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时常有亲友问:“你们怎么会想到去捐献遗体?为什么要捐献遗体?”
  2018年3月5日,我同大儿子施军一起,乘浦东红十字会专车到青浦福寿园,去参加市红十字会举办的上海市遗体捐献宣传纪念活动,主题是“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仪式开始,首先由一位也是捐献志愿者的老师宣读祭文《捐献者赞》,深沉而又明亮的嗓音和抑扬顿挫的朗诵,给人们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接着由同济大学一队医学士宣誓。最后几十位身着黑色西服和洁白长裙的演唱者靓丽登场,他们也都是遗体捐献志愿者,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个神采奕奕,满怀深情,用专业的水平演唱一曲《捐献者之歌》,生动阐发出对生的悦然和对死的豁达。

  简洁朴实的集体仪式结束后,各位家属分头自行祭奠。首先得找到捐献者纪念碑林中自己亲人的名字。几经寻觅,终于在“2017年”纪念石碑中间找到了无比熟悉的“汪美芬”3个字。
  这哪里是普普通通的3个汉字?分明是与我一起跳动了55年之久的一颗大爱之心啊!久久凝视,心潮难平,泪水终于抑制不住,夺眶而出。但我心中更多的却是欣慰和自豪,因为我最爱的亲人的生命已在奉献中得到了延续,而她的精神也因奉献而升华。
  几年来,时常有亲友问:“你们怎么会想到去捐献遗体?为什么要捐献遗体?”这得从我们一直视为榜样的老班长说起。

缘起一对榜样


  思绪一下子回到了68年前的军旅生涯。当时抗美援朝的军人队伍中急需增加技术兵种,周恩来总理号召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军事干部学校。那时15岁的我,正在上海比乐中学读高中二年级,立刻报了名。1951年1月21日,二十几辆大卡车,从市中心一路浩浩荡荡,一直开到江湾东营房,会合武汉来的一批学生,共1000多名新兵,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防空学校”,由军事专家郭化若将军出任校长。因前方战事吃紧,我们在学习了8个月政治思想以后,迅即分配到战斗部队,我来到高射炮兵第525团指挥连,在这里结识了老班长杨万象同志。
  十五六岁的小青年,深夜第一次扛着大枪站岗,不免有点害怕,老同志就陪我再站一班岗;发棉被,只发棉花卷,得自己去絮去缝,老同志就手把手教穿针引线,边教边缝……三年以后,他当副连长,我当排长,他还培养介绍我入了党,之后我们又先后调到空四军司令部。十多年后,我转业结婚,他来祝贺;我们搬家,他派来大卡车,送来液化煤气灶。我和老班长几十年战友情谊,情同手足。
  每年春节,我们夫妻都会去老班长家拜年。不知不觉,我们都渐渐老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拜访中,老班长突然拿出两张大红的“上海市遗体捐献证书”,让我们为之一震。更出乎意料的是,老杨的爱人李大姐,是来自农村的一位随军家属,她为什么也有这样的觉悟?他们育有一子二女,完全有条件在上海或山东老家建一个像样的坟墓,可他俩却双双选择了遗体捐献(近日得知,他儿子杨卫国夫妇俩也已办好了遗体捐献,不仅是一对榜样,而且还是两代榜樣,实在令人敬佩)。我俩回家以后,想得很多。面对我们一辈子信赖、钦佩和敬重的活生生的榜样,我们应当“见贤思齐,付诸行动”,从此下定了捐献遗体的决心,做出我们最后的奉献。

源于一个基点


  这里侧重讲我老伴——我目前还只是一个捐献志愿者,犹待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老伴出身寒门,从一个小学和初中只是读夜校的学生,成长为一个重点中学的教师,对党和国家一直心存感激,参加工作以后,一心只想好好报效社会。她曾4次主动参加无偿献血,而这对承受着双多重压力的她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她在33年的教学生涯中担任班主任达22年;在娘家是长女,下有4个弟弟妹妹,都比较小,父亲早亡,母亲病瘫,需要她分心照顾;在自己家,我因从小在部队养成了“任务重于生命”的习惯,工作一直很忙,有时还要出差,繁重的家务主要靠她承担。可她为了响应“救死护伤”的号召,不顾自己血色素偏低的体质,一次又一次地主动献血,直到1984年因患“乙型脑炎”昏迷了6天6夜,才终止了献血。
  1976届学农,一去半年。本来她有理由可以不去,因为我正在参加一项研制“运十”大客机的“708”工程,正准备带队去成都航空工厂实习,单位要派人去学校联系,让她留下来照顾两个幼儿。但她认为,一个班主任,关键时刻要同学生在一起,带头下乡,责无旁贷,于是说服了我作出让步。
  那次下乡正值连日下雨,到达浦东新场时,大家浑身湿透,学生们一个劲儿叫苦埋怨,“房子漏了”“被子湿了”“稻草没了”。她冒着瓢泼大雨,迎着冷风,踏着泥泞小路,一个点一个点地去查看,千方百计只为解决问题,稳定学生的情绪。第一天,没有蚊帐,大家一晚上被蚊子咬得苦不堪言。第二天,连部开会,直到傍晚,才发蚊帐,此时已是黄昏,要背着18顶帐子回去,在雨天小路上走四五里路,实非力所能及,连部领导也劝她:“今天不要带了吧。”但她咬咬牙,硬着头皮上了路,踏着泥泞小路一步一滑往回走。
  她生肖属牛,纵观一生,亦如耕牛负重,沉默寡言,只知耕耘,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这就是她能毅然决然捐献遗体的思想基点。

