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中学生评价体系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e_px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遍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思想、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进行综合评价和考量,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日常行为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可以反映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功效。但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与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观和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相适应。首先,要通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其次,通过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测评指标,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学有效性;能力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目前中国高校的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遍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是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在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考量,并将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保研就业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性建议,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日常行为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可以反映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功效。
  近年来,在高校管理中,逐步意识到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与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观和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相适应。系统、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可以为社会提供全面、客观的学生评价结论,为高校向社会推选好的人才提供科学的评判依据。而社会对于学生评价结果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比较结果,通过一定方式反馈给学校后,可以促使学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和学生评价体系改革中不断完善,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改进和提高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的各个管理阶层,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总体素质状况产生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可以以此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找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为高校改革提出建设性的决策和措施。
  一、中国高校学生评价模式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让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其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内容方面,重知识,轻能力
  中国高校主要以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记忆考核为主,采取静态的考核方式,简单的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依据,且考试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涵盖面较窄,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的评价很少,无法满足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而不注重能力培养。由此培养出的学生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非常欠缺。
  2.在方法方面,重定量,轻定性
  目前,中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学生评价方法主要为考试为主,存在很多的弊端。首先,考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无法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其次,考试无法直观的反映出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更无法考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仅根据考试分数来判定学生的优劣,忽略学生在校期间的其他方面表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虽然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采取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对学生一学年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综合考量,但是在各项指标体系中,学习成绩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权重,其他素质指标占有比例较小,无法起到全面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树立综合素质教育观,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水平、综合技能、心里素质、人格健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在加强和巩固基础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其个性,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有效性主体的评价标准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的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热情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动力。
  课堂教学有效性规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提供和创造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要落实课程体系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就要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反思的能力,较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措施
  1.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综合素质测评指标应将结果和过程相结合。在传统的素质测评过程中,学校注重测评结果,而忽视测评过程,导致部分学生为获取较高的测评成绩而不择手段,甚至将测评工作沦为形式主义。因此,在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时,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考核的过程,确保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公平与公正。
  2.构建多元化的测评指标体系
  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考核测评,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会为学生的发展进步带来诸多弊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应逐步转变为德、智、体、美、劳等多元化指标体系。同时,还应构建学生发展潜质的测评指标,如管理能力、职业规划素质,是指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前景,可以测试出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制定更加详细的测评指标。甚至各二级学院制定适合本学科、本专业学生发展的具体测评细则,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39-42
  [2]陈厚德.基础教育概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8-60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是语言文字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一直跻身于三大主科之中,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升学考试十分重要,学好语文更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应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与人进行交谈还是书信往来语文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愿,好奇心求知欲都很旺盛,打好初中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好
【摘 要】 高中数学的微型探究教学适应我国新课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禁锢、增强课堂生命力”的要求而进行的教学方法创新。微型探究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其原则上要求立足于学生需求;内容上要求细小而具体,紧扣教材,关注联系点,设置好操作点;形式上要求针对性,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实验为主要手段,着眼于问题解决,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本文将就此谈谈对高中数学微
文章针对当前军队士官院校普遍存在教员工作价值评估量侧重于所工作的量化、硬指标等现象,探讨以学员角度为出发点,引入教员教学过程中软实力概念,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员价值体
【摘 要】通过机械专业课堂这个平台,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工业中机械专业,去体验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去体验机械专业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机械专业;课改;情感体验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大力提倡自主学习,使得教学不只是告诉,更多的是让学生去体验、探究、感悟。通过机械专业课堂这个平台,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生活中机械专业,去体验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去体验机械专业独特的魅力。  一、体验生活
美围是目前唯一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判处无假释可能终身监禁的国家。然而,该刑罚在其国内始终争议不断,并且曰益受到废除论者的挑战。其中,联邦宪法第八修正案更是其无法回避的制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主导权应该交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自主选择最有效、最合适自己的教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历史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