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故园的星星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院子在山中。
  娘坐在院子里,我静静地靠着娘。那是七月,是夏夜。夏天的夜里,故乡的天空是多么干净啊,干净得如一片玻璃一样,还反着白润的光。
  天空,点缀着一颗颗星星,亮晶晶的,如同露珠一样。
  长大后,我拖着行李箱,走遍各地,可是,抬起头来,都很少再见到故乡那么蓝的天,那么亮的星,也很少再有童年时的那种温馨了。娘在小村里,那一块天空在小村的上面,那种温馨也就永远地留在了小村里。
  而夏夜的那一颗颗亮晶晶的星,也留在了童年的记忆中。
  我傻傻地问娘:“萤火虫飞得高,还是星星飞得高?”
  娘说:“星星啊!”
  我又眨着眼睛问:“星星亮还是露珠亮?”
  娘说:“星星啊!”
  我抬起头,望着那一颗颗星星,心里暗暗地想,我要是能摘一颗星,握在手心该多好啊。那样,我就把星星挂在帐子里,给自己照明呢。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今夜,当我独自坐在城市的阳台上,隔了栏杆,看着外面天色如水,看着天空星光一片,记忆再次沿着往事一步步回到童年。娘,我思念你的时候,你是否也在想着我儿时的样子,那时傻傻的样子?
  而今,我走远了,将孤单留给了娘,也将长长的思念留给了娘。只有一颗颗星星还亮在小院上面的天空中,伴着娘,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娘老了,思念不老。
  我长大了,可星星依然如童年时候那样亮晶晶的,丝毫没有沾染灰尘。
  二
  故乡在遥远的山中,两山夹峙,一直奔向远方,奔向云里雾里。山上长满了树木,绿绿的一片。于是,山就如屏风一样,绿色从屏风上直淌下来,淹没了整个村子。
  两山间是一条水,白白亮亮地流着,一直流向山弯去了。水边是一块一块的田,平平整整的,到了夏季,青蛙一叫,一片片田里就有了青葱的秧苗。
  白天,田里一片水汽,一片蛙声。
  晚上,田里一片月光,也有一片蛙声。
  小院,就坐落在山根处,对着一片白亮青绿的秧田。院子中,有娘栽的一棵葡萄树,葡萄藤扯开,葡萄叶铺展开,就成了一个凉亭。夏天的夜间,吃了晚饭,娘洗了锅碗,喂了猪,就拉着我,静静地坐在葡萄叶下乘凉。葡萄叶间,有风轻轻吹过。偶尔有露珠落下的声音,我抬起头,当然看不见露珠,透过葡萄叶的缝隙,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天空亮晶晶的星星。
  有月亮的晚上,星星显得稀少一些。
  没月亮的晚上,星星就会多一些,很密很密,密得如葡萄串一样。
  娘说,星星里还有一颗牵牛星、一颗织女星哩。
  我摇着娘的胳膊问:“它们在哪儿啊?我也要看。”
  娘就指给我看,可我怎么也看不见。娘用手扶着我的头,向夜空中望去,我果然看到了,隐隐约约一条白线,两边各有一颗星星。娘说,牵牛星和织女星是夫妻,他们还有两个娃娃,长得和我一样胖乎乎的。
  娘还说,后来,两颗星被分开了,一颗在银河这边,一颗在银河那边,牵牛星就挑了箩筐,挑着两个娃娃,站在河的这边,望着织女星。
  我眨巴着眼睛问娘:“两个娃娃想娘吗?”
  娘说:“想啊,娃儿还能不想娘?”
  娘说着,摸着我的头问:“娃儿以后想娘吗?”
  我摇着头,我想,我为啥要想娘啊?我一直跟着娘,拉着娘的手,我又不离开娘,也没有河把我和娘分开。可是,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远远地离开了村庄,离开了娘,走到娘梦也梦不到的地方。
  又一次,我的耳边响起娘问我的话:“娃儿想娘吗?”
  又一次,我抬起头,我的记忆再次回到遥远的童年,回到童年的星空下。
  那时,天空多蓝啊。
  那时,夜晚多静啊。
  三
  星星出来的时候,院子中,虫鸣就响起来,一声又一声,在台阶下叫着,在石板下叫着,在芭蕉树下叫着,清亮亮的,如一颗颗露珠……
  这时,萤火虫也亮起来。
  小村的夏夜,萤火虫真多,挂着一盏又一盏小灯,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那光黄中透着一种净绿,绿中沁出一种水意,如一粒叶尖上泛着的露珠。空中,就浮动着一颗颗湿润润的露珠,更像浮动着一颗颗小小的星星。
  我和娘坐在院子中,坐在虫声中,坐在露珠滴落声中,也坐在萤火光和星光中。娘轻轻地摇着蒲扇,扇子上,带着微微的凉风。我靠着娘的腿,望着深蓝的夜空中那一颗颗星星。我想,是星星落下来成了萤火虫,还是萤火虫飞到天上变成了星星?我想,如果星星能像萤火虫一样,在我身边飞来飞去该多好啊,那样,我就可以随意地逮着一个。
  那时我很小,我指着天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说:“娘,我要那颗星星。”
  娘笑了,说:“娘搭梯子去摘啊!”