树立一根支柱


  其实,遗体捐献也不仅仅只是付出,尤其对我们两个癌症患者而言,更是带来了许多意料之外的良性回馈。最根本的一点是,为我们牢固树立了一根精神支柱。
  2010年我们的大儿媳因胃癌和肠癌并发,不到一年,溘然长逝,中年夭折。想不到3年以后,又一次厄运降临,2013年10月初,老伴因肠胃不适,去上海市第七医院求诊,经B超和核医学(ECT)检查,发现腹腔内有一处15厘米×14厘米×13厘米的巨大肿块,医生明确告知:卵巢癌晚期,全身淋巴转移,要我们去肿瘤医院开刀。晴天霹雳!几乎把我们打晕了。回家的路上,她对我说:“都76岁了,遗体也打算捐献了,横竖都是死,也没什么可怕的了。”她这是在告诉我,不要为她太过伤感和担心。于是我们在返家途中,去了居委会,要了两份遗体捐献登记表。后来重点转入住院,开刀,化疗,又是她几次提醒我,抓紧填表,又几次说服儿子,终于完成了全部手续。

  “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这样的精神支柱,帮助我们战胜了种种病痛和心理困惑。卵巢癌开刀以后,因是晚期,预期存活期3~6个月,2015年3月,又原发乳腺癌,也是晚期,全身骨转移,又是一个3~6月,2016年7月肝转移,一般主要脏器转移以后,很少有超过6个月的。但最后,从发现卵巢癌算起,老伴一直活了近4年(47个月)。相比同期,我们至亲中因癌症痛失两位妹夫和两个侄女,更早一点,大儿媳从发现到辞世也不到一年,不能不说,这和各人心态的差异有明显关系。现代有许多研究表明,意念对健康的影响大到不可思议。

