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宝田苗族草龙舞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龙舞是湖南省会同县苗族人民喜庆节日的欢乐象征,是浩如烟海龙舞中的一枝奇葩。原生态的苗族草龙舞是龙舞之源,原汁原味的草龙舞无不展现出苗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中华民族团结和谐而创造灿烂文明的历程。
  宝田乡地处会同县西北角,沅水之流上游,云贵高原东缘,雪峰山脉西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距县城38公里,现有人口10300余人,其中侗、苗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5%。全乡10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侗苗族集居的少数民族乡。
  宝田苗族草龙舞可追溯到神农炎帝农耕稻作年代,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传统。在漫长的岁月中,草龙舞在当地流行着一个有趣的传说:苗民的远古祖先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几乎与世隔绝,仍然过着吃山果、食野菜的原始生活。有一天,从山上下来了一位陌生老人,手握一把谷穗向山人招手,山民们好奇地围拢过来,问他手里拿着什么?他说,这是神农炎帝种的稻谷,栽种收割后可以供给大家食用。山民们听后还是半信半疑,待到第二年春种秋收后,用谷粒做出的米饭香甜可口,从此,山民们天天是饱食米饭,再也不用拿野果充饥了。山民们为了感谢这位送稻谷的陌生老人,他们举着草把下山寻踪,陌生老人却早已无踪影了。山民们便在陌生人送稻谷的土堆前举起稻草把唱歌起舞,以示对陌生老人的思念,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丰收,年复一年的思念,一个祭神庆丰收的草把舞随之诞生了。随着“龙”成为远古部落“图腾”的信仰之后,山民们经过反复加工将草把编织成精致的龙头,由舞草把演变成我们现在的草龙舞。
  宝田苗族草龙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2009年已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同年5月参加会同首届炎帝故里研讨会展演时,苗族草龙舞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可以说,围绕苗族草龙舞做活文化产业文章,资源优势明显。同时,保护开发苗族草龙舞的艺术资源,对树立宝田对外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宝田苗族草龙舞的独特艺术技艺
  宝田苗族草龙舞是用稻草编织成的龙头捆在三尺长的小棍上,舞者有单人舞、双人舞、群舞,它以矫健灵活著称。当快速舞动时,龙头始终保持着既圆又活的形体,造成了龙飞凤舞的迷人景象。比如:“龙摆头”、“龙翻身”、“龙抢宝”、“龙缠腰”;还有难度较大的单人舞“鹭鸶踏莲”、“倒挂拦蛇”;双人舞“流星追月”、“磨盘插柳”等舞龙的独特技艺现已成为苗族草龙舞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
  草龙舞的表演者服装具有极其独特的原生态艺术魅力,具体分为两类:原生态草龙舞表演者头戴稻草编织成的精致草高帽,身穿稻草编织的衣、裙,脚绑草鞋;喜庆丰收时表演草龙舞则着装苗族服装。另外,登门送财或孩时游戏草龙舞时着装不限。
  苗族草龙舞的原生态音乐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如:大鼓1个、大锣1个、小锣1个、大小钹一套,大型表演时需若干套打击乐班,如用唱腔表演时用弦乐伴奏。
  宝田有娴熟的草龙制作工艺。草龙头的制作独特,工艺细腻,一般没有师傅的指导很难完成。选材也特别讲究,选用糯谷草为佳,要选用不发霉、干净、精致的稻草作为主要材料,编制要细致,轮廓要鲜明,有龙角、龙眼、龙须、龙口、整个龙头约5-7厘米,每个龙头配一根木柄,柄长为1-1.2米为宜。宝的制作同样选用干净、不发霉的稻谷草编织成一个圆形状的草圆球,每个宝配一根木柄,柄长1.2米为宜。
  目前,能娴熟舞草龙和草龙编织技艺的宝田乡文化站张绪庭老艺人,他所挖掘、整理的草龙舞以及他编织的草龙头更能体现出苗族原生态草龙的独特艺术魅力,在当地堪称一绝。
  二、宝田苗族草龙舞与当地民俗
  原生态草龙舞大多用于民俗活动中。春节期间,草龙队到各家各户舞草龙,以示招财进宝,主人则以鞭炮、香火相迎。草龙领队者高唱《开财路歌》,让财宝从东、西、南、北、中五方进入主家来,并以油麻、稻谷比拟金银财宝送至主人手中,主人则回送红包。然后,草龙在主人家中绕转一圈,同时领唱者在锣鼓声、吆喝声中伴唱着小调《正月龙灯伴十三》:
  正月龙灯伴十三,二月芙蓉伴牡丹。
  三月清明伴谷雨,四月枇杷伴麦黄。
  ……
  原生态草龙舞另一个民俗特征是:每逢旱灾与虫灾时,苗乡人民都不约而同地舞着草龙游走于各村寨、田野间,去赶驱瘟神,祈求先民赐予丰收、平安……草龙舞这一反映稻作农耕文化最原始的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苗寨人民的世代相传和保护。
  三、宝田苗族草龙舞的艺术价值
  具有上述特征的苗族草龙舞,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苗族地区最为优秀的民间舞蹈之一。发掘、抢救、保护苗族草龙舞,具有如下主要价值:
