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早恋”的问题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据调查,一般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早恋现象,有的班级存在早恋倾向的同学多达十几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怎样对待中学生“早恋”现象?怎样帮助中学生平稳度过情感的“危险区”?笔者认为,班主任应因势利导,以疏导的方式来帮助中学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
一、关注中学生的“青春现象”,尊重他们的情感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花样年华,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富有诗意的年龄段。十多岁的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成人感的加强和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产生兴趣和爱慕,向往异性是正常生理反应和性心理现象。青春期萌发的对异性的情感是非常美好纯洁的,是人的情感中最美好而珍贵的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应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隐私。要尊重学生,就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时时刻刻尊重学生,以保全其独立的人格,完整的自尊和丰富的情感。而不应该用极端的态度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并视之为洪水猛兽。
二、打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甚至密友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非常注重对学生周记的批阅。鼓励同学们在周记里写自己的真心话(包括情感上、学习上、家庭中和师生间遇到的困惑)。前提就是替他们保密。这样在初中三年,大部分同学都愿意在周记里随意向班主任倾诉。在刚送走的这一届毕业班中,原来班上的班长,是一名女生。她成绩不是很好,但在班务工作上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她在周记里写道:班上一名男生约她周末一起玩。她不答应吧,怕得罪这位男生,况且自己也有点喜欢他,答应了又怕老师和家长责怪她。她说很犹豫。我看完以后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这样写了一句话:“当你要扬帆时,如果还没有航向和目的地,最好是停泊在港湾,静静地等待起航的时机。”这名女生在下次的周记中这样回了我:“我是试着向您谈起我欲张开的心帆,而问到我的航向和目的地,我顿感盲然。我会安静地停泊下来,学会不再盲动。”后来,直到毕业,据我所知她确实没和这名男生有过于密切的交往。
教育家布贝尔说:“当教育者赢得学生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制而让位于一种奇特的情况: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关键是端正教育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只有这样,既让学生把老师当“自己人”看待又让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交友观
1.巧妙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情感教育。笔者在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时,当我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在屏幕上打出:“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同学们齐声朗读,从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背景音乐《最浪漫的事》结束课堂教学时,全体同学跟着动情地唱完了这首歌。可以说给同学们的心灵一次情感的洗礼。学完课文后,我让同学们就这一篇文章写读后感。有同学这样写道:“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关于‘爱情’的含义。在这堂课中,我才明白‘爱情’并不是影视、录像中渲染的男女卿卿我我,也不只是文学作品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2.开好主题班会。在初二的下学期,笔者利用“青春飞扬”这一主题,让学生讨论“自己心中喜欢的男生、女生是一个什么形象”。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女生认为,男生应该爱整洁、有礼貌、不斤斤计较、敢作敢为、有责任心、热心助人等;而有的男生认为,女生不应该太娇气、拈轻怕重,要文雅、大方、自尊自爱等。我又顺势让他们继续讨论“女生如何做才算自尊自爱”。这样让同学们的思想行为在头脑中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作为班主任也借此机会告诉同学们,第二性征出现以后带来的各种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不必惊慌。及时地给予科学的说明和卫生的指导,帮助他们迅速地适应剧烈的心理变化,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在生活中避免不健康因素的腐蚀,例如,不与庸俗的人接触;不接触那些富有挑逗性的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特别要注意防止网上黄色垃圾的污染。
这样既消除了同学们紧张压抑的心理,让他们以一颗平常心迎接“青春信息”,又因势利导的给予他们正面的爱情观、人生观、交友观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就应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以恰当的方式疏导学生,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早恋”问题。少一分责难与苛刻,多一分理解和宽容。让少男少女的青春花蕾在花季里静悄悄地开,让他们的人生中有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笑靥如花的青春时光。
(作者单位:四川仁寿县满井镇初级中学)
一、关注中学生的“青春现象”,尊重他们的情感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花样年华,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富有诗意的年龄段。十多岁的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成人感的加强和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产生兴趣和爱慕,向往异性是正常生理反应和性心理现象。青春期萌发的对异性的情感是非常美好纯洁的,是人的情感中最美好而珍贵的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应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隐私。要尊重学生,就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时时刻刻尊重学生,以保全其独立的人格,完整的自尊和丰富的情感。而不应该用极端的态度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并视之为洪水猛兽。
二、打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甚至密友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非常注重对学生周记的批阅。鼓励同学们在周记里写自己的真心话(包括情感上、学习上、家庭中和师生间遇到的困惑)。前提就是替他们保密。这样在初中三年,大部分同学都愿意在周记里随意向班主任倾诉。在刚送走的这一届毕业班中,原来班上的班长,是一名女生。她成绩不是很好,但在班务工作上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她在周记里写道:班上一名男生约她周末一起玩。她不答应吧,怕得罪这位男生,况且自己也有点喜欢他,答应了又怕老师和家长责怪她。她说很犹豫。我看完以后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这样写了一句话:“当你要扬帆时,如果还没有航向和目的地,最好是停泊在港湾,静静地等待起航的时机。”这名女生在下次的周记中这样回了我:“我是试着向您谈起我欲张开的心帆,而问到我的航向和目的地,我顿感盲然。我会安静地停泊下来,学会不再盲动。”后来,直到毕业,据我所知她确实没和这名男生有过于密切的交往。
教育家布贝尔说:“当教育者赢得学生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制而让位于一种奇特的情况: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关键是端正教育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只有这样,既让学生把老师当“自己人”看待又让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交友观
1.巧妙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情感教育。笔者在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时,当我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在屏幕上打出:“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同学们齐声朗读,从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背景音乐《最浪漫的事》结束课堂教学时,全体同学跟着动情地唱完了这首歌。可以说给同学们的心灵一次情感的洗礼。学完课文后,我让同学们就这一篇文章写读后感。有同学这样写道:“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关于‘爱情’的含义。在这堂课中,我才明白‘爱情’并不是影视、录像中渲染的男女卿卿我我,也不只是文学作品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2.开好主题班会。在初二的下学期,笔者利用“青春飞扬”这一主题,让学生讨论“自己心中喜欢的男生、女生是一个什么形象”。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女生认为,男生应该爱整洁、有礼貌、不斤斤计较、敢作敢为、有责任心、热心助人等;而有的男生认为,女生不应该太娇气、拈轻怕重,要文雅、大方、自尊自爱等。我又顺势让他们继续讨论“女生如何做才算自尊自爱”。这样让同学们的思想行为在头脑中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作为班主任也借此机会告诉同学们,第二性征出现以后带来的各种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不必惊慌。及时地给予科学的说明和卫生的指导,帮助他们迅速地适应剧烈的心理变化,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在生活中避免不健康因素的腐蚀,例如,不与庸俗的人接触;不接触那些富有挑逗性的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特别要注意防止网上黄色垃圾的污染。
这样既消除了同学们紧张压抑的心理,让他们以一颗平常心迎接“青春信息”,又因势利导的给予他们正面的爱情观、人生观、交友观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就应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以恰当的方式疏导学生,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早恋”问题。少一分责难与苛刻,多一分理解和宽容。让少男少女的青春花蕾在花季里静悄悄地开,让他们的人生中有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笑靥如花的青春时光。
(作者单位:四川仁寿县满井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