  我信以为真,忙点头说:“嗯,你去摘。”
  娘又笑了,却并不去摘。
  我扭着身子:“我要星星,娘,你去摘吧。”
  娘急了,说:“这娃儿咋说风就是雨,那能摘啊?”
  娘想了想,让我闭上眼,说给我马上摘一颗星星。我听了,听话地闭上了眼。娘让我张开手捧着,我忙张开双手。过了一会儿,娘说好了,星星摘下了。我听了,忙睁开眼睛,手心里真的捧着一颗“星星”,沁着一片绿光,水汪汪的,原来是一只萤火虫。
  我笑了,早已忘记自己要的是星星,而娘给的是一只萤火虫。
  萤火虫长得真好看,黑色的,半粒瓜子大。
  它静静地卧在我的手心中,飞累了一般,一动不动。
  娘叮嘱:“玩儿一会儿就放了,可别捏死了。”
  我问为啥。娘说:“大小都是一条命啊!”
  长大后我才知道,娘说,萤火虫也是生命,要爱惜。那时,我虽然不懂,但是我听娘的,把萤火虫捧在手心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萤火虫带着荧荧的光飛走了,一直飞过院墙,飞上了青蓝的高空。
  它飞到空中,化成星星了吗?
  它飞到银河里去了吗?
  如果到了银河,它一定能看见那两个胖乎乎的娃娃。那两个娃娃也像我一样喜欢萤火虫吗?
  我望着那一点光越飞越小,一直融入星光中去,看不见了。可是,我仍望着,眼睛仍一眨不眨。我想,我要是一只萤火虫该多好啊,我就飞到天上,变成一颗小院上空的星星,对着娘喊:“娘,我看见你了。”那时,娘一定会高兴地望着我笑,连声答应着。
  今天,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仍想,我要是能变成一只萤火虫该多好啊,那样的话,我就能从千里之外飞回来看看娘。
  当然,也看看无边的故乡的星空。
  四
  小村的夜总是那么静,静得如一泓水,不起一丝涟漪。远处的秧田中,蛙声飘荡,在弥漫着一层水汽的夜色里,显得湿漉漉的。
  有月光的晚上,站在院子中,可以看见一片水光在田里闪烁。那时,水汽蒙蒙的,是淡蓝色的。偶尔,有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如薄纱上镶嵌的珍珠。
  月光,如雪花一般罩着山,也罩着水,还有院子。院外,是一片玉米地,深夜里,偶尔会传来“嘎巴”一声响。娘说,那是玉米扎根的声音。我想听,可又听不清了。天空也一片蓝,只有几颗星星,像几只萤火虫一样。
  院子好安静啊。
  童年也好安静啊。
  院子中有一窝南瓜,开了花,还结了南瓜,盆一般大。娘摘了瓜花,将一只萤火虫捉了,放在瓜花中。黄黄的瓜花就变得绿中透亮,黄中透绿。
  娘说:“给我娃儿做一盏灯。”
  我看着这样的灯,高兴地笑,然后就举着萤火灯在院子里跑着叫着。夜深了,娘打了一个呵欠,说:“睡觉吧。”我不,我还要玩儿,还没有玩儿够。娘拉了我的手告诉我,将萤火虫放在帐子里,那样才好看。
  我听了,睁大眼,听话地点着头。
  我回到房里睡下,娘将帐子拉下,把萤火虫放在帐子里。一只只萤火虫带着一粒粒的亮光,在帐子里飞来飞去,如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我在一片“星光”中慢慢地闭上了眼,梦中,满天星星都在对我眨眼,对着我笑,真好看。
  第二天醒了,娘说:“你昨晚梦里都笑出声了呢。”
其他文献
A  去学校的路上要经过一段河湾。冬季,河水接近枯竭,河床裸露,一大片松软的沙滩成了孩子们放学后玩耍的地方。靠近河畔,有一棵苍劲古朴的大榕树。  大榕树躯干粗大,要三个成人手牵手才能合抱,树冠犹如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敝日遮天。树下有座小小的庙宇,经常有善男信女在那儿烧香,稍矮的树枝上挂满了写有各种祈福字迹的红布条。  林芝翼自从考上附近的高中后,就常在放学后一个人到这棵大榕树下看书。她手里捧着书,
“今晚去跑步?”他问,语气中有几分期待。我无奈地撇了撇嘴,只得应一声:“好啊。”然后,他开心地走了,留我一个人在原地。  这是他拉我去跑步的第N天。  他是我的挚友,也是班上体育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于是他成了我的最佳陪练。  放学后,我如约来到操场,而他早就精神焕发地等在那里,看着他斗志昂扬的样子,我不禁想笑。他说:“赶快跑啊!今天一定要跑五圈!”我点头答应。  他在我旁边跑起来,我也跑起来,紧跟
