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彝族民间故事的继承与转型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的发展,新媒体的介入,許多文化场合渐渐地被新事物所取代。新时代背景下彝族民间故事的继承和发展转型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成为了可研究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彝族地区的变化;彝族民间故事继承遇见的问题及建议;现代转型的问题及建议
  一、新时代彝族地区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地区的一系列都发生了变化。最为直观的变化是彝族地区的衣食住行,还有新事物的介入。
  1.彝族地区着装的变化
  彝族地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等一些列的变化,被人们渐渐遗忘了许久的民族服装又一次开始热门了起来。基本上现在的很多场合人们开始着自己色彩更加艳丽形式更加多样的衣服了。
  曾经有段时间,由于其他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击撞出文化的火花。于是自己民族服装就被搁置。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农村建设时文化场合的建设,使人们有意识的开始重新重视自己的民族服装。
  2.住的变化
  新农村的建设,使很多彝族的住房结构发生了变化。最为常见的是彝族火塘文化的渐渐丧失,很多新建的住房早已经没有了火塘,几乎也是钢筋水泥的构建了,少了以前的那种茅草屋或者是石墙瓦房。
  3.行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变化,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一定的物质条件变化,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变迁。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渐渐的多了起来,但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面临了巨大的问题。
  4.食的变化
  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带动了事物的多样性。再也不是单调的故事里的那几样菜品了,菜品逐渐趋于多样化。
  二、彝族民间故事继承中遇见的问题
  薛文礼在《继承、发展、超越—关于传统民间故事和现代民间故事的思考》一文中写到“在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俩种不同的发展轨迹。”笔者认为民间故事的传承一定得处理好俩者之间的问题是关键。
  1.继承群体的减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地区不再像传统意义上的闭塞了,很多彝区都已经和外地有了密切的联系。渐渐的很多彝族地区的中年人开始外出务工,年轻的一代也在城市里上学,村中逐渐缺少了继承和发展的人群。
  2.继承场合的缺失
  很多文化场合的缺失,比如火塘。以前都是几代人一起围在火塘边,大人们一代一代通过口耳相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如今却因为火塘的缺失。以及很多家人之间也是年轻的玩儿电脑,老的看电视,代际之间的代沟越发的明显。民间故事的传承也岌岌可危。
  3.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随着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大家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渐渐变弱。反而更倾向于追逐一些潮流的文化。
  三、彝族民间故事传承的建议
  1.重新构建新型的文化场所
  旧的文化场所的确是缺失了,但是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去构建一些现代的文化场所。像建设新农村的时候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有意识的组织一定的活动,让人们有意识的去传承民间故事。
  2.增加人们的传承意识
  通过号召进行宣传,让民众自己有民间故事传承的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加入到传承中去。
  四、现代转型的问题及方法
  李蔼芬在《传统民间故事在现代影视剧中的再创作》中指出,“伴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影视的合流风潮,影视媒介以其独一无二的优势,成为了传播媒介的冲击之下,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向影视媒介靠拢的趋势。在这大潮中,一些民间文学的传播也脱离了面对面的口头交流,进入到影视传媒的影像系统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的民间故事和传媒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共同架构起新世纪故事的传播体系。”笔者认为,新媒介和民间故事的相互结构也是相当重要的。
  罗未纬在《民间文学与影视开发》一文中指出,“大量的影视作品取得良好收益的同时,我们能在它们不同剧情背后寻觅到相同的模式,这就是修饰过的民间文学的类型特征。”笔者认为,恰到好处的处理民间故事再加以创造,将其巧妙的变成媒介为载体的文学作品,让其价值倍增。
  正如李建秋在《影视媒介构建学形象的叙事转型》中提到的,“影视和文学是俩门不同的艺术,如何在视像变为银屏上直观的视听形象,这样的形象转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笔者认为,彝族的民间故事转型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抛开技术本身不说,由于我们长期居住在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无法承受将民间故事用媒体呈现出来的这笔经费。这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陈胜岚在《民间故事在动画中得到的运用》中指出,“民间故事在动画中得到了运用,但目前民间故事改编提供了有利于民间故事传承和动画创作的理论意义和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民间文化促进动画创作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将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并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一般一部动画片的热播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像动画中的人物形象玩具,以及一些和动画中有关的读物将会渐渐面世。
  1.对于民间故事的现代转型中,我们缺少相应的资金
