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来到韩国的奥迪R8 LMS杯赛,8月4日在韩国仁济国际赛道落下战幕。作为赛事的轮胎供应商,韩国仁济国际赛道对于米其林,甚至所有来自中国的媒体而言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仁济赛道是一条专为量产车设计的新赛道,按照国际汽联二级赛道标准建造,全长42公里,拥有20个弯角,弯道落差大,超车机会多,加上多变的天气,可谓是为车手设置了一个超级挑战。这也标志着这个赛道将对轮胎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轮胎的耐久性以及高速稳定性在赛车运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得益于米其林在全球众多赛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将帮助车队确保轮胎和赛车能完美地配合,让车队最大限度地发挥赛车的性能。
韩国站的比赛中,米其林为奥迪R8赛车提供前轮为27/65-18及后轮为31/71-18的S9 LL赛事轮胎。凭借米其林在各大赛事中的成功经验,这款米其林与奥迪共同开发的S9LL轮胎表现出了更卓越的耐久性和高速稳定性,实现一套轮胎完成一站赛事活动当中排位赛和两场决赛;与此同时,在下一站比赛的练习赛中仍然保持稳定性能。而本场比赛,奥迪R8 LMS杯专业组车手李英健以29分05秒006的优异成绩跑完了全长42公里的仁济国际赛道。
米其林轮胎在仁济国际赛道上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米其林全新的产品研发理念——米其林全能表现:即通过创新的技术同时将轮胎性能要素结合在单个产品里面,从快速暖胎、持续加速的耐受力、制动与负载突变,到在不同工作温度的路面上实现恒定的抓地力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回顾2012年,米其林与奥迪R8 LMS杯共同完成了5场比赛,包括在珠海、上海、鄂尔多斯三地的国际赛车场。特别是以高速多弯著称的鄂尔多斯赛道,在全长3.751公里的赛道上共设有18个弯道,赛道上存在细小的沙砾,这些因素对赛车和轮胎的性能都提出了严苛的挑战。但米其林S9LL赛事轮胎没有辜负合作伙伴的期望,在本赛季中仍保持良好的高速稳定性和出色的抓地力并顺利完成该站比赛。
随着米其林与奥迪在赛车运动方面合作地不断深入,未来,米其林表示将参与到更多的中国本土赛事,开发出拥有独特技术的赛事轮胎,以彰显其强大的创新活力和轮胎技术水平。与此同时,米其林也始终致力于将赛事轮胎当中的创新技术应用到民用轮胎上,推进中国市场高性能轮胎产品的研发,更好地满足中国车主多样化的需求。
专访——米其林亚太区赛事总监Patrick Dias先生
问:针对这场在韩国的赛事,米其林事先做了哪些准备?
Patrick:针对这场在韩国的赛事,其实我们“没有做准备”,当然这个没有做准备是要打个引号的。这么说是因为我要在这里谈到两个赛事,一个是保时捷的卡雷拉杯;一个是奥迪R8 LMS杯。之所以说没有准备是因为我们为这两种类型的赛事准备的轮胎全年都是一样的。从奥迪R8 LMS杯的比赛来看,这个比赛从星期五的练习赛开始一直到周日的正赛,都是用一套轮胎。我们看到了很多车队用这个轮胎跑出了他们最好的成绩。所以我刚刚所说的没有准备其实意味着我们在背后准备了很多的技术含量在轮胎里面。
问:在最近这几年赛车用的轮胎在技术上有哪些突破性的新技术?
Patrick:其实赛车轮胎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赛车轮胎技术的研发,因为一旦我们停止,竞争对手就会超越我们。米其林在研发上面每年会投入巨资,这个研发不仅仅包含了赛事轮胎,也包含了民用轮胎。我们以前一直说从赛事当中发现了很多技术可以应用到民用轮胎,其实反过来是一样的,我们对民用轮胎技术的研究也会对赛事的轮胎有一定的启发。在大多数情况下,赛事轮胎技术的发展每一次可能不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而是一小步,一小步的,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小步促使了我们米其林一直在赛车轮胎的技术上处于领先的位置。
问:我知道Patrick先生是负责整个亚太地区汽车运动赛事的,想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个人认为亚太其他地区的赛事和中国的赛事有哪些区别和不同的地方?
