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李先生今年60岁了,到了退休年龄,他终于有机会将年轻时的旅游愿望付诸实施了。然而,李先生与同事爬了黄山后,便感到膝盖不对劲,下蹲后起立困难,爬楼梯也变得费劲。李先生本以为是自己缺乏运动,休息两天便会恢复,不料没过两天,他的右侧膝关节明显肿了个“包”。这下,李先生再也坐不住了,赶紧来到医院接受了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李先生,他的不适是膝关节积液造成的。李先生十分困惑:膝关节怎会无故“积水”?膝关节积液怎么治?
人体的关节囊内,除各种骨及软骨结构外,还有一些软组织,其中,关节滑膜是最重要的软组织之一。
滑膜在关节囊内层,呈淡红色,平滑,质地薄而柔润,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分泌关节滑液的作用。膝关节滑液是一种血浆的超滤液,包含透明质酸、糖蛋白、润滑素、蛋白酶和胶原,其中,透明质酸具有润滑关节的重要功能。此外,关节滑液中还含有抗菌成分,以维持关节内的无菌环境。
当膝关节发生炎症时,滑膜超滤功能受损,造成滑膜组织出现较大裂隙,不同“身材”的分子均能“自由出入”,使关节滑液量大大增加。膝关节皮肤与骨骼之间存在一种被称为“滑囊”的囊样结构,用于容纳关节滑液。当膝关节炎反复发作或症状较重时,关节滑液增多,液体在滑囊中累积,造成关节积液,使膝关节明显肿大,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
专家提醒:事实上,正常的膝关节内含有5~10毫升的关节滑液,起到润滑关节的作用,只有当膝关节积液超过正常范围时,才需进一步处理。膝关节腔的容积较小,当关节腔内液体量超过20毫升时,患者可有明显不适;当积液超过40毫升时,关节活动会受到严重影响。
膝关节是负重关节,而与髋关节、踝关节等其他负重关节相比,其上下关节面的匹配程度较差,稳定性主要由肌肉和韧带提供。由于膝关节每次活动时,必须同步发送屈伸-后滚-内外旋的关节面相对动作,比其他关节的活动模式要复杂得多,故膝关节对创伤、感染及退变的耐受能力较差。外伤、过度活动、系统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导致膝关节积液。
任何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积液,最常见的有骨性关节炎、外伤和痛风。
膝关节积液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膝关节肿胀、僵硬及活动范围下降。为更准确地判断膝关节积液的原因,患者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膝关节症状产生的具体过程,包括受伤情况、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例如:急性外伤导致的膝关节肿胀提示可能存在韧带或半月板损伤,而非外伤性膝关节急性肿胀更有可能是无菌性炎症;膝关节肿胀伴有明显局部红肿甚至发热,可能是感染性关节积液;有高尿酸血症病史患者,且在发病前曾大量饮酒或食用高嘌呤食物,则患痛风性关节积液的可能性较大。
要确定关节积液的病因,患者需接受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步态、膝关节周围触诊、观察膝关节活动度、麦氏征试验、侧压试验(Thessaly试验)、膝关节韧带检查及髌股关节挤压试验等,肿胀明显者还须进行浮髌试验。
关节腔穿刺抽液是治疗膝关节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即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该操作有创伤性,且可能造成膝关节表面皮肤的细菌进入关节腔内继发感染。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关节腔穿刺抽液不作为膝关节积液的首选治疗方案。
是否需要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与关节积液的量、造成关节腔积液的原因等均有关。大量关节积液,保守治疗无效,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一方面,穿刺抽液可减轻患者症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医生通过积液的颜色、性质等判断病因。确诊为感染性关节积液的患者需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以便将穿刺取得的标本进行培养,明确感染的病原菌和药敏情况,让治疗更有的放矢。
打个比方,如果不把喷泉的泉眼堵住,单纯使用抽水机是不可能将喷泉池里的积水完全抽干的。膝关节积液产生的原因是关节滑膜炎症,导致滑膜的超滤能力被破坏,过多的液体进入关节腔所致。因此,单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虽然效果明显,但积液产生常“源源不断”。要想不受关节积液的频繁“打扰”,关键是对因治疗。
对于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积液,患者应在充分休息的基础上进行热敷、口服或局部使用消炎镇痛药,以减轻滑膜炎症状。必要时,可在关节腔穿刺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或玻璃酸钠等药物。对于痛风引起的关节积液,患者应在严格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使用降尿酸药物及消炎镇痛药。感染性关节积液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针对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特殊的关节积液(如绒毛结节性色素沉着性滑膜炎)患者,除穿刺抽液外,还需进行关节镜手术,清除滑膜。外伤诱发的关节积液,尤其是合并韧带损伤、半月板或其他骨、软骨损伤者,常需外科手术治疗,达到恢复关节稳定性、减少关节积液反复发作的目的。
抽完积液后,还能走路吗?同样是膝关节腔穿刺抽液,为什么医生嘱咐不同患者的休息时间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关节腔穿刺抽后,是否需要制动因人而异,制动的时间也与造成关节积液的病因存在直接关系。
外伤导致的关节积液,制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受伤的韧带或其他软组织愈合提供保障,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制动。骨关节炎、痛风等导致关节积液者,可在短时期内进行关节制动,以减轻滑膜炎症状;但制动时间不宜过长,待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后,须进行不负重的膝关节功能训练,以防止長时间制动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感染性关节积液患者在穿刺抽液后进行关节制动,有利于控制感染,功能训练可在感染表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明显减轻后进行。