  我们民族的经济相对于其他沿海地区而言,落后很多。我们的很多同胞如今只到了温饱的程度,并没有经济实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并没有民间故事传承的意识和消费民间故事产品的能力。
  2.技术匮乏,人才缺失
  我们有相对很强的接受教育意识是近几年的事情,还未来得及培养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对应的一系列工作。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所以从事这一系列的人员会相对较少。技术和人才成为了我们发展转型的一大问题。这在未来二十年内还是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
  3.借用新媒介的传播
  利用新媒介的力量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民间故事,将这些口头文化收集、整理成文本的方式,利用电子媒介,如微博、微信以及网络等力量不断的传播。让其他民族也更加的了解我们的民间故事,资源共享。
  4.借用媒介为载体
  改变民间故事的呈现方式,将其改编成动画片或者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继承的同时,结合当代的科技让人们更好的接受。
  5.以民间故事为基础形成良性循环
  将民间故事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视剧和动画片等后一系列的文化圈就形成了,文化产业链也就形成了,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五、总结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彝族民间故事的继承和发展转型遇见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以此为己任,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民族的状况尽自己所能贡献一点力量。将自己的个人发展和民族的发展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个人梦想和民族的文化传承紧密相连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文礼.《继承、发展、超越—关于传统民间故事和现代故事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年02期
  [2]陈胜岚.《民间故事在动画剧作中的运用》.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年02期
  [3]李蔼芬.《传统民间故事和现代影视剧中的在创作》[J].云南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罗未纬.《民间文学与影视开发》[J].电影评介,2006年
  [5]李建秋.《影视媒介构建学形象的叙事转型》[J].新闻界.2010年0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流派是指从1919年五四文学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间在文学领域中,以共同的文学理论和对应的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有巨大影响力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本文将以现代文学中思潮、流派的产生、发展和形态为研究对象,阐释其在现代对文坛产生的文学价值,以及对当时社会和后来文学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文学;思潮;流派  文学思潮极其流派的定义在学界有两种认识,整体来说这是中国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把握着教育的方向和原则,肩负着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简述了当前大学生的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需要写出真情实感,小学生在习作中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需要教师做大量又比较实质性的工作。一线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已开始进行草根化且具有实践性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 个人感受 素材积累 策略思考  对于小学生的习作,大都要求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事、人、景,但学生偏偏不能写出比较像样的东西。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显得比较苦闷,因为他们根本不能做到行云流水。如此局面总
法官和律师,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的职业,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定位,二者是否能和谐共处对司法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国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成之时,这两种职业既有社
2008年以来,随着国内复合肥市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巨幅波动和国家化肥出口政策的调整,复合肥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农民惜购和经销商不愿淡储的现象广泛存在,这对国内复合肥
期刊
高中地理的新课程改革为地理教学注入了全新理念,这些理念对地理教学各个环节有着不同的影响。地理活动作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它实施的好坏对课程改革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
摘 要: 小学生的作文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写作过程。学生产生不良心态的原因在于:一是学生语文基础差,缺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二是缺乏观察、感受和阅读积累,无内容可写;三是作文屡屡失败,没有了写作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从基础知识的教学、激发兴趣、能力培养几方面制定相应对策,以逐步改变学生习作时的不良心理状态。  关键词: 兴趣 观察 积累 思考 评价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运
期刊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有着自身的行业特点。具体业务运营多采取项目制。诸多项目并行共同形成了企业核心业务。项目的平稳顺畅执行,将直接使企业实现预期利益、树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