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WLAN QOS 流量调度算法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oxian198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WLAN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用户通过WLAN 接入Internet。该文研究背景是把WLAN作为接入手段有效覆盖热点区域,接入IP核心网,在IP层引入IntServ,考虑并讨论在WLAN的更低的层次上支持该技术。鉴于RSVP是IntServ的最主要的信令协议,该文重点将WLAN QOS的消息和参数与RSVP的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提出了相互映射关系, 以解决统一的IP QOS支持。
  关键词:无限局域网;服务质量;资源预留协议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2-7190-03
  1 概述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业务的实时性和QOS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解决QOS的问题,当前流行的方法是InteServ与DifServ。IntServ通过为每个数据流预留一定的资源来保证服务。DifServ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将业务流分成不同的优先级,并在网络边缘给每一个流标上优先级标记,这样,核心路由器就只需要根据优先级来对业务流进行区分,当网络发生拥塞的时候,优先转发较高优先级的业务流。这使得路由器的控制管理功能更加简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用户,通过WLAN接入Internet服务,并要求移动终端用户上运行的应用能接入IP核心网所提供的所有业务,并保证一定级别的QOS。该文研究背景是把WLAN作为接入手段有效覆盖热点区域,接入IP核心网,在IP层引入IntServ,考虑并讨论在WLAN的更低的层次上支持该技术。鉴于RSVP是IntServ的最主要的信令协议,该文重点将WLAN QOS的消息和参数与RSVP的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提出了相互映射关系,以解决统一的IP QOS支持。
  2 应用场景
  如图1所示,WLAN通过边缘路由器连接到IP核心网,同时,UMTS[1]通过GGSN(GPRS路由器)连接到同一IP核心网。 MT(移动终端)是可以在UMTS和WLAN覆盖区域工作的双模终端。MT上运行的应用应该能够接入IP核心网所提供的所有业务,并能从UMTS和WLAN网络获取一定级别的QOS,在UMTS和WLAN都被请求给予QOS的情况下,其需求资源由RSVP[3]预留。MT在UMTS和WLAN覆盖的地域无缝漫游时,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应能保证业务申请和配置信息维持不变。为了实现以上无缝漫游,我们必须对UMTS和WLAN提供统一的IP QOS支持方式。对于这一点,我们采用在IP层应用公共的RSVP方式来获得,其中关键问题在于RSVP的参数映射。该文将详细讨论在WLAN中如何提供RSVP QOS支持,以解决统一的IP QOS支持。
  3 WLAN的IP QOS支持
  因为基于IEEE802.11标准的传统得WLAN只能够提供“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服务,没有对对服务质量(QoS)提供保障,所以,并不能够很好地支持象视频、语音等等多媒体实时业务。因此,提高与改善服务质量(QoS),支持多种业务是WLAN发展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标准IEEE802.11e[2]中引入了业务等级的定义,并且增加新的QoS参数及帧结构,在WLAN的QoS性能方面作了增强。IEEE802.11e利用混合协调器(Hybrid Coordinator,HC)来保证参数化的QOS。混合协调器通常位于AP端,能够提供基于查询方式的接入-混合式协调控制信道访问(HCCA)来提供无线媒体的QoS接入或者基于竞争方式的接入-增强型分布式协调访问(EDCA)。增强型分布式协调访问共定义了四种基于 IEEE802.1D的访问类型(Access Category,AC),用8种不同的用户优先级别(Priority)来接入无线媒体,同时,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来提供不同的业务等级,使实时业务可以优先接入信道。而混合式协调控制信道访问的查询机制是用HC发送QoS( )CF-Poll帧给各个站点(QSTA),据此来查询是不是有数据需要发送。而且,可以依据各个站点的具体业务流的要求,对数据包排序。每轮询一次就给其中一个站点(QSTA)指定一个发送数据的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TXOP),分配它能够发送数据的开始的时间以及最大可以持续的时间。轮询QOS机制应用于每个Traffic Stream(TS)。一组携带QOS参数就是一条TS,MAC层的服务数据单元(MSDU)包含特定的TSPEC(Traffic specification)元素。TSPEC的主要参数有:包大小(Normal MSDU Size);最大包容量(Maximum MSDU Size);通过无线接口的分组传输最大时延(Delay Bound);分组传输的平均比特率(Mean data rata);优先级(User priority);最小物理比特率(Minimum PHY rate);最大突发容量(Maximum Burst Size);包传送的最大比特率(Peak Data Rate);详细格式如图2所示。HC与上面的这些参数联合起来动态决定各个TS的无线资源分配。
  3.1 RSVP参数和WLAN QOS参数的映射
  从TSPEC格式可以看出,TSPEC参数与IntServ中定义的IP QOS的参数十分相近,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表的方式把802.11e TSPEC 的参数与RSVP QOS参数映射。
  3.2 WLAN采用RSVP建立TS的信令交换流程
  采用RSVP来建立TS期间的信令流程如图3所示:下行流量为例。
  1) STA信令管理实体(SME)经过网关接收到RSVP-PATH消息,网关把它转发到下一跳之前不处理或处理RSVP-PATH消息。
  2) STA SME处理消息携带的QOS参数,然后转换为IEEE 802.11e QOS参数。然后,STA SME发出MLME-ADDTS.request原语给STA MAC调用TS Setup程序。   3) STA SME向HC MAC发出ADDTS QOS Action 请求帧以请求TS Setup。
  4) HC MAC向HC SME转发MLME-ADDTS.indication 原语。
  5) HC SME 依据 RSVP-RECV 消息的 QOS 参数批准 TS Setup ,并回复HC MAC MLME-ADDTS.request 原语。
