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传统体育教学中往往都是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培养的问题。这样的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经验,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个性 培养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与需要的人才。
一、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发现学生潜能,培养其个性
人的个性差异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要求所有学生整齐划一,以同样的学习方式、速度、难度、评价标准学习,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是足够了,但是对某部分学生来说确实是不足的。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都有着独特性,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学习方式在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学生的学习在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需要的帮助不同。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个体需求、个人优势、学习风格、思考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设计教学法,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不同,他们的素质结构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性素质的不同组合形式,在每个学生身上便形成了其个性化的特征,所以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所谓的“好生”与“差生”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只是在某些领域上的体现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特长,通过各类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示他们个性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对其进行强化,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教师切忌用静态的眼光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当发现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时,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克服,而且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身上好的方面,善于发现他们的潜能,培养其个性,做积极的补偿,扬长“补”短。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灵活处理教材,选择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内容
在平常的教学中,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参等教学资料,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使用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借鉴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更多地选择能满足学生趣味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学练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激发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掌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方法。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理解、宽容、尊重每位学生。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分层教学。
譬如跳箱、单杠等技巧类难度项目教学中,体重较大的胖学生和弹跳力协调较差的学生,首先是消除他们恐惧害怕的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通过降低首次达成的指标要求及相关辅助器材运用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有耐久跑本是一项很难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跑练形式,运用创设情境,利用“故事”串联,采用练歇息(首先用故事引入练习,达到一定负荷后又用故事间歇,然后再练,并在场地上设置几个休息小圈,跑累的同学可到小圈中休息一会然后再加入练习)的形式,既达到练习目的,又让学生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创新探索教法,激励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如今的体育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思维,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认真发现和认同每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和支持不同个性,改进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真分析教材特点,探索教法,因材施教,充分地展露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进行学习。例如在跳绳的练习课中,课前布置学生设计跳绳练习方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群策群力,最后光是多人跳绳这一练习方式,就创设出十人过河、八人登山、男女交叉等多种不同花样的练习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3)班小东同学感触最深:以前上体育课都是老师讲,我们按要求练习,即使是找我们示范也找一些体育尖子生,我们这些普通学生根本没机会展示。但现在不同了,就说练习跳绳吧,我想出的跳绳方法不但得到老师肯定,而且还让我带领同学们练习,给了我完全展示个性的机会。这样大大地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了。
总之,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独特的作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体育课不仅是通过身体练习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教学时要认同每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和支持不同个性的存在,对不同的个性要采用适宜的方式加以引导和培养,让体育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活动,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充分展露自己的个性。
摘 要 传统体育教学中往往都是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培养的问题。这样的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经验,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个性 培养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与需要的人才。
一、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发现学生潜能,培养其个性
人的个性差异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要求所有学生整齐划一,以同样的学习方式、速度、难度、评价标准学习,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是足够了,但是对某部分学生来说确实是不足的。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都有着独特性,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学习方式在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学生的学习在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需要的帮助不同。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个体需求、个人优势、学习风格、思考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设计教学法,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不同,他们的素质结构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性素质的不同组合形式,在每个学生身上便形成了其个性化的特征,所以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所谓的“好生”与“差生”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只是在某些领域上的体现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特长,通过各类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示他们个性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对其进行强化,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教师切忌用静态的眼光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当发现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时,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克服,而且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身上好的方面,善于发现他们的潜能,培养其个性,做积极的补偿,扬长“补”短。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灵活处理教材,选择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内容
在平常的教学中,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参等教学资料,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使用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借鉴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更多地选择能满足学生趣味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学练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激发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掌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方法。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理解、宽容、尊重每位学生。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分层教学。
譬如跳箱、单杠等技巧类难度项目教学中,体重较大的胖学生和弹跳力协调较差的学生,首先是消除他们恐惧害怕的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通过降低首次达成的指标要求及相关辅助器材运用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有耐久跑本是一项很难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跑练形式,运用创设情境,利用“故事”串联,采用练歇息(首先用故事引入练习,达到一定负荷后又用故事间歇,然后再练,并在场地上设置几个休息小圈,跑累的同学可到小圈中休息一会然后再加入练习)的形式,既达到练习目的,又让学生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创新探索教法,激励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如今的体育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思维,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认真发现和认同每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和支持不同个性,改进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真分析教材特点,探索教法,因材施教,充分地展露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进行学习。例如在跳绳的练习课中,课前布置学生设计跳绳练习方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群策群力,最后光是多人跳绳这一练习方式,就创设出十人过河、八人登山、男女交叉等多种不同花样的练习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3)班小东同学感触最深:以前上体育课都是老师讲,我们按要求练习,即使是找我们示范也找一些体育尖子生,我们这些普通学生根本没机会展示。但现在不同了,就说练习跳绳吧,我想出的跳绳方法不但得到老师肯定,而且还让我带领同学们练习,给了我完全展示个性的机会。这样大大地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了。
总之,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独特的作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体育课不仅是通过身体练习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教学时要认同每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和支持不同个性的存在,对不同的个性要采用适宜的方式加以引导和培养,让体育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活动,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充分展露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