专家忠告:膝关节积液患者不必过度紧张,应及时去医院专科就诊,明确积液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关节腔穿刺。只要治疗及时,大多数膝关节积液患者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关节里的“水”从哪里来
人体的关节囊内,除各种骨及软骨结构外,还有一些软组织,其中,关节滑膜是最重要的软组织之一。
滑膜在关节囊内层,呈淡红色,平滑,质地薄而柔润,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分泌关节滑液的作用。膝关节滑液是一种血浆的超滤液,包含透明质酸、糖蛋白、润滑素、蛋白酶和胶原,其中,透明质酸具有润滑关节的重要功能。此外,关节滑液中还含有抗菌成分,以维持关节内的无菌环境。
当膝关节发生炎症时,滑膜超滤功能受损,造成滑膜组织出现较大裂隙,不同“身材”的分子均能“自由出入”,使关节滑液量大大增加。膝关节皮肤与骨骼之间存在一种被称为“滑囊”的囊样结构,用于容纳关节滑液。当膝关节炎反复发作或症状较重时,关节滑液增多,液体在滑囊中累积,造成关节积液,使膝关节明显肿大,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
专家提醒:事实上,正常的膝关节内含有5~10毫升的关节滑液,起到润滑关节的作用,只有当膝关节积液超过正常范围时,才需进一步处理。膝关节腔的容积较小,当关节腔内液体量超过20毫升时,患者可有明显不适;当积液超过40毫升时,关节活动会受到严重影响。
膝关节是损伤与积液的“重灾区”
膝关节是负重关节,而与髋关节、踝关节等其他负重关节相比,其上下关节面的匹配程度较差,稳定性主要由肌肉和韧带提供。由于膝关节每次活动时,必须同步发送屈伸-后滚-内外旋的关节面相对动作,比其他关节的活动模式要复杂得多,故膝关节对创伤、感染及退变的耐受能力较差。外伤、过度活动、系统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导致膝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祸首”众多
任何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积液,最常见的有骨性关节炎、外伤和痛风。
膝关节积液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膝关节肿胀、僵硬及活动范围下降。为更准确地判断膝关节积液的原因,患者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膝关节症状产生的具体过程,包括受伤情况、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例如:急性外伤导致的膝关节肿胀提示可能存在韧带或半月板损伤,而非外伤性膝关节急性肿胀更有可能是无菌性炎症;膝关节肿胀伴有明显局部红肿甚至发热,可能是感染性关节积液;有高尿酸血症病史患者,且在发病前曾大量饮酒或食用高嘌呤食物,则患痛风性关节积液的可能性较大。

要确定关节积液的病因,患者需接受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步态、膝关节周围触诊、观察膝关节活动度、麦氏征试验、侧压试验(Thessaly试验)、膝关节韧带检查及髌股关节挤压试验等,肿胀明显者还须进行浮髌试验。
穿刺抽液:既是治疗,也是诊断
关节腔穿刺抽液是治疗膝关节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即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该操作有创伤性,且可能造成膝关节表面皮肤的细菌进入关节腔内继发感染。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关节腔穿刺抽液不作为膝关节积液的首选治疗方案。
是否需要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与关节积液的量、造成关节腔积液的原因等均有关。大量关节积液,保守治疗无效,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一方面,穿刺抽液可减轻患者症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医生通过积液的颜色、性质等判断病因。确诊为感染性关节积液的患者需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以便将穿刺取得的标本进行培养,明确感染的病原菌和药敏情况,让治疗更有的放矢。
治病因,拒绝积液“源源不断”
打个比方,如果不把喷泉的泉眼堵住,单纯使用抽水机是不可能将喷泉池里的积水完全抽干的。膝关节积液产生的原因是关节滑膜炎症,导致滑膜的超滤能力被破坏,过多的液体进入关节腔所致。因此,单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虽然效果明显,但积液产生常“源源不断”。要想不受关节积液的频繁“打扰”,关键是对因治疗。
对于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积液,患者应在充分休息的基础上进行热敷、口服或局部使用消炎镇痛药,以减轻滑膜炎症状。必要时,可在关节腔穿刺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或玻璃酸钠等药物。对于痛风引起的关节积液,患者应在严格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使用降尿酸药物及消炎镇痛药。感染性关节积液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针对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特殊的关节积液(如绒毛结节性色素沉着性滑膜炎)患者,除穿刺抽液外,还需进行关节镜手术,清除滑膜。外伤诱发的关节积液,尤其是合并韧带损伤、半月板或其他骨、软骨损伤者,常需外科手术治疗,达到恢复关节稳定性、减少关节积液反复发作的目的。
抽液后,宜静养
抽完积液后,还能走路吗?同样是膝关节腔穿刺抽液,为什么医生嘱咐不同患者的休息时间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关节腔穿刺抽后,是否需要制动因人而异,制动的时间也与造成关节积液的病因存在直接关系。
外伤导致的关节积液,制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受伤的韧带或其他软组织愈合提供保障,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制动。骨关节炎、痛风等导致关节积液者,可在短时期内进行关节制动,以减轻滑膜炎症状;但制动时间不宜过长,待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后,须进行不负重的膝关节功能训练,以防止長时间制动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感染性关节积液患者在穿刺抽液后进行关节制动,有利于控制感染,功能训练可在感染表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明显减轻后进行。
专家忠告:膝关节积液患者不必过度紧张,应及时去医院专科就诊,明确积液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关节腔穿刺。只要治疗及时,大多数膝关节积液患者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