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冻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在辽宁本溪,故乡素有“中国医都”、“中国枫叶之都”之称,冬季漫长而寒冷,可供的蔬菜和水果不多,冻梨是故乡人主食的冬季水果。
  故乡人做冻梨一般选用大白梨,它个头大,水分足,甜度也高,非常受父老乡亲的欢迎。其做法也非常简单,只需把买来的大白梨洗净擦干,放在室外存储,在天寒地冻的故乡,只要冻上三四天,大白梨就变成外皮黑色的冻梨了。
  故乡冬天是不太适合出门的,人也变得慵懒起来。在经历了春种夏忙秋收后,故乡人这时就开始“猫冬”了。所谓猫冬是东北方言,大意是冬天大雪封门,况且也没有什么活可做,全家人皆躲在家里消磨时间,如同炕底下那只家猫一般,说得非常形象。母亲很早就做了猫冬的准备工作,冬至前就在家里的后院储存了许多大白梨,这些经过严寒历练的冻梨往往要伴随我们一个冬季,直吃到第二年的开春。
  吃冻梨时要有耐性,如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样,若心急也一样也品不出冻梨味。直接把冻梨拿着吃,咬在嘴里的梨像块冰,在嘴里含也不是,咽也不是,嚼也不是,吐也不是。故乡人吃前都会把冻梨放到盛水的盆中化冻,他们把“化冻”叫成“缓”。待冻梨表面厚厚的冰层逐渐软化,去除包圍着冻梨的冰渣,冻梨此时已经软了。缓透了的冻梨果肉软滑,果汁甘甜,特别是饭后吃上几个,颇为惬意,对于喜好饮酒的人来说,酒后能吃上个冻梨,既解酒又助消化。
  吃冻梨要小口小口地咬,细细地品,慢慢地咽,冻梨甜中略带着一点酸,绵软之中又带着一点脆,味道好极了。猫冬时坐在热炕上吃冻梨,屋内火盆烧的旺旺的,非常暖和,而吃着冻梨透心寒,一热一凉也成为故乡人冬天一种别样的享受。
  冻梨与鲜梨相比,会有少量维生素和蛋白质流失,但大部分的营养还是保留下来了,所以鲜梨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营养成分冻梨几乎都有,所以从营养上来讲,冻梨和鲜梨的差别并不大。冻梨营养丰富,还有很多保健功效,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促食欲、助消化的作用,可以清心润肺、清喉降火、醒酒解毒、消除肿痛。
  多年前离开了故乡去南方生活,每到冬天我就愈发怀念故乡冻梨的美味。南方的冬天温暖而湿润,自然没有做冻梨的天然条件。我曾多次试着把大白梨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可这样做出来的冻梨不是在故乡风霜雨雪中完成蜕变的,吃在嘴里,虽说也绵软也甘甜,但味道就是没有故乡的冻梨地道。原来人的记忆可能会模糊、黯淡,但是人的味蕾永远不会欺骗和背叛,因为味蕾深处是故乡。
其他文献
论文从卵形鲳鲶的生态习性和养殖、病害防治、市场风险及经济效益等几方面提出深水网箱养殖的风险对策,准确把握市场供求信息。经试验表明,过高的放养密度不利于卵形鲳鲹的生长
日常生活中,一些被称为“药罐子”、“病秧子”的“老病号”常能长寿,而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人有时却突然得大病重病,往往让人很不理解。  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长寿者中很多是体弱多病的“老病号”,一些平素健康的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研究证实,即使是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只要摒弃不良嗜好,坚持锻炼,细心调养,也能成为百岁寿星。那么,“老病号”长寿原因何在?“老病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生活中就会有很多的麻烦事。很多近视的患者,起床第一件事估计就是摸眼镜,冬天进屋第一件事,就是擦眼镜。现在近视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很多孩子小学甚至更小就戴上眼镜;眼睛干涩、模糊、视力疲劳的成年人也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发展成为白内障、黄斑病变等严重眼病。所有这些,与平时的用眼习惯不科学、营养不均衡都有很大关系。  关于用眼习惯和环境的问题,各种科普媒介已经讲得比
鉴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鲑鱼渔业周期性的捕捞能力过剩,在过去30年中,相关政府部门已对其实施了5次不同的渔船/捕捞许可证回购计划。我国亦手2003年起开始实施为期8年的减船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