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礼法之争中的劳乃宣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礼法之争中为人所知的劳乃宣此前乃一合乎传统理想的醇儒循吏。在礼法之争中,劳乃宣坚持的都是关涉到礼教纲常的大问题,其论理不仅严密,亦颇现代。从政治立场来看,劳乃宣不仅支持君主立宪,亦对之颇为期待。可以说,劳乃宣并不是人们通常想象的迂腐遗老。我们对他也许应当给予更多的同情。
其他文献
[摘 要]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文章通过将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应用于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进行检测和调节,并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有效地将原有的评价体系从结果分析转向过程控制,提高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
【摘 要】音乐家程懋筠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乐坛的风云人物,是一位在音乐领域作出了成绩和贡献的爱国音乐家。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海峡两岸的音乐教育界、史学界对其人其事多保持缄默,他被遗忘了数十年。文章通过程懋筠的创作和音乐活动,论述了程先生在创作和社会音乐教育等方面的贡献。由于他出身和所处时代等原因,因此他创作和所从事的音乐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  
[摘要] 课程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结合实践,本文对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原则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综合载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在课程上要充分
本文比较了中国与英国、希腊、美国、日本等国外的外语教学状况,发现其间存在着诸如实施改革、重视程度加强、外语学龄提前等相同之处,同时也发现他们在教学对象、教学定位、
【摘 要】大学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一是健全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执行制度的严肃性与自觉性。二是强化学术民主,健全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制度,确保专家学者参与学术事务决策的权力落到实处。三要逐步使管理的重心下移,充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管理的过程更加民主,管理的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大学管理 民主协商 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