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课前,教师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反之,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比如:教师不了解郭沫若的坎坷经历、爱国热情及在黑暗中不倦的探索追求的精神,就讲不好《天上的街市》,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如果教师只教其“文”,未教其“义”,更没有情的输入,如此就不必说以情动人了。
  恰当地表达课文蕴藏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把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主体——学生,使其受到感染。主导和主体的情感能“溶为一体”,关键在于表达方式的恰当选择。
   (1)有表情地朗读——引导学生领受情感美。
  有表情的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例如有表情朗读《最后一课》的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音量应稍轻,语速要放慢,以表现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撼和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两处破折号要读出间断,以显示韩麦尔哽咽语塞,悲恸万状的感情。“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对这一段,读时速度要加快,力度要增强,“法兰西万岁”要一字一顿,铿锵有力,以表达韩麦尔激昂的爱国热忱。最后一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在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时须读得轻而缓,末句可按三个音节断开,每一个音节均应有气无力地细声拖读,以传达韩麦尔先生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手势含义。于是,学生就会进入角色,体会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结尾处体会出作者悲壮的情感。
  (2)入境——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
  教师应先“情动于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例如《社戏》所描绘的是以双喜为代表的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我”作为客人来到偏僻的鲁镇,得到这群少年的热情款待。“伴我游戏”:“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也不会“犯上”陪我钓虾:“虾照例是归我吃的,”显示出这群少年的好客,不拘礼教。更充满诗意的是,在双喜“我写包票”的英雄式的承诺下,“我”得以观赏到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些充满江南水乡味的画面。更有趣的是归航中偷豆、吃豆这一情节。随着双喜:“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 家,我们偷哪一边的呢?”的询问,阿发无私地表示;“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在那些洋溢着豆麦蕴藻之香的乡间夜景中,这群少年是多么可爱。如果此时教师用精湛的语言,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自己就是夜航去看戏中的一员,那偷来的豆就是如此特别的好吃。……通过入情入境的体悟,学生深刻认识到作品的感情倾向——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便会不禁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讲述、品析作者的情感。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作时势必要精心地构思,合理巧妙地剪裁、组材,且总是顺着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如果教师这时能讲述、品析这种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其思路,就能开解作者的情感线索。《驿路梨花》所写的山间茅屋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10余年,作者根据情感的需要,以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为主线,选择了最佳的表现角度——“我”在驿路的亲身体会,截取了最佳的时间阶段——夜行投宿,一晚一晨;设计了最佳的组合序列——借瑶旅老人之口引出助人为乐的梨花姑娘,又借梨花妹之口引出解放军营造茅屋和梨花姐妹照看茅屋的情节。在一个个悬念和误会的消释中,读者享受到一种柳暗花明的美感和豁然开朗的快意,引导学生明悟主人公以梨花命名,人物描写又多以洁白无暇、馨香四溢的梨花衬托,结尾又引陆游的梨花诗点睛,将景物美、人物美、心灵美和谐统一于梨花之中,辉映折射出雷锋精神处处开花,代代相传的主旨,从而领会作者那份由衷的赞美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把情感移进去,与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教师的体会融为一体,产生感情共鸣。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馆(以下简称科技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注重培
[摘要]当前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非常重要的使命是创新和发挥所有的档案信息能量,转变旧的档案工作机制,使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全面服务小康社会建设。所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使计算机网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 新环境 档案工作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班主任 班集体 学生     一、发挥老师的表率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最尊敬、最信赖的人之一,是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
目的 分析中药保留灌肠对肛肠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土地流转制度,历次革命或者变革都与土地流转制度有关。春秋晚期,中国出现了土地出租、买卖等土地流转方式。商鞅变法后,私有土地合法化,奠定了土地流转制度的基础。秦汉以后,中国土地流转制度日趋成熟。但平均地权的思想和多子继承制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兼并。近代以后,中国土地流转政策经过土地革命、承包制等改革,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流转制度。但是,当今的中国土地
摘 要 民法是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可以维护公平正义,调节各种利益,保护人们谋求自己利益;民法还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不允许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弱肉强食。而民法典自然是民法体系化的特征,是民法的核心和灵魂,对民法的实施和运行具有统一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过
摘要: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基层经济管理者与广大农民的一种创新。农村集体资产少,普遍存在一定数量的集体土地,缺乏成立公司的资金条件和管理条件,建立土地股份合作制,不仅能够弥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日渐显露的弊端,而且进一步促进农地规模经营。通过对土地、土地权利的流转等相关问题的分析,为建立相对完善的农地入股股份合作制企业相关法律制度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企业;困境;对
编者按:rn中山大学法学院于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
摘要: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学法称为成果导向教学法,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于美国的教育理论。该理论采用反向课程设计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教学目的。汕头大学所有课程教学大纲均采用OBE教学法设计。此教学法在公司法教学中得以运用并取得满意效果。OBE教学法的效果取决于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教师授课技能、课程评估方法、总体专业规划、学生学业规划等综合因素。因此,OBE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