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r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让课堂“活”起来。而平时我们在物理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表面上看,似乎学生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好像也很活跃。但仔细思考后会发现:整堂课只有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解,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扫描般地观看,机械式地记录,整个过程中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探索的空间。教学过程中,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课堂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不久前一节貌似成功的公开课《汽化和液化》。
  一、教学片段:探究“液体蒸发吸热”(初二物理)
  师:蒸发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吧!在我们的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同时注意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什么感觉?把你观察到的、体验到的记录在导学案上。(学生二人一组,时间为0.5min)
  师:时间到,老师请最先完成的组来汇报。
  生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会变少,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蒸发现象。同时,手背上涂酒精处有凉凉的感觉,这意味着酒精蒸发时需要吸热。
  师:很好!别的组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啊?
  生齐说:是的。
  师:刚才我们体验到了酒精蒸发要吸热,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一些酒精,取出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用ppt呈现,大概过了1min,请学生来汇报。)
  师:哪一组先来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生2: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一些酒精,取出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说明酒精蒸发要吸热。
  师:很好,其他组同学是否也得到了同样的现象?
  生3:是的。
  师:我们又得到了蒸发的一大特点(点一下ppt),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
  乍一看,上面的教学过程,比较流畅,既有学生的动手实验,又有学生实验后的汇报。学生在体验和实验中似乎都掌握了液体蒸发需要吸热的特点。但仔细推敲一下,笔者发现其中一些问题。
  二、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1.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布置好实验任务后,就由着学生动手实验,而自己只是看好时间不能超时,否则后面的环节时间会不够。至于学生活动过程中会有什么问题,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根本不去关注,也无暇去关注。
  实验结束后,学生的汇报其实也只是将导学案的填空做一下,读一下。这样做确实会让课堂少很多“意外”,教学环节也许会因此而更流畅。但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不利的,通过学案填空的形式表述实验结论,框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生没有真正参与
  这里的师生互动方式也存在问题,教师只是和个别优等生在对话,请的是“最先完成”的学生来汇报,其他学生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当然也就捕捉不到课堂教学中潜在的一些教学资源。表面看学生全懂了,实则是把问题掩盖了,当然在课后的练习中问题最终还是暴露出来了。如,有学生认为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温度升高。还有学生认为,液体蒸发时需要放热,温度下降。总之,学生对蒸发吸热的实质(液体蒸发这个过程需要能量的支持,需要向自身或依附的物体吸热,而依附的物体是被吸热的)没有理解透彻。
  3.学生缺乏表现的机会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就要鼓励学生求异,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这里教师在最先完成的组汇报完实验结果后,似乎也很公平地给予了其他同学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如教师在课上会这样问:“很好,别的组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啊?”“很好,其他组同学是否也得到了同样的现象?”但是,我们聪明的学生是不会忽视教师发问前“很好”这两个字的。这明显是教师对前面同学回答的肯定,这时即使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在公开课上,他也不敢说出来,因为他可不想让自己当众出丑,也不想让教师下不来台。因此,这样的提问只是走形式而已,相当于是废话。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不动脑筋,一味地依赖教师,等待教师的讲解,等现成的答案的不良习惯。
  透过这一似乎成功的教学案例,我们深刻反省到: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三、改进教学行为的对策
  1.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预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而生成
  古语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联系到教学上,说的就是好的教学效益必然来自于精心预设。预设是教学的内在要求,生成是教学的必然结果。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变得杂乱无章;没有生成,课堂教学就是封闭僵化的操练。对我们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如在上面的课例中,在手背上涂酒精有凉凉的感觉,可以让学生去猜猜看,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的话,就可能认为是酒精的温度比皮肤的低造成的,也可能是酒精有麻醉的效果……学生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想法,思维也因此而活跃起来,跳动起来。这样的预设是以生成为目标的,为学生的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有人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教师应心中装着我们的学生,为我们的学生去搭建个性张扬的舞台,激活学生心中的那个小小的“涟漪”,激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千层浪”,引发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样才能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2.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巧妙点拨
  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点拨与评价最大的教育价值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对不同声音的真诚呼唤,才能有效点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争辩意识。
