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阅读,新的课标明确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当今的信息时代,许多同学更易被网络、电视困住,拿到一本书,常常是走马观花。到了第三学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每学期至少25万字。所以单靠学生自觉是不够的。见我校少先队的争章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受此启发,我在班上开展了“争阅读章、激阅读情”活动,收获颇丰,现将活动过程简述如下:
一、争章动员,制定目标
我先利用课件、图书等向同学们做图书介绍,主要是想利用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阅读激情。如《西游记》图书介绍:(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片段)教师引导:孙悟空有哪些特点?
同学们所说的都差不多,你们的感悟都来自于演员的精彩演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拿起小说《西游记》,边浏览,你的脑海中将有一个自己的孙悟空,不信,你们可以试一试!
动员中,还可以让读过整本书的同学谈阅读感受,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身边的榜样更有说服力。
1 激发阅读激情后,讨论制定一学期“阅读章”争章目标。经讨论,具体目标如下:
2 读书笔记在报刊发表,市级加5张笑脸,省级、国家级加10张笑脸。
二、推荐书目,资源互享
“多读书”自然而然就“好读书”,而“读好书”就要教师多多引导。“读整本的书”非名著莫属,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分别列出古典名著、现当代名著、外国文学名著书目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100条》等与课文内容相关书目。如学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结合“资料袋”,了解《城南旧事》,及时介绍给同学,这样的推荐更易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有了书目,书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将全班六十多人分成六个阅读小组,以自由组合为主,每位同学至少3本书,可以是借的,也可以是买的。先组内交换读,然后小组交换读,保障每位同学有书可读。
三、制订计划,持之以恒
读一本书不难,读一个月书也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地读书。为了让所有同学养成有目标的阅读习惯,在读每本书之前,每位同学先制定一张阅读计划卡。
四、读书笔记,认真批阅
因为许多同学阅读时间不同,而许多同学阅读也需要督促,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批阅读书笔记检查学生阅读数量及质量。检查读书笔记可以分定时检查和随机抽查两种形式。
定时检查可以提前告知学生星期几要交读书笔记(每月至少3次),随机抽查可抽取一小组或有针对性地抽几名同学(每位同学每学期至少抽1次)。不管是检查还是抽查,教师一定要像批阅习作一样有点评,根据质量评笑脸张数,将优秀笔记展览,鼓励学生及时投稿。这项工作至关重要,不但让学生自己心中有数,还使学困生学有所依。
五、交流卡片,畅谈收获
读书笔记只是学生读书过程中的部分感受,读完一部书,大家都要做一张“阅读记录卡”。
每月月尾进行一次交流阅读记录卡、畅谈阅读收获活动,交流前可拟订一个主题,如“阅读中的突发奇想”“阅读新法”“阅读时间谈”等等,这样大家谈的目标更明确,倾听的同学学到的方法、知识更系统。
六、营造气氛,颁发奖章
每个同学的阅读字数,得笑脸张数阅读组长都有统计,所以根据争章目标每人能得什么章,也就易操作,如果有同学在期中就达到目标,教师应及时鼓励已得铜章同学争银章,已得银章同学争金章,达到金章目标的同学可提前颁章,以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同学。颁章仪式应尽量隆重些,如布置教室、邀请家长和学校领导参加等,尽量让学生有成就感。
“争阅读章·激阅读情”活动,把难以把握的课外阅读通过目标激励法得以宏观调控。一学期实践,让我明白:办法总是多于困难,只要我们不懈追求,目标一定能达到。
一、争章动员,制定目标
我先利用课件、图书等向同学们做图书介绍,主要是想利用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阅读激情。如《西游记》图书介绍:(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片段)教师引导:孙悟空有哪些特点?
同学们所说的都差不多,你们的感悟都来自于演员的精彩演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拿起小说《西游记》,边浏览,你的脑海中将有一个自己的孙悟空,不信,你们可以试一试!
动员中,还可以让读过整本书的同学谈阅读感受,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身边的榜样更有说服力。
1 激发阅读激情后,讨论制定一学期“阅读章”争章目标。经讨论,具体目标如下:
2 读书笔记在报刊发表,市级加5张笑脸,省级、国家级加10张笑脸。
二、推荐书目,资源互享
“多读书”自然而然就“好读书”,而“读好书”就要教师多多引导。“读整本的书”非名著莫属,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分别列出古典名著、现当代名著、外国文学名著书目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100条》等与课文内容相关书目。如学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结合“资料袋”,了解《城南旧事》,及时介绍给同学,这样的推荐更易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有了书目,书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将全班六十多人分成六个阅读小组,以自由组合为主,每位同学至少3本书,可以是借的,也可以是买的。先组内交换读,然后小组交换读,保障每位同学有书可读。
三、制订计划,持之以恒
读一本书不难,读一个月书也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地读书。为了让所有同学养成有目标的阅读习惯,在读每本书之前,每位同学先制定一张阅读计划卡。
四、读书笔记,认真批阅
因为许多同学阅读时间不同,而许多同学阅读也需要督促,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批阅读书笔记检查学生阅读数量及质量。检查读书笔记可以分定时检查和随机抽查两种形式。
定时检查可以提前告知学生星期几要交读书笔记(每月至少3次),随机抽查可抽取一小组或有针对性地抽几名同学(每位同学每学期至少抽1次)。不管是检查还是抽查,教师一定要像批阅习作一样有点评,根据质量评笑脸张数,将优秀笔记展览,鼓励学生及时投稿。这项工作至关重要,不但让学生自己心中有数,还使学困生学有所依。
五、交流卡片,畅谈收获
读书笔记只是学生读书过程中的部分感受,读完一部书,大家都要做一张“阅读记录卡”。
每月月尾进行一次交流阅读记录卡、畅谈阅读收获活动,交流前可拟订一个主题,如“阅读中的突发奇想”“阅读新法”“阅读时间谈”等等,这样大家谈的目标更明确,倾听的同学学到的方法、知识更系统。
六、营造气氛,颁发奖章
每个同学的阅读字数,得笑脸张数阅读组长都有统计,所以根据争章目标每人能得什么章,也就易操作,如果有同学在期中就达到目标,教师应及时鼓励已得铜章同学争银章,已得银章同学争金章,达到金章目标的同学可提前颁章,以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同学。颁章仪式应尽量隆重些,如布置教室、邀请家长和学校领导参加等,尽量让学生有成就感。
“争阅读章·激阅读情”活动,把难以把握的课外阅读通过目标激励法得以宏观调控。一学期实践,让我明白:办法总是多于困难,只要我们不懈追求,目标一定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