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1],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全世界每年的宫颈癌新发病例有46.6万[2],且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近年来年我国轻宫颈癌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死于宫颈癌的约5万人,占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作为当前威胁女性健康的“红颜杀手”之一的宫颈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和患者的关注。经临床多年的追踪观察显示,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宫颈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
妇科检查
阴道流血: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后出血或妇科检查时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
阴道排液:排液为浆液或血性,米湯水样,继发感染时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病人无法到公共场所工作、活动,严重的影响精神、工作和学习。
癌组织侵犯到周围组织时出现的继发症状:如侵犯压迫坐骨神经、直肠、输尿管时病人可有肾盂积水,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尿急、大便秘结、下肢肿痛、尿频、血尿、严重时输尿管梗阻,最后引起尿毒症,病人出现恶病质。值得提醒一点,也有少数病人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仅在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时发现。疾病末期,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及全身衰竭。
宫颈癌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筛查重视不够:可能许多女性都不知道,任何有>3年性行为或>21岁有性行为的女性,都应该定期做宫颈癌筛查。于2005年启动的京城10万女性宫颈疾病免费筛查公益活动,只筛查了不到3万人次,与当初的估算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普查是免费的公益活动,有些人不好意思去查妇科。
统计发现,<50岁女性TCT阳性率平均是4.67%,而>50岁平均是1.74%。也就是说,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发病率高2.6倍。这说明,在性活跃期的妇女容易出现宫颈癌癌前病变。宫颈癌的预防:宫颈癌并不可怕,其关键即是早期的预防,在临床中发现有50%~60%的已婚女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炎和宫颈炎,多表现为白带异常、异味、外阴瘙痒,如不及时治疗,由宫颈炎发展为宫颈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2005~2007年,到我科接受检查的女性有6000多人,其中约有4%的人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如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现代医学的手段把癌前病变检查出来,至少可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60%,年满35~40岁及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连续2次正常,可延长至5~8年,可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检测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一般通过“三级阶梯筛查”即可确诊。第一级,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初始检测,其易受留取标本时满意度的影响,如细胞涂片不满意,需复查。第二级,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观察及指导活检中居重要地位,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第三级,如阴道镜指导下发现宫颈异常部位,应进行活检,即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学诊断是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阴道镜检查可协助诊断早期宫颈癌,它是一种内镜,可将病灶放大6~40倍,直观宫颈、阴道上皮病变,在可疑的部位定点取活检,诊断准确率达98%%,尤其对于早期病变,阴道镜检查可以大大提高其诊断率,明显优于盲目活检。宫颈癌一经确诊,早期可行手术治疗,而且越早越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 Castle PE,Wheeler CM,Solomon D,et al.Interlaboratory reliability of hybrid capture 2.Am J Clin Pathol,2004,22:238-245.
2 Wang KL.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vaccination in cervical cancer.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07,46(4):352-362.
妇科检查
阴道流血: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后出血或妇科检查时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
阴道排液:排液为浆液或血性,米湯水样,继发感染时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病人无法到公共场所工作、活动,严重的影响精神、工作和学习。
癌组织侵犯到周围组织时出现的继发症状:如侵犯压迫坐骨神经、直肠、输尿管时病人可有肾盂积水,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尿急、大便秘结、下肢肿痛、尿频、血尿、严重时输尿管梗阻,最后引起尿毒症,病人出现恶病质。值得提醒一点,也有少数病人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仅在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时发现。疾病末期,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及全身衰竭。
宫颈癌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筛查重视不够:可能许多女性都不知道,任何有>3年性行为或>21岁有性行为的女性,都应该定期做宫颈癌筛查。于2005年启动的京城10万女性宫颈疾病免费筛查公益活动,只筛查了不到3万人次,与当初的估算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普查是免费的公益活动,有些人不好意思去查妇科。
统计发现,<50岁女性TCT阳性率平均是4.67%,而>50岁平均是1.74%。也就是说,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发病率高2.6倍。这说明,在性活跃期的妇女容易出现宫颈癌癌前病变。宫颈癌的预防:宫颈癌并不可怕,其关键即是早期的预防,在临床中发现有50%~60%的已婚女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炎和宫颈炎,多表现为白带异常、异味、外阴瘙痒,如不及时治疗,由宫颈炎发展为宫颈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2005~2007年,到我科接受检查的女性有6000多人,其中约有4%的人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如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现代医学的手段把癌前病变检查出来,至少可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60%,年满35~40岁及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连续2次正常,可延长至5~8年,可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检测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一般通过“三级阶梯筛查”即可确诊。第一级,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初始检测,其易受留取标本时满意度的影响,如细胞涂片不满意,需复查。第二级,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观察及指导活检中居重要地位,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第三级,如阴道镜指导下发现宫颈异常部位,应进行活检,即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学诊断是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阴道镜检查可协助诊断早期宫颈癌,它是一种内镜,可将病灶放大6~40倍,直观宫颈、阴道上皮病变,在可疑的部位定点取活检,诊断准确率达98%%,尤其对于早期病变,阴道镜检查可以大大提高其诊断率,明显优于盲目活检。宫颈癌一经确诊,早期可行手术治疗,而且越早越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 Castle PE,Wheeler CM,Solomon D,et al.Interlaboratory reliability of hybrid capture 2.Am J Clin Pathol,2004,22:238-245.
2 Wang KL.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vaccination in cervical cancer.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07,46(4):35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