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无论在初级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中高等教育教育阶段,语文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可见语文教学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复杂工程。情感和幽默是语文教学中比较有效的元素,文章就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和幽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情感 幽默
语文教学除了教导学生正确运用和掌握语言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素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中职学校更加注重理工类等技术学科的教学,英语在各大学科中的地位上升,而语文这一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逐渐被忽视。因此,采用各种手段加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本文重点分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和幽默的手段。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和幽默的必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教育中的优势,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更多幽默的教学艺术。采用幽默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欢笑中学到知识,更增添语文课堂的艺术魅力,运用情感和幽默进行语文教学,大大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净化心灵。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中职语文教材的编排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文、情感方面的教育,新添了许多符合我们实际生活、具有真挚情感、对学生具有教育和引导意义的课文,对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新课程要求语文老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联系学生生活的现状及身边的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促进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逐渐培养中职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情感,提高对情感教育的认知能力。
1.加强对中职学生进行亲情感恩的教育。
以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为例,可以在组织教学时增加一些比较真实的例子或者寓言故事,以此提高中职学生对亲情教育的感知能力。《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写下的,而接到消息的时候老舍先生的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多了。在文章中,老舍先生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愧疚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再结合于丹在講《论语》中的“孝道”时引用的那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使教学时渲染的情感更加真挚,激起学生的共鸣。“孩子和大树”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孩子每天都和大树一起玩耍,大树非常喜欢这个孩子,特别爱护他,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在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大树毫不保留地让孩子摘取它身上的果实,换的钱供孩子读书,等孩子长大了,要盖房子、娶媳妇时,大树奉献了它的枝叶甚至是树干,为孩子提供资助。孩子远行了,开始为生活奔波,转眼间,很多年过去了。孩子远行回来了,又来到了大树的旁边,大树说:“孩子,我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再可以让你拿去换钱的了,我现在只有一个树墩了,如果你累了,就坐下来歇歇吧。”而此时的孩子已是不惑之年,他说:“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以后永远陪着你。”
其实,孩子就是现在的我们,而大树就是我们的父母,父母为了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把一切都给了孩子,而自己毫无保留。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相信很多学生都会被感动,会激起心潮澎湃的波澜,引起对父母亲情的反思。
学生在寒假和暑假的时候,可以回到父母身边,而父母正值壮年,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资助、关爱学生。几年后,学生毕业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父母团聚,有的学生远离家乡,工作生活,和父母已是聚少离多,而此时,父母正在一年一年地老去,尤其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时候,就会感到追悔莫及。
通过对课文和故事的分析,引起中职学生强大的情感震动。学生在课后,纷纷给父母打电话,畅谈自己学习、生活的感受。由此可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以情传情,达到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文字训练过程,更主要的是对作品情感的感悟及对作者创造性思维、意图的探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引入作品的意境中,从而让作品的文字内容在学生面前丰富、立体起来。
教师要做到以情激情,通过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情景再现、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朗读作品,让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主动地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容、意图等,从而建立起作品内容同学生之间的联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课文词句的品析,达到学语知情的效果。例如,在《中彩那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中的中心句“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让学生展开联想,引导他们由此句联想到坚守岗位的军人警察、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辛勤工作的工人农民及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研人员等,从而帮助学生由此领悟到人生哲理,即: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三、幽默艺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生机和活力。很多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做其他事情,甚至把语文课堂当成休息的场所。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营造活跃气氛,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幽默的艺术魅力,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1.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用幽默的方式导入新课。
一场精彩的语文课,一般都是以扣人心弦的开头拉开序幕,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最后以回味无穷的结尾结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幽默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备课过程中,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例如:在语文课外阅读课“理想的阶梯”的教学中,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枯燥的议论文,根据这个特点,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严肃地问:“你们想在考试的时候获得高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这时我展现幽默的艺术魅力,把手中的教学资料一挥,以广告语的形式说:“要想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就服‘理想的阶梯’这副良药,本产品根据祖传药方秘制而成,专治成绩不佳者,服后无效,全额退款。现在同学们就可以免费体验。”学生在兴奋之余,会心地一笑,激发了学习热情,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
幽默的导语,除了前面所述的以广告语的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设置疑问的方法、抖包袱的方法、通缉令的方法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设计的导语必须和所要讲解的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做到寓教于乐。
2.进行幽默教学时,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进行幽默教學,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一是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一般要在学生比较疲劳、心情比较紧张的时候,穿插小幽默。二是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必要时创造点幽默。在恰当的时候,合理地运用幽默教学,可以让教学变得错落有致,跌宕起伏。
幽默一定要对教学起到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为了逗乐进行幽默,就会弄巧成拙。在选择幽默材料时,必须对学生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必须慎重选材,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四、结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学科是所有知识中的基础性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具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情感的教育和表达。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突出情感教学的地位,同时还要注重幽默艺术在语文教学及激发学生情感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情感和幽默适时适当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文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卫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3(4).
[2]张文笑.语文教学不可忽视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
[3]黄娟.浅谈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3(2).
