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万寿菊栽培管理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e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万寿菊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产业,为进一步加大万寿菊产业的培植力度,我们必须采取一套可行的栽培技術,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从而加快我镇生物产业发展进程。
  [关键词] 万寿菊 栽培管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57-02
  万寿菊,又名大芙蓉、臭菊花、蜂窝菊,为菊科,属一年草本生植物。株高60—120㎝,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头状花序,单生,花瓣多而密,叶对生或互生,叶缘有齿和油腺点,有异味,花色有金黄、黄、橙、橘红等。
  1 万寿菊价值
  1.1 经济意义
  万寿菊叶绿花艳,人们喜欢用它绿化、美化环境。不仅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同时还极具生产价值。它是提取纯天然黄色素的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饮料、医药等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领域。它的生产价值表现于,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叶黄素能够延缓老年人因黄斑退化而引起的视力退化和失眼症,以及因机体衰老引发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和肿瘤疾病。
  1.2 生态习性
  万寿菊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稍耐寒,略耐荫,也耐早霜,短时间2—3℃低温仍能生长,较耐干旱,生育强健。种子发芽适温20—25℃,植株生长适温15—30℃,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移植,花多色艳。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
  2 栽培技术
  2.1 育苗技术
  培育壮苗是丰产的基础。万寿菊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狀节间密,叶厚色深,须根多而粗壮,这样的苗子,各部分含有的养分多,茎叶表面的保护组织发达,抗病抗寒力较强,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
  2.2 育苗时间:适宜的播种时间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条件,播种过迟,由于育苗期短,定植后,会推迟开花时间;播种过早,育苗期长,延长苗期管理时间,还易长成徒长苗或老苗,适宜的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苗龄控制在30—45天。
  2.3 育苗方式:以小拱棚育苗为主。苗床一般宽1—1.2米,长6—7米,拱棚高度以60厘米左右为宜。
  2.4 苗床整理: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以东西走向为佳。苗床地要进行深挖、翻晒,育苗床土要肥沃、疏松、湿润、无病菌。施肥以腐熟农家肥、土杂肥为主,万寿菊专用肥为辅;土杂肥翻入地下,化肥均匀撒在墒面后用锄头翻译入地下,然后耙细、整平。
  2.5 播种:播种前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福尔马林等任何一种药剂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以防病害。然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水,将处理好的种子扮细潮土,分2—3遍均匀撒于苗床,播种后覆上过筛土0.5—1公分,以不露出种子为宜。再在苗床面覆盖一层稻草或松毛,防止浇水后土壤板结或种子裸露,待出苗后逐步揭覆盖物练苗。播种量:以每亩大田面积需种15—20克左右,即苗床面积5—6平方米计算。
  2.6 苗期管理:一般播种后6—7天出齐苗,苗齐后应注意苗床内的温度不可超过30℃,以免造成烧苗和烂根,待菊苗长至3—4公分高,第一对真叶展开后,就应根据天气注意通风,晚上盖严,遇大风降温天气,停止通风,当气温稳定时,白天应揭膜炼苗,同时除去苗床中的杂草。苗床内浇水不宜过勤,以保持苗床土间干湿为宜。茎杆的高达到15㎝即可移栽。
  3 大田移栽
  土壤肥沃的万寿菊种植应稀植,土质较差的低产田,应适当密植,移栽密度以1600—2000株为宜。双行条栽的1.4—1.6米下线理墒起垄,沟宽50公分,净墒面宽90—110公分,垄高30公分,行距为35—40公分,株距45—50公分;单行的80—100公分下线理墒起垄,沟宽40公分,净墒面宽50—70公分,垄高30公分,株距为40—45公分。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万寿菊专用肥40公斤(可在万寿菊移栽成活后再进行环状施肥,但不能让肥料直接接触到茎杆或根系,以免损害万寿菊苗),硼肥2公斤做底肥。
  4 移栽后田间管理
  4.1 移栽后要进行田间检查,及时补苗,确保全苗。移栽缓苗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防止板结,在株高20—25厘米,及时摘心,并进行起垄培土,高度以不埋第一对分枝顶心为宜;同时,根据万寿菊的生长特征,在分枝期和现蕾期,结合培土可以环状施肥,亩施复合肥25千克,离植株10公分左右,采完第一次花再进行一次培土及追肥。
