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to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现代教学中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资源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课程资源;核心素养;动手操作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热点,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将核心素养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及实施过程中整合好课程资源,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不断实践的难题。本文将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一一列举)》为例,结合教学片段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夯实基础,从课前资源出发
  课前预习这一过程是在整合利用课前资源。但是预习过程往往会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将预习看作是做题,求助父母或教辅材料彻底将新授内容吃透;另一部分学生仅仅是对本课的课题进行了解。无论哪一类预习都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使预习有所成效,笔者课前布置了观看微课,并设计了含有如下问题的导学单:
  例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思考:
  (1)根据条件你能想到什么?
  (2)根据问题你能想到什么?
  (3)你觉得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试着做一做。
  问题(1)和(2)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如根据“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可以想到长方形周长22米,长与宽的和是11米,长与宽都是整米数。根据“怎样围面积最大?”可以知道答案不唯一,要把所有可能性都列举出来再比较。在问题(3)驱动下,学生能够想到画图、摆小棒、列表等方法。利用家长群,笔者要求学生将摆、画、列表得到的成果上传,汇总结果,将信息资源和课前资源相整合。这样设计不仅能节省课堂分析题目的时间,将课前需要掌握的基础部分夯实,也能将本课的重点放在探索与运用一一列举这一策略上来。
  二、随机应变,让课堂资源闪光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做到以生为本才是融合课堂资源的有效途径。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一一列举这一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当学生在课前利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了例题后,课堂上要做的就是通过学生交流,选择出最深入人心的答案。
  通过学生交流得到以下答案:
  (1)将长以及对应的宽乱序排列的。
  (2)因第一种情况导致重复的。
  (3)因第一种情况导致遗漏的。
  (4)出现长 宽=22(米)的。
  (5)长与宽写成小数的。
  (6)按照宽从1开始从小到大排列的。
  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中,我们认可了第(6)个答案,也发现了有序排列带来的不重复、不遗漏的优势。
  在讨论根据填写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一问题时,学生A与B的讨论让笔者眼前一亮。
  A:我发现了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B:我觉得要加上周长相等这个前提,因为如果不在同一个长方形里面,这个规律就不对了。还有,我猜长与宽相等的时候面积最大。
  这是笔者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的,是课堂生成的。首先对学生B学习数学的严谨和逻辑性感到欣慰,而长宽(正方形)的情况是例题未出现但今后一定会出现的情况。既然学生提出了猜想,笔者决定和大家一起验证这一猜想,将周长22米这一条件改为周长20米,不仅进行了规律的验证,也练习了相应习题,一举两得。
  三、温故知新,整理好课后资源
  本课的内容并不少,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运用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而教材中的习题难度也不小。
  例如:有80分和100分的邮票各两张,你知道有多少种邮资吗?
  这是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题目,学生对邮票、邮资的认识不够,所以笔者在教学时首先对邮票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补充。其次设计了简化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如果我有80分、100分的邮票各一张,有多少种邮资?学生在课堂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后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课本上的问题,将其作为课后的资源。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全体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核心素养是现今教育形势下的关键,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以及课程建设中用好各类资源,朝着培养学生核心素養这一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娟娟.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N].发展导报,2017-03-31(025).
  (责编编辑:吕研)
其他文献
教育部2021年7月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在暑假还没有拉开大幕时,许多地方已经风传取消教师寒暑假了,这样的风传顿时引起强烈反响。现在,教育部的辟谣应该是给这样的风传,画上了一个句号。之
[摘 要] 乘法口诀教学看似简单,但学生却不容易记牢。本文从三个方面解析在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的错误,并谈一谈乘法口诀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乘法口诀;教学策略  乘法口诀教学是小学二年级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在二年级乘法口诀学习不好,不能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及运用规则,那么就会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所以乘法口诀教学引起了许多教师的重视。笔者结合当
[摘 要] 初中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可以说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采用讲故事、听故事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历史学习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从历史故事选取的原则入手,重点阐述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方法,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历史;历史故事;原则;方法  一、历史故事选取的原则  1.真实性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西方哲学的三大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对生活的拷问,拷问我们在这个世界,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生活从哪里开始,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结束。如果站在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三个问题,对自己做一个定位的话,首先,我是一名教师,我问自己的本位是什么,一名教育者要干什么,我的终极使命又是什么。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
“人活着,总要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吴健,一个普通的数学教研员,长期致力于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先后在海内外百余种数学专业杂志报刊发表了2600余篇上千万字的教科研论文,那成堆的证书奖章、书籍著作犹如一块块里程碑,记录着他潜心教研教改苦乐甘甜的心路历程。  孜孜以求 风雨无悔教研路  吴健自小的理想就是想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学校毕业后,他毅然奔赴贫困落后、崎岖泥泞且条件极差的相虎中学任教,踏上了三
[摘 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许多学校把搞好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总是收效甚微。笔者采用“雅”“实”“细”“适”的德育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学生;德育  杜甫的千古绝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是一首春夜雨景的佳作,又是一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钥匙。  所谓“润物细无声”就是“和风细雨式”地滋润学生心田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新形式的课堂,它具有创新、开放、平等等特性。教师作为课程的指导者,通过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教学氛围的调控、新型教育信息的提供,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等促使学生在这样一个新型数学课堂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符号  课堂是一个小舞台,节目的精彩需要一位善于组织的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课堂的灵魂人物。教师要给学
暑假临近,全国多地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受到家长欢迎和社会热议。对此,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提出,要“坚持学生自愿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等工作要求。  暑假期間,很多双职工家庭面临着“看护难”。鼓励学校利用现成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既能有效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安全、辅导学生作业,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特长和拓展多种素质能力。站在家
[摘 要] 任务型微研学,是当前小学课程的热点话题。转换思维,就能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点,化被动为主动;小组合作,立体有序,便可循序渐进,轻松高效推进微研学开展;辅以班主任的一双慧眼,就能找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自信心。此类研学,有责任担当,亦有快乐。   [关键词] 小学生;高年级;任务型微研学;社会责任感  一、转换思维——挖掘任务型微研学的育人点  2018年江苏省园博会在
[摘 要] 中学师生关系不能只传道、授业,更应是解惑,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师益友型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总结出教师用“爱”锻造育人树人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育人;树人;师生关系  一、既是传道、授业,更是解惑  (一)深入理解初中教学理论,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方式,现在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先进的、信息量大的和时代感强的现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