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导入的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导入,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学习兴趣;导入方法;美术;课堂教学
要上好一节美术课,除了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做好教学物质准备和认真备课之外,我觉得还应该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因为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既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又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良师”,他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课,如果在课堂中教师用干巴巴的说教,学生听得垂头丧气,把本身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教学变成传统的“八股式”,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只能使学生更加厌学。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挥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认知规律等相结合,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主动学、乐学,学有收获,这才是每个教师都盼望的结局。因此特列举几种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利用谈话法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谈话法是所有学科每个教师每节课都要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简单、最快捷、也是最方便的方法。在课堂上使用谈话法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受到一定的感染,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如在上《绘画日记》一课时,有个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大家都喜欢写日记,因为它可以记录每天发生的事件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事,那么,我们能不能改变一种方法来记日记呢”?大家回答行。于是教师又问:“用什么方法好呢”,同学们答了很多,其中有几个同学说用绘画的方法来记日记。教师:“既然我们都会画,为什么以前没想到用这种法来记日记呢?这样可以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并且更显生动有趣”。这句话既点明了绘画日记是在日记上配画的课题,又以一个反问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想尝试的学习欲望。于是教师板书课题——绘画日记,接下来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绘画日记和文字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出两种日记有什么不同?范图上的画有什么作用?学生很快说出答案,这时教师小结:“两种日记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记录和表现每天发生的事或有意义的事。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题意思,通过启发和范图的对比观察,更加深了他们对绘画日记表现特点的了解,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顽、好动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利用游戏导入新课,既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又增强了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做些有益于提高审美,创造美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完成了特定的教学目标,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思维创造力,而且还可以让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如《小鸟找家》这课,一位老师曾用游戏法导入: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其规则是由一、二组同学蒙住三、四组同学的眼睛,再请一、二组组长蒙住其他组员的眼睛。由一、二组组长把蒙住眼睛的同学送到指定的位置,并要求学生在蒙眼的条件下走到另外一个指定位置。(目的是通过游戏使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对游戏进行反思,回忆游戏时的感受,并抽选原地不动的、走错方向的、到达目的的不同代表谈感受。进一步扩展;请学生谈谈眼睛蒙住的时候,最需要什么?(在此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类似在黑夜迷路的感觉)接下来老师展示音乐动画《小鸟找家》通过音乐和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又创设故事情景,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的体验迁移到小鸟身上,有益于学生找到帮助小鸟回家的方法——光。学生的思路扩展开了,给他们的创作表现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三、利用想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象在美术课中运用得非常多,而想象画作为绘画基本训练的方法,它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为重点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深受学生的喜欢。试想在美术的学习中,若离开了想象便没有创新,而完成的作业那将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的景象,我想这肯定不是教师所期待的。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中更应该更好地利用想象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想象画——-我飞起来了》这课,一位老师是这样利用想象导入的:一开始上课,老师便进行启发:有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呀飞,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老师头戴一个小鸟头饰并模仿小鸟在空中飞翔,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模仿兴趣)。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被老师所吸引了。老师问:“大家愿意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愿意”。老师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一起来飞吧。请大家慢慢地站起来,闭上眼睛,伸出胳膊。”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老师在乐曲朗读:“在蓝蓝的天空中,阳光灿烂,我们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飞过天山,飞过草地,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有草原牧场,有高楼大厦,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和学校,还有------”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一个个都急不可待地想表现自己。老师抓住学生的表现心理,鼓励他们继续发挥想象,并说出自己飞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然后,老师让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又问:“你们刚才真的飞起来了吗?”大家回答:“不是,是想象自己飞起来了。”老师说:“大家说的对极了,接下来我们学习《想象画——我起来了》”(板书课题)。利用想象导入,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又点明了课题,又使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更显自然而贴切。
四、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喜欢故事是孩子们的一大突出特征。利用故事导入新课,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事、物、环境和情节,以优美的语言与画面结合来感染和打动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仿佛身临其景,带着对故事的整体印象,再联想、想象,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故事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美丽的动物花纹》一课,老师通过讲故事导入: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躺在大树底下睡着了,它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身上长出了美丽的花纹,它高兴的跳起舞来,这时,从树上掉下一个大苹果,激起了许多水花,小白兔被惊醒了,发现自己身上的花纹不见了,很伤心。”(配合语言的讲述老师同时播放一段动画片)老师问:“同学们,小白兔为什么哭了?”“因为梦醒之后小白兔身上的花纹不见了”同学们回答。“那,你们愿意让小白兔美梦成真吗?“愿意”,那好,我们就来学习给动物设计美丽的花纹。(板书课题——美丽的动物花纹)这样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美术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导入的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导入,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阴定蕾.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2]赵宝刚.浅谈美术课的导入[J].科技资讯,2009(12).
[3]粟菊芳.让美术课堂活起来[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4(13).