激起一波涟漪


  遗体捐献的抉择和实践,还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后续效应。
  正当我还处于失偶的伤痛之中时,癌症这个恶魔竟然又一次光临我家:我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双重打击,我夜不能寐。知道这样的心情对自己、对家庭都非常不利,但又无法自制,难道是自己太脆弱了嗎?直到读报见到复旦老校长苏步青也曾老年丧妻,后来他用“转移法”——办中学教师数学培训班,帮助自己振作了起来我何不再加个“转化法”,学学老伴的沉稳、坚定,用到自己身上来,这不意味着她还活着吗?最终我慢慢好转了过来。
  母慈子孝,两个儿子虽然没有女孩的细心,但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以致都被校友称为“复旦孝子”。最令我欣慰的是,还在办丧事过程中,小儿夫妻已在安排一件继承和发扬妈妈奉献精神的大事,他们打算在母亲故乡——浙江慈溪龙场镇,妈妈开蒙的龙场小学,捐建一个以妈妈名字命名的“梦想中心”。几经联系,反复协商,终于落实。2018年春节我们专门去见面、参观、座谈,一批平板电脑、新的图书桌椅也已到位。
  我很庆幸,我同老伴对遗体捐献的态度完全一致,子媳也都能深明大义。老伴辞世以后,我每七天写一篇千字祭文,算是新型的“做七”,就以“断七祭文”中的一首告结此文吧:
  “七七”祭断情难断,
  思念绵绵无绝期。
  在世曾为连理枝,
  归天惟愿再比翼。
  愿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捐献遗体这个崇高的事业中来!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4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50周年。  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经典呐喊。  半个世纪过去,世人记住的,不只是他的一系列著名演讲,也不只是他义无反顾、死不旋踵的抗争,还有他作为枪支暴力受害者的身份。  在今日之美国,马丁·路德·金曾与之抗争的种族歧视并未完全消除,他深受其害的枪
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分清什么是自己能够支配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支配的。对于自己不能支配的,你只能顺其自然。对于自己能够支配的,你要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不妨顺其自然。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学会和自己的外部遭遇拉开距离。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面对你的外部遭遇,你要保持内心的自主。人往往容易受既有的遭遇支配,被已经发生的情况拖着走,走向自己并不想去的地方。其实,既有的遭遇未必就决定了
在日本东京,有一家叫Tetora的酒店,头上秃顶的客人,住店可以享受到折扣。凭着这个独特的创意,平日里门可罗雀的酒店渐渐变得顾客盈门。三浦孝寺是该酒店的创始人,他是怎样创造出这个奇迹呢?  Tetora酒店经过三浦孝寺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酒店业为主的集团。近几年来,附近有新的酒店不断开业,Tetora酒店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相互压价,导致酒店的利潤微薄,三浦孝寺想了很多办法解决该问
2017年4月24日,黄磊一觉醒来,就发现他的“黄小厨”摊上了事。大概这个有名的“神算子”也没想到,自己会在投资创业的路上摔一跤。2017年4月23日,一个网友发布一篇文章,称黄磊注册的公司“黄小厨”疑似剽窃公关公司创意。一时间,“黄小厨”的创办人黄磊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对此,2017年4月24日上午9时左右,黄磊在微博发文回应了此事,称自己只参与了一些大方向的决策,没有参与到项目的细节中,如
无论是铿锵有力,还是婉转空灵,好的嗓音总是更能打动人。随着人际交流增多,人们对嗓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人甚至把嗓音比作人们交往当中的“第二张名片”。要让你的嗓音更动听,先得让它更健康。近年来,去医院看病的人群中,所患的嗓音疾病越来越多,如急性和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白斑等,还有可能癌变,发展成喉癌。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途径,信息的传递、情感的表达、观点的阐明大多需要通过对话。嗓音
讲述人:佳松  那酒窝像极了我的初恋  3个月前,我和小米隆重地举行了婚礼,那浪漫幸福的场面犹在眼前,可我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离婚。亲戚朋友都劝我,能过就凑合过,成家不容易。好不容易找个媳妇,怎么能轻易离婚。  我知道大家的言外之意,认识小米时,我已经是众人眼里的“剩男”,38岁的大龄男青年,奔四的年纪,典型的“剩斗士”,能娶到貌美如花且小自己12岁的小米,那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没错,在外人眼里的
我和老公经常吵架,但吵着吵着,两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而且吵过之后,感情越来越好,朋友们常常问我们这样越吵越亲密的绝招。每每这时,我就会故作神秘低语一番,朋友们便恍然大悟,回去后,屡试不爽。  结婚伊始,我和老公因为地域以及生活习性的差异,经常发生矛盾,彼此都不肯让步,动不动就吵架。因为个性都极其要强,谁也不肯低头,每次一吵,都要僵持好长一阵子,一段时间之后,我们都感觉疲惫不堪。  那天,侄女
智能手机常常被认为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但是,智能手机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与更少的睡眠有关,而非智能手机本身。  最近有些报道称,智能手机的使用正在让青少年变得更加抑郁、焦虑和反社会。但是,这些发现只是证明了智能手机和少年的负面情绪间的相关性。对于电子设备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和行为,科学家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充满已知和未知的研究  目前在美国天普大学读博士后的劳伦·谢尔曼,目睹
她总觉得男人不够爱她,虽然他只是偶尔出差,不出差的日子里天天都会回家,也没有什么频繁的电话和短信,但她就是認为,他不够爱她。  那天,她听他的一个同学闲聊时说,读大学的时候,他曾经请暗恋的女生去某餐厅吃饭。她脸上笑着,心里却被深深刺痛,那家餐厅她知道,在河边,档次颇高,结婚快10年了,他从来没有请她去过一次。这不是不爱是什么?  结婚纪念日,该有鲜花和美食吧,至少,他应该抱着她说一声“我爱你”,或
“怎么天天‘喂兔子’呀?吃得嘴巴都绿了。”家里的大小男子汉都在抗议。娘家和婆家都在乡下,每次回去,总会带回许多萝卜青菜之类的时令蔬菜,接下来的几天,总是吃那些相同的蔬菜。若是从超市买的,就会毫不留情地扔掉,用爱人的话来说,是会产生亚硝酸盐的。可是,从家里带回来的菜总是舍不得扔,觉得那里面有婆婆或妈妈的爱。  因为时间久远,盥洗室的洗脸槽坏了,于是新买了一个。工人来装的前一晚,我在洗漱时凝视着洗脸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