Patrick:对于我来说,回答这个问题,目前可能能说的不是特别多。因为我是刚刚任职,但我能够跟大家说,我这个职位一直设在泰国的曼谷,当时是负责整个亚太区的赛事,但是从我这一任开始,公司决定把这个职位从曼谷移到中国上海。因为我们认为中国在今后几年中在举办赛事方面会变得越来越活跃,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对于那种运动型轮胎也好,或是对于那种豪华车辆的轮胎也好,赛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从现状来看,世界上非常多的赛事锦标赛部在中国落地,这就意味着今后中国会是一个更活跃的赛车市场,这一点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韩国站的比赛中,米其林为奥迪R8赛车提供前轮为27/65-18及后轮为31/71-18的S9 LL赛事轮胎。凭借米其林在各大赛事中的成功经验,这款米其林与奥迪共同开发的S9LL轮胎表现出了更卓越的耐久性和高速稳定性,实现一套轮胎完成一站赛事活动当中排位赛和两场决赛;与此同时,在下一站比赛的练习赛中仍然保持稳定性能。而本场比赛,奥迪R8 LMS杯专业组车手李英健以29分05秒006的优异成绩跑完了全长42公里的仁济国际赛道。
米其林轮胎在仁济国际赛道上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米其林全新的产品研发理念——米其林全能表现:即通过创新的技术同时将轮胎性能要素结合在单个产品里面,从快速暖胎、持续加速的耐受力、制动与负载突变,到在不同工作温度的路面上实现恒定的抓地力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回顾2012年,米其林与奥迪R8 LMS杯共同完成了5场比赛,包括在珠海、上海、鄂尔多斯三地的国际赛车场。特别是以高速多弯著称的鄂尔多斯赛道,在全长3.751公里的赛道上共设有18个弯道,赛道上存在细小的沙砾,这些因素对赛车和轮胎的性能都提出了严苛的挑战。但米其林S9LL赛事轮胎没有辜负合作伙伴的期望,在本赛季中仍保持良好的高速稳定性和出色的抓地力并顺利完成该站比赛。
随着米其林与奥迪在赛车运动方面合作地不断深入,未来,米其林表示将参与到更多的中国本土赛事,开发出拥有独特技术的赛事轮胎,以彰显其强大的创新活力和轮胎技术水平。与此同时,米其林也始终致力于将赛事轮胎当中的创新技术应用到民用轮胎上,推进中国市场高性能轮胎产品的研发,更好地满足中国车主多样化的需求。
专访——米其林亚太区赛事总监Patrick Dias先生
问:针对这场在韩国的赛事,米其林事先做了哪些准备?
Patrick:针对这场在韩国的赛事,其实我们“没有做准备”,当然这个没有做准备是要打个引号的。这么说是因为我要在这里谈到两个赛事,一个是保时捷的卡雷拉杯;一个是奥迪R8 LMS杯。之所以说没有准备是因为我们为这两种类型的赛事准备的轮胎全年都是一样的。从奥迪R8 LMS杯的比赛来看,这个比赛从星期五的练习赛开始一直到周日的正赛,都是用一套轮胎。我们看到了很多车队用这个轮胎跑出了他们最好的成绩。所以我刚刚所说的没有准备其实意味着我们在背后准备了很多的技术含量在轮胎里面。
问:在最近这几年赛车用的轮胎在技术上有哪些突破性的新技术?
Patrick:其实赛车轮胎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赛车轮胎技术的研发,因为一旦我们停止,竞争对手就会超越我们。米其林在研发上面每年会投入巨资,这个研发不仅仅包含了赛事轮胎,也包含了民用轮胎。我们以前一直说从赛事当中发现了很多技术可以应用到民用轮胎,其实反过来是一样的,我们对民用轮胎技术的研究也会对赛事的轮胎有一定的启发。在大多数情况下,赛事轮胎技术的发展每一次可能不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而是一小步,一小步的,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小步促使了我们米其林一直在赛车轮胎的技术上处于领先的位置。
问:我知道Patrick先生是负责整个亚太地区汽车运动赛事的,想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个人认为亚太其他地区的赛事和中国的赛事有哪些区别和不同的地方?
Patrick:对于我来说,回答这个问题,目前可能能说的不是特别多。因为我是刚刚任职,但我能够跟大家说,我这个职位一直设在泰国的曼谷,当时是负责整个亚太区的赛事,但是从我这一任开始,公司决定把这个职位从曼谷移到中国上海。因为我们认为中国在今后几年中在举办赛事方面会变得越来越活跃,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对于那种运动型轮胎也好,或是对于那种豪华车辆的轮胎也好,赛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从现状来看,世界上非常多的赛事锦标赛部在中国落地,这就意味着今后中国会是一个更活跃的赛车市场,这一点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