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条路都好,海龟N年却回游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n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大学毕业三年,其中在迪拜工作了一年,环游世界两年。
  今年年中,我决定:重回校园。
  我留过学,早就是个海龟硕士,如果再出国去读硕士,耗财耗力耗时间。
  我马上30,还是大龄剩女,没钱没工作没依靠,
  这个决定明智吗?
  哪个岔口都不通
  在外人眼里,我就是传说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有才有貌,上过天下过海,经常发点文章还算个小名人儿。当他们听说我在人生岔口纠结犹豫,反应就像是中国吃货们听说丹麦生蚝和三文鱼泛滥一样——这怎么能够成为一个问题呢?然而,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大学本科学了政治,我曾经在政府实习了两个月。在中國做一名公务员能够满足老人对子女最大的期许:稳定、名声好。可我觉得枯燥,于是硕士选择了读旅游。旅游业很刺激,能到处玩,但是利润低强度高,总是累到怀疑人生,于是我又转而去了航空业。土豪阿联酋航空待遇爆棚,公寓外就是迪拜塔,各大豪华场所免费出入,头等舱经常碰到皇室成员,小费随手就是几万块,还有王子要娶我做他第三个老婆,直接把我吓回了欧洲。
  随后我又用了两年时间游历世界,接触了各行各业的人,看遍了或风光或潦倒的生活,有苦也有乐。但正视自己,我迷茫了,下一步,究竟该往哪儿走?经历越多、学历越高,带给我的竟然不是理想中叱咤风云的资本,而是愈发“高不成低不就”的担忧和不容许再走错路的昂贵的机会成本。
  朋友们说:“就维持现在的生活多好!旅旅游,写写作,在雪山和蓝天下快意人生,想起来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哪像我们,早八晚五,坐办公室烦死了。”
  父母说:“学了那么多年政治,又会好几门外语,赶紧回国考外交部!你先把工作稳定了,把亲相了,婚结了,孩子生了,以后外派,想去哪溜达随你!但是现在你得稳定,稳定!”
  博士在读师兄们说:“读书苦啊,读书累啊,导师每天都有折磨人的新花样,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挣扎是无穷的,论文是写不出来的,千万不要来读博,读博就是赌博!”
  问题出在谋略总被动
  若按照父母的意愿考个公务员,找个稳定的工作,自己恐怕又吃不消这种被“禁锢”的日子;朋友们都羡慕我“流浪”的日子,好像把生活过成了小说,可有谁知道,长期在外旅游,美景早已不新鲜。而我没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年轻的时光似乎白白浪费掉,有限的生命中哪有那么多重头再来?我时常想:如果有一份工作,既能赚钱又有保险,名气大还能随时出去玩就好了——可惜,这只是我自己的白日梦。
  其实生活最怕我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按理说,我镀了厚厚的一层金,自己还有那么点儿小能力,别人眼中的我,应该走路带风年薪百万,各种外语张口就来,没事儿闲了飞去伦敦喂个鸽子。可实际并非如此,我从迪拜辞职后,曾短暂地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事实证明: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海归人才。我这种level的,仅仅在西直门换个地铁,都能一分钟撞到仨,实际上的待遇与想象中差太多了。
  我幻想着月薪两万,实际上却一半都不到。我过惯了迪拜“奢靡”的生活,不肯与他人合租,四环外随便租一个小房子都要耗掉大半个月的薪水。挤地铁和叫外卖,每个月还要倒贴,这种生活我无法接受,果断辞了,回沈阳家乡投奔爸妈。
  在沈阳,我尝试着找与在北京同一类型的工作,但奈何跟北京的差距过大,偌大的沈阳,竟然没有一个公司能提供!爸妈说没关系,回家了,有房有车有存款,随便做点什么,有个事儿干就行。可是每天接触的同事真心与我不在一个世界,他们的辛苦我不理解,我的纠结他们也不懂,彼此面和心不和,实在难受得发慌。于是,我又辞了。
  在那之后,我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做一名书院经理。爸妈对这份工作非常之满意,大学里人际关系简单,工作内容纯粹,最主要是稳定!哪怕是离家乡很远的香港,他们也非常乐意。可是到那儿之后我才发现,香港比北京还要忙碌十倍的生活实在不是我想要的,而看似丰厚的薪水,在香港逆天的高物价下显得微不足道。
  日常接触的学生们确实简单纯粹有礼貌,符合我对共事之人的“标准”,但同样,这份工作让我再也没了休息时间,大半夜也要起床处理学生的活动场地预定、时间协调等等类似辅导员般琐碎的工作。既已经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又怎么甘心被这种条件并不是很满意的忙碌生活牵住?不到一个月,我离开了香港。
  这次的离开让我周边所有人都“痛心疾首”,只能评价:“你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以你现在的能力,找啥样的工作找不到?在迪拜的话你就好好赚钱,在北京的话攒点工作经验也好,在沈阳的话就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在香港就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哪条路不是好路?可是你都不愿意!太作了!”
