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必须通过实训环节来完成,而实训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现有的实训管理和考核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商务英语管理和考核模式,对文科,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训管理 阶段考核 终期考核
毕业实习实训是高校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训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文科实训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资源匮乏,很多单位又不愿接受学生实习或只能接受极少数学生,造成实习比较分散,不利于管理。大部分学生认为与将来工作联系不大,积极性不高。此外,学校对实习学生的指导较少,考核模式比较单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实训的质量,公正、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必须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评价机制。而做好实训的质量监控和成绩评定,是做好实训工作的关键。
一、改革商务英语实训管理模式
1.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类。对校内实训基地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同时,在校外建立多点配套的长期的实训基地,对现有的基地进行建设,签订合作协议书。此外,学校应多与实习单位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单位需求,并了解学生实习要求,促进单位与学校多方位的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2.健全组织管理,加强组织领导
毕业实习是高职高专的重要工作之一,每年毕业实习前,商务英语专业所在的外语学院都成立以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院级实训领导小组,以教研室主任为组织的专业实习领导小组及实习检查小组,在组织上保证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定实训计划,进行目标化管理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相对集中的岗位制定合理的专业实习目标、编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日程安排等。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实训领导小组每次实习前都要对实习安排、实习大纲等一系列实习教学基本材料进行审查,并在实习前给每位学生分发实训日志。
4.做好实习前的动员指导工作
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实习实训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实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任务与要求;做实习教育的宣传,是学生对实习充满信心热情;同时宣布相关的实习制度纪律及其他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5.加强实习尤其是校外实习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实习期间,校内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主要是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联系,听取实习学生的汇报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还要定期到实训基地进行探访,了解学生的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实训日志,并与实习单位交流,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填写基地探访表,及时进行反馈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
6.将实习与毕业论文、就业相结合
充分利用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学会在真实的环境和企业的个案中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结果整理,把实习资料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形成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鼓励学生把实习的内容定位在将来从事的工作方向,指导学生将实习与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技能需要结合,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探索新的实训考核模式
根据商务英语双线式模块化实训模式的具体要求,主要采取阶段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考核。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两个方向——商务口译和商务助理两个方向,即双线式;同时将实习内容模式化,分为多个评价项目,每个项目考核按权重,占相应的分值,进行量化评价(具体参见附表),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心态、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阶段考核主要就是对学生在校内各个专项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此外,实训结束时给予终结性的考核,主要依据为校外实训期间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总结报告以及毕业作业。最终还将参考学生的具体表现,结合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给予综合成绩。
总之,通过阶段考核与终期考核的结合,并参考具体校内校外实习表现,避免了简单以实习报告来评定实习成绩的做法,综合地、动态地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使实习评定更加公正公平。
三、结论
合理完善的商务英语实训管理模式保证商务英语实训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新的考核模式也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实习实训效率,既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为文科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要根据需要对实践管理和考核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教学及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梅萍.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2]李玲燕,崔德杰.农科生物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
[3]王素梅,乔阳.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7,(6).
[4]李战雄.高职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设想[J].高教论坛,2005,(10).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训管理 阶段考核 终期考核
毕业实习实训是高校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训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文科实训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资源匮乏,很多单位又不愿接受学生实习或只能接受极少数学生,造成实习比较分散,不利于管理。大部分学生认为与将来工作联系不大,积极性不高。此外,学校对实习学生的指导较少,考核模式比较单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实训的质量,公正、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必须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评价机制。而做好实训的质量监控和成绩评定,是做好实训工作的关键。
一、改革商务英语实训管理模式
1.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类。对校内实训基地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同时,在校外建立多点配套的长期的实训基地,对现有的基地进行建设,签订合作协议书。此外,学校应多与实习单位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单位需求,并了解学生实习要求,促进单位与学校多方位的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2.健全组织管理,加强组织领导
毕业实习是高职高专的重要工作之一,每年毕业实习前,商务英语专业所在的外语学院都成立以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院级实训领导小组,以教研室主任为组织的专业实习领导小组及实习检查小组,在组织上保证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定实训计划,进行目标化管理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相对集中的岗位制定合理的专业实习目标、编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日程安排等。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实训领导小组每次实习前都要对实习安排、实习大纲等一系列实习教学基本材料进行审查,并在实习前给每位学生分发实训日志。
4.做好实习前的动员指导工作
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实习实训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实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任务与要求;做实习教育的宣传,是学生对实习充满信心热情;同时宣布相关的实习制度纪律及其他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5.加强实习尤其是校外实习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实习期间,校内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主要是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联系,听取实习学生的汇报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还要定期到实训基地进行探访,了解学生的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实训日志,并与实习单位交流,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填写基地探访表,及时进行反馈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
6.将实习与毕业论文、就业相结合
充分利用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学会在真实的环境和企业的个案中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结果整理,把实习资料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形成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鼓励学生把实习的内容定位在将来从事的工作方向,指导学生将实习与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技能需要结合,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探索新的实训考核模式
根据商务英语双线式模块化实训模式的具体要求,主要采取阶段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考核。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两个方向——商务口译和商务助理两个方向,即双线式;同时将实习内容模式化,分为多个评价项目,每个项目考核按权重,占相应的分值,进行量化评价(具体参见附表),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心态、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阶段考核主要就是对学生在校内各个专项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此外,实训结束时给予终结性的考核,主要依据为校外实训期间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总结报告以及毕业作业。最终还将参考学生的具体表现,结合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给予综合成绩。
总之,通过阶段考核与终期考核的结合,并参考具体校内校外实习表现,避免了简单以实习报告来评定实习成绩的做法,综合地、动态地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使实习评定更加公正公平。
三、结论
合理完善的商务英语实训管理模式保证商务英语实训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新的考核模式也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实习实训效率,既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为文科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要根据需要对实践管理和考核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教学及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梅萍.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2]李玲燕,崔德杰.农科生物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
[3]王素梅,乔阳.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7,(6).
[4]李战雄.高职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设想[J].高教论坛,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