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越来越来多的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限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使课堂不再呈现沉闷的知识授受状态,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此外,新课程让课堂回归学生,只有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 参与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55-01
一、参与教学简述
(一)参与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应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致力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开展参与教学,推动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参与教学强调教学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在参与的教学中,教与学的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参与教学允許学生打破作为界线进行交流,增加课堂的变化和流动,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开展参与教学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方面,对其心理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参与教学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开展参与教学能加深教师对各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开放,民主,宽容的课堂。
(二)参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实用主义和解释学是参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特别是他强调的经验及经验获得的方式为个体参与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他所阐述的“从做中学”的原则,更是为参与教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解释学的理解概念为参与教学提供理论架构,参与教学中师生、生生的理解,是使参与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
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参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理论着眼于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而建构主义是参与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他们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对新旧知识加以整合。
另外,对于参与教学来说多元智能无疑是一个能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学校的教育要着力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而参与教学正是一种适合发现、培养、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一种教育形态。
二、参与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参与教学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若只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上显然不适应于参与教学的要求,这就表明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由执行者到创设者
参与教学要求教师转化为教案课程的创造者与设计者,当教师扮演教材教参执行者时,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态被简化了,而参与教学正是要求保持教学的丰富与变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课堂生活与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案或课程,具体灵活地生成教学活动。
2.由表演者到引导者
参与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变为引导者。教师充当表演者的时候,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会启发学生,并将学生的问题返还给学生,要是教师实现从表演者到引导者角色的转变,必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变化。
3.由管理者到协调者
在课堂管理方面,教师的专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起到协调者的作用,营造参与性课堂氛围,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谈,采取压制将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无法进行。
4.由批评者到促进者
教师的批评,特别是过多的批评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参与教学要求教师由批评者变为促进者,为此,教师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要多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多鼓励学生的参与、少批评以免打击学生。教师要实现角色转变,适应参与教学的要求,就必须付出努力,学校也应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教师要注重更新知识储备,要主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另外,教师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还要主动开展校本研究、撰写研究日志来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学校也要鼓励教师进行强调合作的小组教学,并开展校本培训,从而提升教师多方面的能力。
三、学生适应参与教学的方法
为了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参与,所以学生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打好知识基础
参与教学对学生的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参与教学的挑战,学生必须加强知识的储备。学生只有具备了人文知识、生活知识、学科知识等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2.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发挥其主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课前要做好预习,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另外,还要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提高主动参与意识。
3.加强参与学习的责任感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应意识到肩负着教学与学习的责任,每个学生都应为整个过程负责,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责任感是为了更好地参与、更好地获取知识。
4.提升参与能力
学生若想参与教学必须加强选择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实现参与教学,发展自我。学生的选择要在教师的引导或指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防止学生在选择中出现较大的失误。而且学生要想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就要与同学、教师相互交流,表达其对教学的看法,所以参与教学中学生必须努力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再者,参与教学是全体学生的参与,学生具备和他人合作的能力也是进行参与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学生必须努力提升合作能力。
通过对参与教学的探索,我对课堂的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还要不断地去实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升《发展性教学的主体参与与初探》《现代教育论丛》2002(2)
[2]曾琦《学生的参与及其发展价值》《学科教育》2001(1)
[3]俞海燕《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校本培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3)
[4]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新课程 参与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55-01
一、参与教学简述
(一)参与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应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致力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开展参与教学,推动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参与教学强调教学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在参与的教学中,教与学的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参与教学允許学生打破作为界线进行交流,增加课堂的变化和流动,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开展参与教学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方面,对其心理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参与教学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开展参与教学能加深教师对各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开放,民主,宽容的课堂。
(二)参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实用主义和解释学是参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特别是他强调的经验及经验获得的方式为个体参与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他所阐述的“从做中学”的原则,更是为参与教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解释学的理解概念为参与教学提供理论架构,参与教学中师生、生生的理解,是使参与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
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参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理论着眼于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而建构主义是参与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他们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对新旧知识加以整合。
另外,对于参与教学来说多元智能无疑是一个能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学校的教育要着力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而参与教学正是一种适合发现、培养、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一种教育形态。
二、参与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参与教学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若只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上显然不适应于参与教学的要求,这就表明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由执行者到创设者
参与教学要求教师转化为教案课程的创造者与设计者,当教师扮演教材教参执行者时,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态被简化了,而参与教学正是要求保持教学的丰富与变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课堂生活与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案或课程,具体灵活地生成教学活动。
2.由表演者到引导者
参与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变为引导者。教师充当表演者的时候,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会启发学生,并将学生的问题返还给学生,要是教师实现从表演者到引导者角色的转变,必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变化。
3.由管理者到协调者
在课堂管理方面,教师的专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起到协调者的作用,营造参与性课堂氛围,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谈,采取压制将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无法进行。
4.由批评者到促进者
教师的批评,特别是过多的批评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参与教学要求教师由批评者变为促进者,为此,教师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要多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多鼓励学生的参与、少批评以免打击学生。教师要实现角色转变,适应参与教学的要求,就必须付出努力,学校也应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教师要注重更新知识储备,要主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另外,教师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还要主动开展校本研究、撰写研究日志来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学校也要鼓励教师进行强调合作的小组教学,并开展校本培训,从而提升教师多方面的能力。
三、学生适应参与教学的方法
为了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参与,所以学生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打好知识基础
参与教学对学生的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参与教学的挑战,学生必须加强知识的储备。学生只有具备了人文知识、生活知识、学科知识等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2.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发挥其主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课前要做好预习,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另外,还要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提高主动参与意识。
3.加强参与学习的责任感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应意识到肩负着教学与学习的责任,每个学生都应为整个过程负责,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责任感是为了更好地参与、更好地获取知识。
4.提升参与能力
学生若想参与教学必须加强选择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实现参与教学,发展自我。学生的选择要在教师的引导或指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防止学生在选择中出现较大的失误。而且学生要想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就要与同学、教师相互交流,表达其对教学的看法,所以参与教学中学生必须努力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再者,参与教学是全体学生的参与,学生具备和他人合作的能力也是进行参与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学生必须努力提升合作能力。
通过对参与教学的探索,我对课堂的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还要不断地去实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升《发展性教学的主体参与与初探》《现代教育论丛》2002(2)
[2]曾琦《学生的参与及其发展价值》《学科教育》2001(1)
[3]俞海燕《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校本培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3)
[4]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