  确实,每一条路似乎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可能正因为我能选择的路太多,所以才有困惑。我始终想过一种百分百完美的人生,能够实现自身价值,也能满足我对一个行业的热爱,可一路走来,待我经历了这场“换工作大潮”,才亲身体会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只存在于“别人的生活”中,怪不得有那么多人不断在学校深造不愿走出象牙塔,原来就是这个道理——怕现实的冷酷击碎我们对人生的幻想。
  于是,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想要什么。我喜欢在欧洲的生活,却没有欧洲的居留权;我也留恋国内给我的安全感,却已不再习惯这边的日常。我抓了一手好牌,却因为自己造成的不确定性不敢选择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如果说,事业也是一份谋略,那么我的谋略则一直处于被动中,出路其实比抓到差牌的人还难。
  哪一步都是错,那就后退
  既然走哪一步都可能是错,我为何不后退一步,韬光养晦呢?既然我如此迷恋欧洲的生活,那就回去读个书,学些高专精的知识,找个好工作留在那里。看看银行卡里的存款,除去在欧洲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勉强还能剩几毛钱,这就意味着,未来的两年内,我将缺失大把睡眠,在论文和打工中“苟延残喘”。
  这个想法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我心中扎根发芽,不到两天,我就做出了这个决定:回欧洲读书,拿居留权留在那里生活!既然如此,首先就要选择欧洲一些政策比较宽松的和对移民持开放态度的国家。对比经济状况和一些政策后,我将目标锁定在了德国、荷兰和西班牙。
  最后,由于语言的原因,我选择了荷兰。在荷兰,优势专业是物流、农业、法律和商科,在反复斟酌自己的学术背景并向中介机构讨教对比之后,我选择了外交法这个专业。我作为一个外国人,以后几乎没有机会能在荷兰的法律界或外交界有一番作为,但我现在手握的两个文凭足够成为我找工作时的底气。这也是为自己的将来留条后路——万一在荷兰待不久,回国后,这也是个非常有含金量的专业。
  慢慢地,考虑得愈发周全,留学申请也提上日程,这段时间,我在沈阳找了一份教外语的兼职,一边申请,一边让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太无聊,忙起来后,我已不像最初那样惶恐。人生路既然难以选择,那就回头修炼吧,将来当我握着一堆文凭和工作经验并能够自由选择工作与生活的时候,希望会感谢今天无畏的自己。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你说,你将如何回忆我呢,学生,朋友,又或是其他?”站在校门口我鼓起勇气给他发了最后一条短信,他选择了沉默。那个曾是我老师的男人从此离开了我的生活,或许再也不会重逢了吧,我想,如此也好。  三年前,高考失利,命运安排我来到了这所专科学校,遇见了他。他是我的辅导员,姓徐,大我们十几岁,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成熟男性特有的魅力,每次开口必定引来一群小女生的尖叫欢呼。据传言他与前妻一见钟情后闪婚又闪离,如今独
在东北长大的我看来,不下雪的北京是没有冬天的,即使在寒意凛凛的12月,也不过是更深的秋而已。进入考试周了,北京还是没有下雪。顾不上期待,我已经暂时放下社团和学生组织的工作,开启学霸模式。寝室熄灯后,我就乖乖睡觉,第二天一早跑到图书馆抢占一席地,这一天就都交代在图书馆了。  他是谁?  一个清晨,刚跨出寝室楼我就打了个冷颤,抬头看见阴郁的天空,想到要复习的那几本书,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天,我的唯一日
