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牵引还是驱动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中教师角色该如何定位?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我想到了年少时在农村放牛的情景。放牛时,牧者与牛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牛的神态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走在牛的前面时,牛的头总是低着的,而且表现出漫不經心、极不情愿的样子;当人走在牛的后面时,牛的头总是仰着的,表情神态自若,积极前行;人和牛处于平行位置同步前行时,牛的神态则是多样的,或低或仰,表情不一。
  笔者长在农村,年少时经常放牛,对于这种情景司空见惯,感触很深。当牛走在人的后面时,那么人的位置对于牛来说,就相当于一条不能跨越的红线,等于变相限制了牛的行进速度。当牛的自主权受到极大限制时,人和牛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支配和被支配关系,这时的牛大多会有消极的情绪表现。当牛走在人的前面时,由于牛自身处在领先的位置,一般会有积极的情绪表现,兴奋地仰头观察周围的环境,并主动寻觅哪里长有好吃的草、好吃的料,一旦发现,定会奋蹄前往。隔日若再放牛,主人只要解开缰绳,牛一定会主动奔向草场,找到食料。
  那么,牛和人平行前进时为什么又会表情多变呢?这是由于牛受到主人手中缰绳的羁绊,在不知道主人将自己带向何方的情况下,牛一般不会自作主张,只好跟随主人一同前行,但这时的牛会不时地观察和揣测主人的意图。如果人与牛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达成了彼此信任的关系,或者牛一旦判断出牧者前进方向,也会和主人积极配合,顺利走向目的地。
  角色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仔细分析牧人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不难发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牵引,一种是驱动。虽然两种方式在特定环境下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用牵引的方法一般只能照顾到一头牛,而用驱动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一头牛,也适用于一群牛,一旦掌握技巧和方法就能驾驭自如。是牵引好还是驱动好其实已经不言而喻,尤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驱动的方法更有优势。经验丰富的牧者一般都是放开缰绳,指明方向,让开首位,驱动前行。只有当牛偏离了前行的方向,牧人才给予指示、矫正,这样做不仅省力,而且提高了效率,这就是牧者的智慧。
  “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即,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发现,与我们生活中的赶牛现象揭示的其实是同一道理。“让”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愤悱、顿悟、建构的心理体验中领悟道理,享受成长的快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本原。平时教育过程中,我们看到太多教师将教师主导变成了主宰,究其原因就是不会驱动,短期内看似有作用,长远看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陈建军
其他文献
自从我们班有了微信群后,布置作业方便了,传达通知更便捷了。平时,我在群里分享学生活动的照片或视频,家长们都争先来回应,真是其乐融融。但这个微信群也有令我困扰的时候。  今天,我刚坐下来准备批改作业,手机便开始滴答响个不停。打开我们班的微信群,看到家长们纷纷在里面留言了:老师,我的孩子忘玩带水杯,麻烦您提醒他拿一下;老师,我的孩子今天没有带作业,麻烦您提醒他补一补……我仔细地翻阅着每一条家长的留言,
教育不是外在知识的灌输,而是内在心灵的开启。五行教育赋予班主任的特殊使命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美好心性,小心呵护它们,使它们发展壮大,最终成长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品格。对班主任来说,五行教育就是一把金钥匙,开启万千心灵,指引教育人生。  清洁高贵,不染纤尘  “金”是当之无愧的贵族,面对沙砾的掩埋,它隐忍、承受,等到沙里淘金的那一天,它依旧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面对岁月的洗礼,它处之泰然,无论沉睡
美国教师总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我十分欣赏这句话,其中蕴含着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那就是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怎么教。要回答“怎么教”,我们必须先解决课堂教學中“放”与“收”的问题。  课堂上,由教师主体变成学生主体是“放”。只有放,才能避免教师唱独角戏,让学生进入课堂,使课堂变为“教师、教材和学生”构成的“三元课堂体系”。道家说:“
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仍深陷于德国观念论哲学的泥潭,没有太多的理论建树。笔者则认为,青年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自然环境、人口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要素构筑
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法制是对和谐社会的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进,必须借助于法治建设。法治社会不等同于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
高等职教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大有可为。推进高等职教科学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企业、高职院校、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三者协作联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
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根本在于要培养大批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科技创新人才,而人文艺术能有效调试人的心理,激发积极的社会心态,当代大学生急需人文雨露的滋润,人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