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f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65~93岁,平均79岁。按Evans分型:Ⅰ型30例,Ⅱ型28例。58例中25例采用关节置换治疗(A组),33例采用内固定治疗(B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及关节活动功能进行比较,其中关节活动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A组1例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肺炎死亡,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方面均优于A组。并发症:A组死亡1例,深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2例,肺炎1例;B组发生褥疮1例,髋内翻1例,尿路感染2例。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χ2=10.1648,P<0.05)。根据Harris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B组总分(75.45±3.22)分,A组总分(78.43±5.32)分;术后6个月,B组总分(76.33±4.12)分,A组总分(81.67±4.87)分;术后12个月,B组总分(88.65±3.77)分,A组总分(87.66±4.01)分。术后3、6个月两组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优14例,良5例,中5例,差1例;B组优8例,良13例,中9例,差3例。术后6个月:A组优18例,良5例,中2例,差0例;B组优10例,良15例,中6例,差2例。术后12个月:A组优18例,良5例,中1例,差1例;B组优21例,良9例,中3例,差0例。术后3、6个月,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但到术后12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首先选择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被忽视的骨折畸形以及股骨干骨质差无法采用或尝试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或同侧症状性退行性关节病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的翻修以及粗隆间粉碎骨折比较重且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甘肃红芪的质量标准。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色谱、水分测定、灰分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甘肃红芪质量较优,假冒品较少。
目的:为深入研究我国"廉价药"的相关现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廉价药"称谓的来源、内涵以及应用范围进行研究分析,尝试阐释"廉价药"的概念。结果:"廉价药"的抽象性定义
目的:评价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在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对63例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改良腰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内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血肿增大及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6h内,经CT证实血肿20~30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9例,分为2组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丹迪公司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测定了14例经B超测定残余尿大于50ml的糖尿病患者(膀胱组)及20例经
目前多数学者将椎管狭窄分为先天性、后天退行性变性和混合性3种,认为发育性颈腰椎管狭窄是发病的普遍基础,以后继发退行性变性椎管狭窄加重了脊髓和神经根的受压而发病。而
对中风后偏瘫上肢应用矫形器和自助具进行了综述。根据上肢矫形器的功能 ,可将其分为4大类 :主要用于支持、制动和预防畸形的矫形器 ,矫正挛缩畸形的矫形器 ,主要用于减轻痉
目前,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科研生产研制任务呈现任务量大、质量要求高、研制周期短等特点,对科研生产任务的合理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应用增多,数据量越来越大,
<正>锁骨骨折是最普通的一种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6%~5%[1]。粉碎性、移位性、短缩的高能量锁骨骨折发生率也正在增长。传统上锁骨骨折都是使用闭合复位进行治疗。大多数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