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对正常人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来源 :成都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雌激素物质17β-雌二醇(E2)对正常生育男性体外受精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精子悬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E2及非透膜性交联物雌二醇-牛血清白蛋白(E2-BSA),获能4h后行体外受精,观察卵子受精率(FR)和受精指数(FI)的变化;进一步去除培养液中钙离子(Ca^2+),再次观察无钙环境下E2对人精子FR和FI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E2(1μmol/L、10μmol/L)可显著提高人精子的FR和FI(P〈0.05),较低和较高浓度的E2(0.1μmol/L、100μmol/L)则
其他文献
胍丁胺(AGM)是精氨酸脱羧酶催化精氨酸脱羧基的产物,能被胍丁胺酶水解成腐胺。AGM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分布于大脑皮质、低位脑干、中脑及下丘脑等部位,以下丘脑含量最高[1]。在亚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二者的关系构成了学校教育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不同的师生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师生身份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不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在新课程体系中,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如何做到师生互动呢?情感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
摘要: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设计的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已成为新课改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了研究。  注:本文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