【关键词】学习兴趣;导入方法;美术;课堂教学
要上好一节美术课,除了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做好教学物质准备和认真备课之外,我觉得还应该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因为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既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又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良师”,他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课,如果在课堂中教师用干巴巴的说教,学生听得垂头丧气,把本身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教学变成传统的“八股式”,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只能使学生更加厌学。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挥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认知规律等相结合,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主动学、乐学,学有收获,这才是每个教师都盼望的结局。因此特列举几种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利用谈话法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谈话法是所有学科每个教师每节课都要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简单、最快捷、也是最方便的方法。在课堂上使用谈话法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受到一定的感染,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如在上《绘画日记》一课时,有个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大家都喜欢写日记,因为它可以记录每天发生的事件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事,那么,我们能不能改变一种方法来记日记呢”?大家回答行。于是教师又问:“用什么方法好呢”,同学们答了很多,其中有几个同学说用绘画的方法来记日记。教师:“既然我们都会画,为什么以前没想到用这种法来记日记呢?这样可以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并且更显生动有趣”。这句话既点明了绘画日记是在日记上配画的课题,又以一个反问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想尝试的学习欲望。于是教师板书课题——绘画日记,接下来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绘画日记和文字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出两种日记有什么不同?范图上的画有什么作用?学生很快说出答案,这时教师小结:“两种日记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记录和表现每天发生的事或有意义的事。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题意思,通过启发和范图的对比观察,更加深了他们对绘画日记表现特点的了解,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顽、好动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利用游戏导入新课,既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又增强了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做些有益于提高审美,创造美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完成了特定的教学目标,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思维创造力,而且还可以让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如《小鸟找家》这课,一位老师曾用游戏法导入: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其规则是由一、二组同学蒙住三、四组同学的眼睛,再请一、二组组长蒙住其他组员的眼睛。由一、二组组长把蒙住眼睛的同学送到指定的位置,并要求学生在蒙眼的条件下走到另外一个指定位置。(目的是通过游戏使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对游戏进行反思,回忆游戏时的感受,并抽选原地不动的、走错方向的、到达目的的不同代表谈感受。进一步扩展;请学生谈谈眼睛蒙住的时候,最需要什么?(在此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类似在黑夜迷路的感觉)接下来老师展示音乐动画《小鸟找家》通过音乐和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又创设故事情景,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的体验迁移到小鸟身上,有益于学生找到帮助小鸟回家的方法——光。学生的思路扩展开了,给他们的创作表现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三、利用想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象在美术课中运用得非常多,而想象画作为绘画基本训练的方法,它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为重点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深受学生的喜欢。试想在美术的学习中,若离开了想象便没有创新,而完成的作业那将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的景象,我想这肯定不是教师所期待的。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中更应该更好地利用想象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想象画——-我飞起来了》这课,一位老师是这样利用想象导入的:一开始上课,老师便进行启发:有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呀飞,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老师头戴一个小鸟头饰并模仿小鸟在空中飞翔,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模仿兴趣)。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被老师所吸引了。老师问:“大家愿意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愿意”。老师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一起来飞吧。请大家慢慢地站起来,闭上眼睛,伸出胳膊。”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老师在乐曲朗读:“在蓝蓝的天空中,阳光灿烂,我们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飞过天山,飞过草地,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有草原牧场,有高楼大厦,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和学校,还有------”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一个个都急不可待地想表现自己。老师抓住学生的表现心理,鼓励他们继续发挥想象,并说出自己飞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然后,老师让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又问:“你们刚才真的飞起来了吗?”大家回答:“不是,是想象自己飞起来了。”老师说:“大家说的对极了,接下来我们学习《想象画——我起来了》”(板书课题)。利用想象导入,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又点明了课题,又使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更显自然而贴切。
四、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喜欢故事是孩子们的一大突出特征。利用故事导入新课,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事、物、环境和情节,以优美的语言与画面结合来感染和打动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仿佛身临其景,带着对故事的整体印象,再联想、想象,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故事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美丽的动物花纹》一课,老师通过讲故事导入: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躺在大树底下睡着了,它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身上长出了美丽的花纹,它高兴的跳起舞来,这时,从树上掉下一个大苹果,激起了许多水花,小白兔被惊醒了,发现自己身上的花纹不见了,很伤心。”(配合语言的讲述老师同时播放一段动画片)老师问:“同学们,小白兔为什么哭了?”“因为梦醒之后小白兔身上的花纹不见了”同学们回答。“那,你们愿意让小白兔美梦成真吗?“愿意”,那好,我们就来学习给动物设计美丽的花纹。(板书课题——美丽的动物花纹)这样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美术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导入的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导入,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阴定蕾.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2]赵宝刚.浅谈美术课的导入[J].科技资讯,2009(12).
[3]粟菊芳.让美术课堂活起来[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