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0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
  ——海德格爾
  他想起,很多年前。
  那天,他抬起头,望着上方被高楼遮挡而变成多边形的青黑色天空,像井底的青蛙,可怜而悲哀。
  下午五点半,他站在桥上,一群麻雀从他头上掠过,他抬手,挡住虽是夕阳却依旧灼眼的光线,阳光透过指缝斑驳地投在他脸上。他静静地站着,任身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没有人在意他。
  六点,人潮已经退去,桥上渐渐变得安静,他的影子像日晷的指针,缓缓地转过一个小小的角度。没有人注意他。他想,如果我消失,理应也没有人注意。他靠着冰凉的青石栏杆,想着书上看到过,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是挺不错。
  有一件东西失去后不可能后悔,我们又为什么要害怕失去。他凝视那偏黑的河水良久,却最终摇了摇头,想,罢了。他望望天,墨色的天空像一张大网,压抑得令人窒息,没有鸟飞过,黑夜中它们瑟缩在树杈间。他叹口气,迈开因伫立良久而僵硬的双腿。回家。
  那天家里气氛一贯的压抑,一如窗外的天空。他低头匆匆穿过客厅,闪进自己的卧室,小心翼翼地锁上门之后,终于长出一口气,将书包随意地一扔,一头栽在床上。门外,父母的争吵被密闭的门过滤后,就像远方传来的催眠曲,他要做的就是不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给自己找麻烦。想到这里,他自嘲地笑了,自己果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即使消失,父母也会毫不在意吧。
  对人来说,最好的逃避方式无非就是死亡了。凡事仅有一次也就无所谓痛苦。他并不是没有想过,只需阖上眼,世间的一切便都与他无关。他不是没有勇气,亦没有牵挂,然而冥冥之中却总像有蛛丝拉着他,虽然细,却无法斩断。对此他也是无所谓,他并不是什么伟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得过且过,苟活着也并无不妥。若是选择跳河,一想到那冰冷的河水刺激着他的皮肤,灌入他温暖的肺部,他竟有一丝病态的期待。他想过死亡到来的那一瞬间,他要以什么样的姿态死去,才能让疲惫的灵魂更轻易地挣脱沉重的躯体,以更轻灵的姿态飞向彼岸。他想过来世或将是个脱离温暖子宫的婴孩,或是一个永远在黑暗中游荡的孤魂。
  那时,日子简简单单地流过,天空明复暗,暗复明,他依旧是平平淡淡地走过每一天,对昨天没有后悔,对明天没有期盼,偶尔会想一想有关死亡的事,波澜不惊。那些跌宕起伏的别人的故事与他无关,他只是以一个平凡的路人甲的身份庸碌地活着,偶尔会想起好像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孩子曾经将每一天都活得精彩纷呈。他曾有太多的梦想想要去实现,有太多的激情可以肆意挥霍,直至它们被现实击碎,徒留粉末在空中飘荡。他看了很多书,懂了很多事,他预见所有的故事都注定会是悲剧,即使是童话故事,为什么公主和王子在一起后就没有了后续,因为后面便是悲剧的开始,所有的喜剧最终都会走向死亡。即使两夫妻恩爱白头到老,最终还是会有死亡这道鸿沟将他们永远分开——谁先死?如何死?另一位余生该如何?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然而善良的人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便又开始编造美丽的谎言,奈何桥、孟婆汤,云云。再后来,他开始觉得这样过日子也不错,开始不去想死亡的事情,每一天他都在向死亡走近,就像长途跋涉的人,疲累不是最后一步走出来的,而是最后一步表现出来的。他似乎什么都懂了,除了那根蛛丝……
  他开始旅行。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天空蓝得透明,他独自一人去攀岩。他从未接受过训练,但他并不理会。在一座偏僻的山崖上,他跌到了崖底,身上到处是被划伤擦伤的痕迹,全身如散架般,无力起身,剧烈的疼痛灼烧着他的神经,他咬牙忍受着,自嘲儿时没有实现的“梦想”现在要实现了。既然注定了要在此死亡,他反而愈发冷静,他想,死后留下的时间同你生前过去的时间一样,都不是你的,与你无关。他开始欣赏周围的美景。周围没有任何植被,唯有黄色的土壤,若仔细看便能看到由黄色的土壤包裹着的黑青色的岩石,空气干燥而炎热,委实没有什么可看的。他抬起头望向天空。天空与他儿时的记忆不同,明亮而干净,云极少,在空中缓缓移动,即使这种场景他已在电子屏幕上见过许多遍,却依旧忍不住赞叹:“真美!”