故乡的夏季五彩缤纷,像画家笔下的画页,赏心悦目;像音乐家演奏的音乐,悦耳动听。  春天披一身鲜花,优雅地向人们道别,而夏天捧着炎热,青松做衫,白桦为裙,穿着绣花鞋,蹦蹦跳跳地走来。  鸡耷拉着脖子,狗吐着舌头,被灼热的阳光晒得无力诉说,而蝉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劲儿地乱叫。孩子们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在田园间穿梭着,尽情追逐打闹。而农民埋头苦干,一声不吭地辛勤劳作,时不时抹着黄豆般大小的汗珠。  站在高
快些,再快些!加油啊,一定要进!进了我们就赢了!  我带着足球,朝着对方球门狂奔而去。  我超常发挥,一连闪过两个人,脚下的足球飞快地旋转,就好像要与地面蹭出火花。  已经进了敌方禁区了,是时候踢出那最后定胜负的一脚了!我找准点,看准球门,将球用力一踢。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这球上。  球在空中打着旋儿,向敌方球门步步逼近。我背上出了点儿汗。在这最后的关头,胜负其实很简单,进球就胜,不进就
一  时光的车轮慢悠悠转到盛夏时节,许蓝蓝转学来这所学校已经有半年了。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许蓝蓝的心情也愈加放松,如果没有那群讨厌的男生就好了。  那天,许蓝蓝刚刚踏进教室,就看见徐扬帆和其他几个男生像抛篮球一样把她的粉色笔袋在空中抛来抛去。  “这叫‘抛砖引玉’,懂不懂?”徐扬帆得意地对着伙伴们挑起眉头,手腕轻轻转动,那个粉色笔袋就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这时,一只手稳稳地抓住了下坠的笔袋,
清晨,揉开惺忪的睡眼,伸了伸懒腰,我该起床上学去了。  从家里出发到学校沿途要经过三个村,有三、四公里的路途。父亲怕我上学迟到,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公鸡的打鸣声还此起彼伏,我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沿着弯弯曲曲小河像野马般欢快地奔驰。  河堤绿树摇曳,像一条绿色的玉带;白鹭翱翔其上,画出一道道弧线;河水潺潺流淌,闪烁着粼粼光斑……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另一个村子的领地。  “嘎——嘎——嘎——”,每
中苏密码战中有这样一件小事:一名苏联军官被调到黑龙江以北的前线部队,和中国军队隔江对峙。他上任第二天,有一个苏军团长请假外出,结果失踪。  苏军担心团长被人劫持,出动直升机和军车搜索。这时候,苏军情报部门截获了中国前线一个步兵连和后方的通信,他听到了以下对话——  步兵连:“×部×部,对面直升机飞我头顶了,是不是进入阵地?”  后方:“没事,他们丢了一个团长,已经找到了,死了。没事了。”  正在这
甜蜜的忧伤、心酸的浪漫总会从我眼里流溢出来,那如同夕阳的宁静美好,真实得让我无力辩解……    一千多年前的日本,一位少女写下了一部叫做《枕草子》的书。简练的言语,好像是那古老时光里的月光,又宁静又美好地镌刻在被雨淋湿的花树上。幽静的心境里却缄默着如琥珀的忧伤。只是它那样透明,藏不住层层叠叠的时光。  枕,散记之意;草子,小册子,杂记之类。这样一本杂记中,有着三百二十四篇长长短短、随心随性的片段式
开 头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开头都是千变万化、五花八门。可以说,有一万篇文章,就有一万个开头。同一位作家的不同文章,开头也是千变万化,没有程式的。不过,开头还是有规可循的,大致可分如下几类:  一、开门见山。巴金的《巴黎的夜》第一句就是“巴黎的夜”,茅盾的《白杨礼赞》第一句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卢心竹的《清明》,开篇便是“清明确是一年中最佳的一个节序……”  二、哲理
我的妈妈养了一只鸟。  她每日给鸟喂食换水,定期清洗鸟笼,天晴了把鸟放到阳台上晒太阳,天冷了把鸟拿回房里用绒布盖着,兴致来了还把鸟放出来在卧室飞一飞。  我作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当被外人问及家中是否喂养宠物时,第一反应却是没有——这只鸟绝大多数时间住在一个粉色铁笼里,没法像猫和狗那样满屋子跑,又特别识趣,只在我的妈妈面前亮嗓子,看到她才清脆悦耳地叫上幾声,存在感实在太低。  有一回,这只鸟飞出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