[4]罗孙杰.浅谈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时代青年,2012(10).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情感 幽默
语文教学除了教导学生正确运用和掌握语言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素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中职学校更加注重理工类等技术学科的教学,英语在各大学科中的地位上升,而语文这一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逐渐被忽视。因此,采用各种手段加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本文重点分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和幽默的手段。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和幽默的必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教育中的优势,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更多幽默的教学艺术。采用幽默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欢笑中学到知识,更增添语文课堂的艺术魅力,运用情感和幽默进行语文教学,大大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净化心灵。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中职语文教材的编排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文、情感方面的教育,新添了许多符合我们实际生活、具有真挚情感、对学生具有教育和引导意义的课文,对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新课程要求语文老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联系学生生活的现状及身边的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促进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逐渐培养中职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情感,提高对情感教育的认知能力。
1.加强对中职学生进行亲情感恩的教育。
以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为例,可以在组织教学时增加一些比较真实的例子或者寓言故事,以此提高中职学生对亲情教育的感知能力。《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写下的,而接到消息的时候老舍先生的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多了。在文章中,老舍先生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愧疚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再结合于丹在講《论语》中的“孝道”时引用的那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使教学时渲染的情感更加真挚,激起学生的共鸣。“孩子和大树”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孩子每天都和大树一起玩耍,大树非常喜欢这个孩子,特别爱护他,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在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大树毫不保留地让孩子摘取它身上的果实,换的钱供孩子读书,等孩子长大了,要盖房子、娶媳妇时,大树奉献了它的枝叶甚至是树干,为孩子提供资助。孩子远行了,开始为生活奔波,转眼间,很多年过去了。孩子远行回来了,又来到了大树的旁边,大树说:“孩子,我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再可以让你拿去换钱的了,我现在只有一个树墩了,如果你累了,就坐下来歇歇吧。”而此时的孩子已是不惑之年,他说:“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以后永远陪着你。”
其实,孩子就是现在的我们,而大树就是我们的父母,父母为了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把一切都给了孩子,而自己毫无保留。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相信很多学生都会被感动,会激起心潮澎湃的波澜,引起对父母亲情的反思。
学生在寒假和暑假的时候,可以回到父母身边,而父母正值壮年,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资助、关爱学生。几年后,学生毕业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父母团聚,有的学生远离家乡,工作生活,和父母已是聚少离多,而此时,父母正在一年一年地老去,尤其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时候,就会感到追悔莫及。
通过对课文和故事的分析,引起中职学生强大的情感震动。学生在课后,纷纷给父母打电话,畅谈自己学习、生活的感受。由此可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以情传情,达到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文字训练过程,更主要的是对作品情感的感悟及对作者创造性思维、意图的探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引入作品的意境中,从而让作品的文字内容在学生面前丰富、立体起来。
教师要做到以情激情,通过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情景再现、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朗读作品,让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主动地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容、意图等,从而建立起作品内容同学生之间的联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课文词句的品析,达到学语知情的效果。例如,在《中彩那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中的中心句“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让学生展开联想,引导他们由此句联想到坚守岗位的军人警察、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辛勤工作的工人农民及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研人员等,从而帮助学生由此领悟到人生哲理,即: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三、幽默艺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生机和活力。很多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做其他事情,甚至把语文课堂当成休息的场所。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营造活跃气氛,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幽默的艺术魅力,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1.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用幽默的方式导入新课。
一场精彩的语文课,一般都是以扣人心弦的开头拉开序幕,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最后以回味无穷的结尾结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幽默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备课过程中,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例如:在语文课外阅读课“理想的阶梯”的教学中,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枯燥的议论文,根据这个特点,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严肃地问:“你们想在考试的时候获得高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这时我展现幽默的艺术魅力,把手中的教学资料一挥,以广告语的形式说:“要想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就服‘理想的阶梯’这副良药,本产品根据祖传药方秘制而成,专治成绩不佳者,服后无效,全额退款。现在同学们就可以免费体验。”学生在兴奋之余,会心地一笑,激发了学习热情,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
幽默的导语,除了前面所述的以广告语的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设置疑问的方法、抖包袱的方法、通缉令的方法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设计的导语必须和所要讲解的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做到寓教于乐。
2.进行幽默教学时,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进行幽默教學,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一是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一般要在学生比较疲劳、心情比较紧张的时候,穿插小幽默。二是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必要时创造点幽默。在恰当的时候,合理地运用幽默教学,可以让教学变得错落有致,跌宕起伏。
幽默一定要对教学起到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为了逗乐进行幽默,就会弄巧成拙。在选择幽默材料时,必须对学生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必须慎重选材,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四、结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学科是所有知识中的基础性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具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情感的教育和表达。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突出情感教学的地位,同时还要注重幽默艺术在语文教学及激发学生情感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情感和幽默适时适当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文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卫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3(4).
[2]张文笑.语文教学不可忽视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
[3]黄娟.浅谈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3(2).
[4]罗孙杰.浅谈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时代青年,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