  1、民族学研究价值。宝田地处边远山区,历史上交通闭塞,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苗族草龙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考察研究它,是对中国传统古老文化的发掘。同时,了解认识苗族祖先的历史文化传统,对民族、对后代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们从中受到感染、启发,强化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还可以陶冶人类的美好道德情操。
  2、艺术交流价值。苗族草龙舞是苗族人民集体创作并广泛流传、定型化的民俗舞蹈。它是苗族人民智慧以及新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同样是珍贵的民族民间舞蹈宝藏。我们研究、发掘它就是为了保存好苗族人民创造的这一代表性的艺术遗产,发挥其在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作用。
  3、娱乐性价值。“国泰民安思娱乐,草龙翩翩舞升平”。在苗乡群众心目中,舞草龙已成为苗乡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那激扬、欢乐的草龙舞仿佛使我们看到了建设新农村的美好未来。
  4、开发价值。开发苗族草龙舞可以直接作为炎帝故里旅游景点和品牌,同时作为民俗节日喜庆活动中一项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如《龙抢宝》、《鹭鸶踏莲》、《倒挂拦蛇》、《流星追月》、《磨盘插柳》等,可以使游客们领略到苗寨古老文化的风采,进而提高地方的知名度。
其他文献
2005年参加工作的我,带着满腔热忱走上了班主任管理工作.至今已有八年.班主任的人品,修养,学识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在这八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深
一、我省期刊现状和存在的问勒青海地处西部边远,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建国50年来,青海的期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但总体上表现为各类刊物层次不一,仍缺少拳头刊物,在全国读者中
群众文化与其他文化现象的根本区别,从内部特质来讲就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人民群众以自我为主题,自觉、自愿地参与,形成一定的群众文化群体,从而使群众文化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和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人民群众通过自我参与、自我娱乐来满足自身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并在潜移默化中开发自己的智能,使群众文化呈现出涌动不息的活力。  群众舞蹈是以情宣善的活动、是
结合教师本质工作把提升自身实力,践行“四个回归”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辅导员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他们在大学生的思想纠偏、日常生活、心理疏导、帮难解困、择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本人从教20多年,见过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数学学困生,就如何转化学困生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rn一、注重情感教育rn1.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法rn一般来说,到了初
近日,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我自己判断,高速成长的时期就是10年左右,之后可能还维持一个匀速的、平衡发展的阶段,我估计从现在算起15到20年,这个市场就倒了。”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广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载体,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满足广大群众休闲、健身、娱乐、求知需求的户外活动场地。广场文化活动的规模和特有的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模式,能够很好地结合职业院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工作实际,真正把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得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实现职业学校的可
结合文献分析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基础上,自编设计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并通过对量表的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了教学管理与服务、专业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