  在刚才的教学片段中,当学生猜测是“酒精的温度低而造成的”时,教师可以问问:那空气的温度也比皮肤的低,为何手背的其他地方没感到凉凉的?学生会认为是酒精的温度比空气的还要低。这时教师可以这样去引导:你的思维非常敏捷,猜得也合情合理,那接下来,你准备用什么器材?怎样去设计实验验证呢?学生用温度计先测了酒精的温度,再测教室内空气的温度,结果温度一样。怎么回事呢?在学生急切但又摸不着北的时候,教师就及时点拨:看来不是酒精的温度比空气的低造成的,那你能否去试试,一只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酒精,一只不涂,放在空气中试试看,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呢?当学生尝试之后,就会茅塞顿开:原来酒精在蒸发的时候,温度计的示数下降了,也就是我们的手背感到凉爽的原因。至此,也就明白了酒精在蒸发时要吸热。这样寓点拨于评价之中,通过教师真诚的关注,精彩的评价,不显山不露水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3.鼓励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能力
  不知哪一个伟人曾经说过:“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就会使每一位人都成为名人乃至伟人。”一个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学生也是如此。我们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大胆尝试。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意见或奇思妙想时,教师要多加鼓励,并给予必要的启发指导。如上面教学片断中,学生回答: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一些酒精,取出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说明酒精蒸发要吸热。当教师得到了心中最理想的答案后,习惯性地说了“很好”,会让很多学生都感到疑惑、失望:明明自己看到了不同的现象——温度计示数会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保持不变,教师为什么会不给自己表达、争辩的机会。如果教师当时能给其他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这节课将会更精彩,学生在对蒸发吸热理解更透彻的同时,也会由于教师的认可而更加乐于在课堂上展示自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咨询者、观察者、示范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一个个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概念,让学生大胆猜测、主动探究,让他们争得面红耳赤,让他们乐在其中,爱上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课堂具有生命的气息和活力。
其他文献
陈姗和丈夫李泉陈姗在尼泊尔留影  18岁时放弃985重点大学,只身一人远赴意大利读书寻梦;22岁时又放弃意大利一家公司的高薪,因热爱旅游回北京甘心在《时尚旅游》杂志社做了一名小编辑;26岁时在一次采访中“监守自盗”,20天拿下一家上市公司的帅哥高管,闪婚;28岁在美国待产期间,意外发现老公出轨,提出离婚……  湖北女孩陈姗,她的人生过得惊心动魄亦精彩纷呈,而直到她远赴尼泊尔治疗情伤,又意外在那里经
隐身飞机并非是指在肉眼视距内看不到的飞机,而是指利用各种技术减弱各种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的飞机。隐身飞机的发展历程   隐身飞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仿生隐身、高空高速隐身和低探测技术隐身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隐身飞机主要以侦察机的形式出现,用于深入敌境侦察敌情。随着低探测技术和卫星侦察技术的发展,隐身飞机逐渐拓展到战斗机、轰炸机等领域。  仿生隐身飞机主要以“鸽”式
笔者看到一些课堂,由于教师没有注意细节,使得小组合作的效率大打折扣.下面结合前些天所观摩的一次课题为《平行四边形》的赛课的一些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镜头一】  一位教师为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相互合作,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测量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通过测量,你们会发现什么结论?  可是,在教师把问题提出来后,学生们并未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去积极画图、测量
早年间,村里有个叫白如水的锡匠,做得一手好锡活,手艺远近闻名。他有个徒弟名叫林雪峰,学艺不到一年,就跑到镇上自己单干了。  林雪峰临走,跪下给师父磕头。白如水摇了摇头,没说什么,转身进屋拿出一杆钱秤交给他。钱秤是用来称锡的,能精确到几钱,白如水用了多年,如今交到徒弟手上,希望他好自为之。  可是林雪峰单干了没俩月,就让人打了。谁这么大胆?是镇上八仙酒楼的黄老板。八仙酒楼天天客来客往,装酒的锡壶就用
危险的太空多项研究显示,长时间处于微重力状态和宇宙射线下,会损害宇航员的脑部神经网络。  假如我们从街上随机找20个人,然后通过核磁共振分析他们的大脑状况,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大脑结构都有细微而明显的差别。这一方面是人们先天的基因造成的,而另一方面,人们后天所选择的职业,也悄无声息地在人的脑部留下了痕迹。  人的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结构到活力,大脑一直在持续地改变。也正是如此,那些日复一日地搅动
這一年,地球上的普通人都能飞往火星旅游了。  鲍勃攒够了钱,领着儿子小鲍勃去火星度假。父子俩住酒店时,和另一对来自火星的父子聊上了。鲍勃告诉火星人爸爸,地球上的人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花很多时间辅导孩子功课,有时遇到难题,还要狂补已经遗忘的知识。  “那太累了!”火星爸爸摇了摇头,“我们这边辅导孩子很轻松,做几个动作就行了。”  鲍勃不敢相信,什么动作能有这样的奇效?等问清了火星孩子也在学
[新闻背景] 2011年9月18日,湖南省娄底市境内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车祸:一辆小轿车与一辆重型卡车迎面相撞。轿车内一对夫妻,丈夫当场死亡,妻子全身上下15种伤,多处软组织挫伤和骨折,肺泡全破,肠子断成5段,脸部严重毁容,全身只剩下一根脊柱是完整的。妻子吴岚是一名声乐教授,丈夫吴特和是公安系统特警大队的大队长,相爱至深的两人从此阴阳相隔。丈夫走了,剩下一个年幼的女儿。这个奄奄一息的
常磊是个歌手,为了闯事业,当了北漂一族。迫于生计,他买了个音箱,每天拿着一把吉他,在天桥下的地下通道卖唱。还别说,地下通道人流量大,每天赚来的钱够他生活费。    这天,常磊又在地下通道唱歌,一会儿,来了一个女孩,她在常磊面前停了下来,一直看着他,认真地听。常磊一曲唱罢,她就拍手叫着:“好!”  有了女孩的鼓励,常磊唱得更卖力了,而只要他唱好一曲,女孩就使劲地鼓掌叫好。这样的事以前也曾有过,不过一
2017年8月25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独居少妇黄丽娜在家里被歹徒残忍强奸后杀害。凶手随即投案自首,竟然是本地一家电动车销售公司的老板周大江。而事情的起因,竟源于半年前周大江的妻子方素清开车时与黄丽娜发生的一次小剐蹭。小小的车祸剐蹭,每个司机都可能碰到过,怎么就演变成了强奸杀人案呢?  祸起小剐蹭,强势妻子咽不下这口气  2017年3月的一天上午8点多,家住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的周大江正在外面吃早餐
二毛和大头是同事,住楼上楼下。平日里,二毛十分嘴馋,又特别抠门。  这天晚上,大头老婆做了一道糖醋鲤鱼,刚摆上桌,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二毛。进门后,二毛直接看向饭桌:“呀,吃饭呢!”  大头赶紧拉他进来:“来,一起喝一杯……”二毛求之不得,立刻坐了下來。  二毛走后,大头老婆气呼呼地说:“每次都来蹭吃蹭喝!”大头叹了口气说:“都是邻居,又是同事,能怎么办?不过,他怎么知道你做了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