  6) HC MAC向STA SME依次转发ADDTS QOS ACTION response 帧。
  7) STA MAC发送MLME-ADDTS.confirm给STA SME确认TS Setup成功。
  8) STA SME通过网关发出RSVP-RECV 消息,网关将其转发到下一跳之前处理或不处理RSVP- RECV消息。
  9) STA SME收到RSVP-RECV-CONF消息以确认资源预留。
  4 WLAN中的QOS 流量规划
  以上信令转换过程是WLAN的IP QOS支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与固定网络相比, 无线链路的链路是动态的,所以,无线链路的带宽也是动态变化的,这会导致RSVP方案不可能和静态资源预留的效果一样,所以更精细的管理机制需要针对无线链路来建立。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1) 准入控制算法[4]。综合考虑无线链路的不稳定性,以及当前的可用带宽。采用该算法的系统有可能会在尚存可用资源的情况下收到请求,却为了避免质量的降低而选择拒绝该数据流。
  2) 数据流拒绝算法。如果检测到带宽以及不足以满足需求的实例,会拒绝该请求,从而保证其他数据流能够达到所需要的性能。
  3) 无线媒体流量控制算法[5]。在保证所有数据QOS的情况下,来规划数据传输。此算法以RSVP参数为输入,尝试满足所有数据流的QOS需求。
  5 结论
  本文描述了WLAN作为IP核心网的接入网络,实现统一的端到端的IP QOS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利用RSVP信令协议建立端到端的统一的QOS用户体验。并详细说明了WLAN的IP QOS支持以及RSVP参数与WLAN QOS 参数之间的映射,并给出了WLAN采用RSVP建立TS的信令交换流程。
  参考文献:
  [1] 3GPP TS 23.207 V5.8.0,”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End-to-End QoS Concept and Architecture”, available at http://www.3gpp.org.
  [2] IEEE Std 802.11/D5.0,”Draft Supplement to Standard for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AN/MAN Special Requirements. Part 11: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and Physical Layer(PHY) Specifications: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Enhancements for Quality of Service(QOS)”,July 2003.
  [3] Braden,B,Ed.,el.al.,”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Version I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RFC2205,September 1997.
  [4] Ansel P., Qiang N.,and Turletti T., "FMCF: A Fair Scheduling Scheme for 802.11e WLAN". INRIA Research Report, July 2003, available at: ftp://flp-sop.inria.fr/pub/rapports/RR-4883.ps.
  [5] P. Ansel, Q. Ni, and T. Turletti, “FHCF: A Simple and Efficient Scheduling Scheme for IEEE 802.11e Wireless LAN,” 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vol. 11, no. 3, pp. 391-403, June 200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与机器的沟通已经越来越紧密,人机界面系统作为连接人与机器的桥梁已经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工业、农业、商业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人机界面配套开发软件是针对开发人员设计开发人机界面而开发的制作软件,它能够把开发人员从繁琐的语言编程中解脱出来,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绘图操作就能够制作出美观实用的人机界面应用环境。该软件采用MFC开发画面,有着强大的图形制作功能,
摘要:网络安全过滤技术是保障公众上网安全的主要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便利快捷的服务的同时,也不断承受着网络病毒、木马和不良信息的危害。该文将云计算网络爬虫技术及云服务模式引入传统安全过滤系统中,为大范围用户网络安全访问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云计算;网络爬虫;信息过滤;不良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
摘要: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该文介绍一种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播放技术,在传统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将P2P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以进一步优化远程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客户计算机的资源,减轻流媒体服务器和网络负载,突破传统的流媒体播放系统带宽瓶颈,保持播放节目流完整而流畅,解决偏远农村因带宽问题不能接受视频传输和远程教学的问题。基层农村用户可通过计算机设备借
摘要:该文针对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及特点,构建了基于军事训练网、视频会议系统和卫星通信技术的硬件平台,探讨了由教学软件支撑平台和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共同构建的软件平台,对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硬件平台;软件平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5-847
最近两年,云计算、云安全、云电视、云架构、云服务……一堆“云”让大家真的陷入云里雾里,那么“云”到底是什么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当前,PC依然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