拉美几乎把所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都试过了。他们出过很多革命家,每一次的革命都有其正义性;可是这么多年以后,这片大陆还是这个样子。革命对他们来说就跟玩儿似的。  当革命变成一种常态的时候,就没有意义了。书里的革命也写得很儿戏,上校可以随便就起义几十次;而且他当时是那么有名的人物,但过了五十年,大家都觉得这个上校没有存在过,没人真正记得他。  大家觉得书里为什么要写失忆症?  C:在我看来作者是有所
2017年9月3日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无人機展示日,科技达人们展Zahari Gancheff工业设计团队设计了一款名叫“The Smart Teflon”的示了各式远程遥控无人机。
第一次发声是在2014年的中秋节,这是卜熙进校后的第二个中秋节。上一年中秋节时,学校里的两个学院给自己的同学发放了免费月饼,其他学院的同学,尤其是像卜熙这样刚离家的新生很羡慕,觉得虽然只是小小的月饼,但特别有节日气氛。  2014年大二的中秋节,卜熙联系了校外制作月饼的商家,赞助了300个月饼,然后向学生会的老师申请发给同学。老师很支持,但是提到了他未曾想到的一点——食品安全。卜熙觉得这点确实难以
毕业都难吃遍  作为清华学生,我要首先隆重推出我母校的食堂。众所周知,清华校园很大,占地面积约相当于十个天安门广场,每天在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微信运动”排行竟然都是前三甲,简直惊呆了小伙伴!  园子大就是任性,食堂多达二十余间,这里是实至名归的吃货天堂,很多学生生活了四年都没有吃遍,甚至连餐厅位置也不清楚。不过我初到清华的三个月,满怀期待和探索之情,已将所有食堂所有楼层一网打尽,食堂各具风味,
李莉雯目前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学的是英汉翻译专业,正在读大三。在马来西亚,英汉翻译的市场没那么大,专业程度也不是很高,李莉雯就想着来中国学习这个专业。决定来中国留学之后,听人介绍说外国人比较容易拿到中国留学奖学金,她就上网申请了,获得奖学金资格之后才来这边上学。因为高中时候成绩不错,所以申请过程很顺利。她坦言,自己也没多想,既然有这个机会,不如来这边尝试一下。  来中国之前,李莉雯对中国的印象并不
因为学外语的缘故,这两年我开始做一些文学翻译的工作,接触了不少图书编辑。前不久遇到的这位编辑,要求就非常严苛,她交给我一套儿童科普读物的翻译任务,不过却好像对我不是很放心的样子。她反复强调,我是学文科的,没有理工科的专业背景,所以对书里的很多术语,要特别小心对待。  说实话,当时我是有点不太高兴的,心想又有哪个译者能做到万事通?等稿子译完,交给她,三天后收到回复,她咣咣咣向我指出几个细节,认为可能
2015年12月12日,由西咸青年创业园、飞马旅、黑苹果青年以及陕西省青年创业联盟联合举办,  大学生杂志社作为联合支持单位的2015中国大学生创业节在西安隆重举行。  大学生创业节是由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大型系列活动,  核心内容是倡导大学生通过拍摄创业视频、体验创业者一日助理、制作创业岗位视频三件事情,  从多个角度将创业进行展示,此次创业节经过在全国约100所高校的动员,30个高校同步举行了分会
在近数十年剧烈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国乡村与城市一样经历巨变,留给人们的是不尽的乡愁。  无疑,乡村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和美学传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生态文明所应珍视,  如何保存、如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  谭金花  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美国亚苏莎太平洋大学华侨史方向访问学者,香港大学建筑系建筑文物保护专业硕士、博士,目前为五邑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开平碉楼与村落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