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人收藏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收藏与帝王收藏有明显的不同。区别在于,文人限于财力和地位等级差异,无法追求奢华与极尽穷工。只有追求简约和意趣。二零一四年五月九日北京翰海拍卖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中就充分体现了文人的收藏特色。
  从图录中可以看到该场分为了:文人意趣、笔墨情怀、稿抄本、历代刻书、名家印谱、金石碑帖六个部分。藏书之风起自秦汉皇室,筑石室以藏。后来影响到士大夫和文人,这是对中国文化传承使然。书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历代开国君主无不修史、编书,以教化四海。文人藏书、抄书、校书,以图功名科第入仕,荫及子孙。故历代留下来的藏书目录远多于藏画目录,至于奇巧淫技者就更是寥寥无几。
  这次的文人意趣中有任继愈、顾廷龙、唐弢等一批学者写给中国书店王炳文先生的书法,(图1、图2),可以见到古书业者同文人的交往。费念慈至著名藏书家瞿良士的信札(图3),可以看到三十年代古籍的收藏、校勘和出版。折扇自宋代传入以后,夏日不仅可以驱散暑热,更成为文人手中必不可少的把玩之物。不仅扇面绘以自己心目中的田园、山水,书写所喜欢的诗词,还选取代表自心清高的竹子作骨,在上亦刻以山水和诗文。臂阁是文人每日书写臂腕下必不可少之物,文人亦选取代表自身志向的竹子,或绘或刻。自晋朝兰亭的那次雅集,后世文人承袭了这种遗韵,启功、尹瘦石、王遐举、陈大羽、欧阳中石、娄师白、宋文治、亚明等人(图4),这批书法画作正是在深圳雅集(今日称为笔会)上为同一人所作,全部是本人真迹。
  金石碑帖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邵德孚是一位1926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老干部,其一生热爱金石碑帖,孜孜追求,所到之处不遗余力搜求。这次呈现了其所收金石碑帖,上自汉孔宙、礼器、曹景完、张迁诸碑,迤魏碑、墓志、造像,隋唐、宋诸名帖、丛帖一一俱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和泰顶的纪泰山铭。(图13,图14)。
  所有这些展现中国文人之收藏。北京翰海拍卖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将带你走进“藏以致用,藏以养性,藏以宜情的真境界”。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与要求,但是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理念与要求实行得并不顺利。农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很难改变自己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