  4.2 进行掐尖平顶,打掉主蕾在内较大的1-3人花蕾,以缓解植株长势,使冠盘更加强大、开花大且较集中。土质较贫瘠的地块结合培土施复合肥20kg,尿素15kg。
  5 病虫害防治
  万寿菊花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褐斑病、叶斑病、病毒病等,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适时防治各种病害,特别是在花蕾前期(开花前)必须打一次杀菌剂。地下虫害主要是蝼蛄、蛴螬,每亩用3%的呋喃丹或50%的甲拌磷颗粒剂0.75—1公斤,结合移栽施入穴中,红蜘蛛可用1.8%的虫螨克防治。食心虫、黄蚂蚁以及其他虫害可用快治进行喷雾或根灌防治。黄蚂蚁用辛硫磷按明明书喷施根部效果最佳。
  6 采花和后期管理
  万寿菊待花瓣开到85%以上,颜色鲜艳时开始采摘,采收一般从7月份开始,每隔5—7天采摘一次,采摘时尽量不要采摘露水花、雨水花。若采摘了会造成植株大面积感染真菌病害导致低产。
  6.1 要及时采摘,以花瓣完全展开,花蕊未完全开放、变为橙黄色、达八九分成熟时采摘为宜,这时产量最高,采摘后及时送收购点销售。及时采摘前期花朵,有利于后期花朵有足够的营养吸收,提高产量。
  6.2 注意雨天不能采摘,因为万寿菊植株属无限根系,雨天采摘容易造成对植株损伤,病菌容易从根系及采摘口浸入植株,导致死亡、低产。采摘花期有两个半月时间,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如有缺肥现象,应结合浇水和雨天及时追肥,以防植株早衰,影响产量。
  6.3 在整个生长期都可进行叶面追肥,特别是在每次采摘花后,喷洒一次磷酸二氢钾,因万寿菊植株进入采摘期根部部分已进入木质化,对土壤提供养份吸收不足,需从叶面补充足够养份,确保花期正常吸收,同时喷洒一次波尔多液,防止病害浸入危害植株,确保丰产。
  7 整形修剪
  苗期摘侧芽利于顶芽生长,花梗伸长,可布置花坛。进入夏季植株易出现徒长,要及时修剪,控制高度,摘顶芽后植株矮,开花早,花期容易控制。因花期长,生长后期易倒伏,枝叶易枯老,应及时疏去过密的茎叶和残花。
  参考文献
  [1]泸西县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董涛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3]杨永臣万寿菊的栽培及管理技术
其他文献
1问题的提出对于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的比较,苏教版的2个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均设计了相关实验,如表1所示。
2008年4月1日,200多名火炬手,5000名护跑手拉开了奥运圣火全球传递之旅的序幕。跨越五大洲、历时130天,这是辉煌的奥运史上传递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圣火傳递。这是光明之旅、团结之旅、友谊之旅、和平之旅、正义之旅!  然而,就像灿烂的阳光下难免有黑暗的阴影,人类正义的天空下也会有邪恶涌现,奥运圣火在传递过程中却屡次遭到少数“藏独”分子的捣乱、破坏、阻挠和亵渎。这是所有热爱奥林匹克运动,所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水稻是河池市南丹县主要粮食作物,最近几年,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水稻产量和品
种子既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又是农业生产最特殊的生产资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因此,种子的选用与贮藏对人类生存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一、玉米种子贮藏技术1.粒藏法。粒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施已近3年,各实验区结合不同模块的特点,在学生学业评价上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在模块测试命题方式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以笔者为首的学生学业评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一场里氏8.0级的强烈大地震突然袭来,瞬间夺去了众多鲜活的生命。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激发了13亿炎黄子孙的同胞之情,也牵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博爱之心。  危难时刻,中国党和政府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迅速做出反应。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受灾群众:温家宝总理立即率领有关部门领导赶赴灾区第一线,指挥抢险抗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迅速召开会
高中化学新课程苏教版选修教材《实验化学》专题2“物质的性质探究”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中有一个实验“铝配合物的生成”,其中“Al^3+与F^-形成配离子的实验”,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