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语感”的缰绳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all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在教学实践中,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紧緊抓住“语感”的缰绳,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在语感外化(说写活动)与内化(听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品德,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
  一、吟诵——语感培养的铺路石
  诵读训练凭借的载体是语音,而语音则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形式。人们总是通过语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情达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语音感。诵读训练是语感培养的铺路石,所有的语音形式都是通过诵读来表现的。在长期良好的语音感知和实践中,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准确和敏锐,会对特定的语音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期盼。重音、停顿、语气、语速的变化一旦顺应学生原有的期盼,学生便会感到顺口悦耳,获得审美感受,提高阅读兴趣。反之学生则感到拗口、别扭,产生不良心理。
  二、点拨——语感训练的不老宝刀
  语文教学要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才能有感而发。而品评、比较、想象是课堂语感教学的常用方法。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不同语境的品味鉴赏中,才能发现课文语言运用的妙处,才能养成良好的语感品质。根据新时期小学生心理特征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语感构成要素的综合性,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言的情味感、形象感、独特感显得尤为重要。
  1.推敲词句,感受情味感。情味感,是指披文入情,品味文章所蕴含的感情和趣味,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载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也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美感意趣。而这种情感与意趣在语言文字中有时并不是明白直露的,往往将其奥妙之处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让读者去想象、去品味、去咀嚼。对语言文字的情味与意趣的感悟和领会是较高层次的语感能力,要形成这种语感能力,细细地品词酌句是不可少的。
  2.充分想象,体会形象感。语言的形象感指对语言所表达的情意、意境的敏感,也就是听读时能浮现出清晰、丰富的画面,达到历其事、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的境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获得形象感。
  3.个性表现,重视独特感。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智力增长点,教师不仅要有“珍视”的理念,还必须具有发现学生这种“独特感受”的敏感和及时采取“珍视”的行动。在个性化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调动语言储备和生活积累,通过对文本的涵咏、体味、思考、评析,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这样既促进了学生言语独特性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个性品格的完善。
  三、积累——语感训练的源头活水
  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语感发展,使学生的语言从生涩走向鲜活,从贫乏走向丰富,从肤浅走向深刻,还要不断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只有这些从不枯竭的涓涓细流,才能拥有语感发展的清渠活水,语文教学才会永远充满生机。
  1.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语文教学与数理化教学相比,有更广阔的天地。语言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良好语感的发展,同样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空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考,语言学习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灵气,才会有活力;儿童如果有了丰富的生活底蕴,就能在相关言语的听读训练中,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语言文字,在心灵与生活的碰撞中,迸发出熠熠生辉的言语之光。
  2.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扩大语文学习资源,跳出语文学语文。因此,除了课内的精读、品读外,更需要课外的泛读。只有大量、广泛的阅读,才有丰厚的语言积淀,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库存日益充实、丰富。其次,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唤醒、激活学生相关的阅读积累,让学生头脑中的库存语言在新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发挥生成、监控作用,使学生在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时,一开口一动笔就会形成积淀下来的语感形式,从而达到话从心出,笔随心转的美妙境界。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心理学表达不是别的,就是语感。于是,语文能力目的论就转化为语感目的论。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所以,语感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轴心。
  作者单位 浙江丽水囿山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江华县不同人群HIV监测结果,为防止HIV的传播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2003—2006年对江华县吸毒人群、性病门诊病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羁押人员、自愿咨询检测者
基于对马桶的结构以及使用性能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调整与优化马桶底座的结构,利用机械传动及机械优化设计等相关知识,提出了一种可自动调节马桶底座高度的方法,以此达到不同类
期刊
STEAM与小学科学的融合,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之间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深层次学习、理解性学习,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技能、综合素养和对世界的认识。  一、按STEAM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能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充分发挥主动性,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
课堂突发事件是考验教师教育智慧的试金石。对于那些课堂突发事件,我们一般采取课上“维稳”课后“维和”的策略。“维稳”是为了防止矛盾激化,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上课,维和是为了化解矛盾并让当事者受到教育。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更高追求是及时将它转化成教育、教学资源,将教学与育人自然整合起来。  一次小刘同学返校来看我,让我想起了以前语文课堂上发生的一起突发事件。  一、踌躇满志进课堂  这是一堂高一作文快速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