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鹤梁石刻中北宋末与南宋前期冬春季枯水记录最为频繁,显示了长江上游在这一时段水位出现明显降低,是对中国古代气候史上南宋为寒冷期的真实对应,具有重要的气候变迁史价值。褒谷石门石刻中的宋人题记则偏重于利州路兴元府水利兴修、修堰护堰、用水法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官员祈雨“修禊”习俗。其次,两处石刻反映了流行于宋代的地方官员春游题记、祈盼国泰民安的文化风尚;其三,褒谷石门石刻与白鹤梁石刻同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实体标本,特别是折射了宋代普通士大夫书法流变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