  他昏昏沉沉地睡去。醒来时已是黄昏,头昏沉沉的,他想,离死亡应是不远了,他费力地支起身,希望看看生命中最后一个黄昏——他看到了,紫金色的云海翻滚着奔涌而来,云朵大朵大朵地爆裂着,夕阳西下,将半边天都染成瑰丽的玫红色,哦,那是——他看到一个黑点,他吃力地想要睁大眼睛去看一看那是什么,却是徒劳,他想,那应该是鹰吧,他的思维开始涣散,他模糊中隐约想起鹰的模样,想起雏鹰在生与死中学会飞翔,在逆风中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自在,想起……他突然明白那根拉着自己的蛛丝是什么了,他开始挣扎。他突然明白了那句话---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时针拨回五点,雏鹰缩回蛋壳,森林退为荒漠,生物不复存在,宇宙收缩变回一个起点,唯独眼前的天空还是透明得令人胆颤,沉静得令人心慌。他明白了自己渴望的——天空。
  他看见黑点越发的近了,肚子一阵疼痛。他费力地睁开眼想要看清它——
  那似乎是一只秃鹫。
  他咀嚼着自己的记忆,欣赏着自己可悲而可笑的一生,像一个最忠实的观众,独自一人坐在荧幕前,一边大发牢骚一边细细评味。因为荧幕上的人是他,因为荧幕上的人不是他。这段生命早已终结,他只是以一个灵魂的状态去仰视“他”,去俯视“他”。
  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正如他当年苦恼着到来,正如他艰难地走进这个生命,正如他进去时换下以前的面纱。
  他会忘了他。
  永远。
其他文献
终于来到了这久违的禹锡园!  禹锡园那唐风浓郁的亭台楼阁,高大巍峨的古牌坊,清秀明快的山水,曾经使我沉醉其中。特别是那苍松翠柏掩映下的诗豪墓冢,绿竹环绕的陋室,透出一股浓郁的灵秀之气,也曾让我魂牵梦绕。进入高中后,无休无止的上课,作业和补习班,近在咫尺的禹锡园成了奢望,有两年多时间未再踏入这美丽而灵气的园子。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在家休息的双休日,谁知天公又不作美,从周五傍晚下起的雨,一直到周六夜阑时
期刊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产品在功能上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制造商若要让用户忠于自己的商品,在精神需要方面满足用户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的情感诉求因此也成为了产品设计最重要的依据。本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在水边低吟,音调凄婉,是谁的幽怨拨动了你的心弦?透过河面茫茫雾霭,在河的那边,你看见了另一个自己。意气风发,迎风站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驾一叶扁舟,伴着年少女子的芳华“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彼年的你,家境殷实,人面桃花,饱读诗文,自幼才力华赡,也有一段为人称羡的婚姻。你生在男大当权的年代,可书写了一个传奇,不逊于男子,你的名字隽永。天有不测风
期刊
一个淅沥着小雨的晚上,我们一行人离开了莫德林学院,这大概是在学院念书的日子里走得最晚的一遭。把通行卡还给了门房,学院的铁门在我们身后慢慢阖死,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叹息——从明天,也许是从今晚开始,我们便会成为剑桥的漫长岁月里,最无闻的那一位到访者,又或许只是一个过客。这夜色有些阴冷,康河的水汽被晚风夹带着,送往剑桥的每一个角落。我裹紧了外衣,怅然举首,不见月影,星宿无光。  沿着布里奇街一路向南,走
期刊
作者简介:朱金成(1995.11-),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  大饼年轻的时候没钱,却爱下馆子。还好十多年前的社会还是文明的,只打人不攻击精神,于是他身上虽伤不断,人好歹活着呢。时间久了,他竟成功了一次。而这唯一的成功,就是他要对我们讲的。  那是一天的傍晚,天上下着雨,地上的雪还没融化掉,这样的天气正适合,大饼收拾行装,大有视死如归的劲头来到
期刊
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初春的雨总是多情又绵长,像极了一朵浅绿色带着湿漉漉的泥土氣息的梦,轻盈地漂浮在二月末的武汉的上空。  我深深地喜爱着雨夜,这时这座喧闹的城终于像哭闹完了沉沉睡去的婴儿,只有轻微的喘息在黑色的夜幕中蔓延开。每当这时候,最惬意的变莫过于捧着温热的牛奶在灯旁读书了。窗外是微凉的雨与初春还未褪去的寒意,而屋内室温暖充斥着若有若无的淡淡的牛奶的醇香,哦,当然,还有暖暖的灯光,它们缠绕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