极其相似,地层层间距也十分吻合;在含煤段的顶部煤层在正断层的影响作用之下出现断失。
4 结语
结合本文以上的论述,利用测井曲线解释断层存在的最关键环节是对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掌握其规律所反映的断层特征。与煤层、岩层对比所注重的侧重点不同,解释断层存在及其位置、性质等问题时,是对并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但是能够清晰反映局部地段地层沉积变化规律的标志性特征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对煤层和岩层的对比过程就是发现和确定断层的过程,所以对比时需要注意做到宏观与微观的兼顾,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的对煤层、岩层的层位进行划分,也需在此基础上对勘探矿区的地质结构准确查明,才能提高测井曲线解释断层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韩绪山,谢波,张心彬.贵州省金沙煤田龙潭组岩煤层测井对比方法[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6)
[2] 刘栋梁.如何提高测井曲线解释断层的可靠性[J].中国煤田地质,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