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艺术在校园绽放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lian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国庆节,襄州区石桥镇黑龙集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黑龙集小学”)豫剧社团的一群小演员,受邀和湖北省豫剧名家一起到军营慰问演出,同台表演《花木兰》《朝阳沟》等传统曲目,精彩的表演受到了部队官兵的啧啧称赞。
  除了豫剧,程河柳编、古驿皮影戏、石桥秧歌、天润傀儡等一批在当地久负盛名却又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如今在襄州区的校园里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民间艺人史文有的困惑
  黑龙集地处鄂豫交界处,素有“豫剧之乡”美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喜华就出生在这里。辉煌时,黑龙集各村的露天舞台上天天有演出,年关的社戏更成了很多人最美的乡愁记忆。如今戏班子早已解散,面对空空如也的舞台,眼前不复昔日的热闹场景,让民间艺人史文有心里很不是滋味。
  史文有——黑龙集舞龙舞狮史家班第九代传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每年春节,他都会带着史家班走街串巷表演舞狮舞龙,为乡亲们带来欢笑,还多次应邀参加襄阳市文化节表演。
  村里一位老艺人过世致使一门艺术失传,对史文有触动很大。
  “七八十年代,一到冬闲季节,邻村就有位老艺人到村子说大鼓书,边拉边唱,一直說到月影西斜,人们还不肯散场。后来这位老艺人过世了,本地再也没人会说唱了。这门艺术也就失传了。”史文有说,决不能让戏剧、舞龙舞狮、秧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湮灭。
  可是,民间传统艺术该如何传承下去呢?史文有苦苦思索。
  一个偶然的机会,史文有遇到了黑龙集中心小学校长姚明金。一番促膝长谈,两人相见恨晚。史文有更是喜出望外。
  原来,襄州区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区”后,为让各学校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提出了“一校一品”战略,要求各学校根据实际,找准定位,围绕“打一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攻坚战”这一中心目标,在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力争在全市乃至全省打造教育品牌。
  黑龙集小学是百年老校,黑龙集又是“豫剧之乡”,在学生中创建豫剧社团有基础,得到家长热烈拥护。可师资怎么解决?总不能老是跟着电脑学吧?姚校长请史文有担任学校豫剧班的辅导老师,史文有一口答应下来,并邀请当年豫剧团的几个老伙计,义务到学校为师生讲解豫剧知识,传授表演技巧,开展戏曲辅导活动。
  传统艺术必须从娃娃抓起
  “很多频临失传的民间文化从校园抓起,从学生抓起,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传承之道。因为孩子们可塑性强,只要有爱好,就能学好。”史文有说。
  自从学校成立豫剧兴趣小组,史文有和他的一班老伙计总是早早来到学校,为兴趣班的孩子们上课,一上就是三年。
  史文有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豫剧在下一代心中扎根,“豫剧之乡”重获新生。
  开展豫剧进校园活动,最开心的是孩子们。
  四年级学生李明娜,学习豫剧至今已有三个年头了。虽然很辛苦,但是一到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李明娜还是和小伙伴早早来到豫剧室,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豫剧唱、念、做、打等基本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豫剧兴趣小组的孩子们,经过扎实而持续不断的训练,掌握了不少豫剧经典曲目。
  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孩子们表演的《花木兰从军》片段,获得了成功。在全市特色活动展演中,黑龙集小学的豫剧唱段荣获全市一等奖。
  为了在全校进一步推广豫剧艺术教育,学校每周安排一节课开展豫剧教学。专业教师不够,年青教师就跟着史文有现学现教。每天大课间,学生除了做广播操外,还踏着节拍唱跳《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改编的校园集体舞。
  今年5月,湖北省教育厅全面实施“戏曲进校园”工作。“我校开展的‘豫剧进校园’活动比省厅早了3年,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黑龙集小学校长姚明金说。
  目前,黑龙集小学形成了“学校有社团、班班有小组、生生都参与”的办学局面。豫剧伴学生成长,戏曲滋润学生人生。很多家长表示:不用花钱,还能让孩子受到艺术的熏陶,真好!
  “一校一品”让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襄州区多所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柳编在程河镇传承了300余年,曾经被誉为全国“柳编之乡”,但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柳编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当地柳编高手老铁为此忧心忡忡,听说黑龙集小学“豫剧进校园”工作抓得风生水起,老铁大受启发,找到程河镇中心学校负责人主动请缨,义务教授学生柳编技艺。
  老铁的行动得到镇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如今,程河镇几所中小学每周都安排一节柳编课,老铁带上几个老朋友在各学校为学生授课。当学生亲手把制作的花篮、农具带回家时,家长们都赞不绝口。
  镇中心学校还开发出了校本教材《编艺》,详细介绍柳编的各种工艺。
  皮影戏在襄州区古驿镇也传承了200余年,已年过八旬的古驿镇外沟村民间艺人李有生是“大越调皮影”湖北地区的唯一传人。
  襄州天润小学有心请李有生为学生传授皮影艺术,但因他年岁太大,只能小范围传授。
  “如果没有你们,我可能带着皮影入土了。传到我手上的这些皮影、乐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保存下来可不容易。有这么多喜爱皮影的学生,我就放心了。”李有生说。
  学校又请来民间艺人丁一山老师教授提线木偶和脸谱的相关知识。丁老师手提木偶写下“淡泊明志”四个大字,还表演了钟馗醉酒。就那么几根线,在丁老师的一提一放下演示很生动传神,让孩子们感受到民间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襄州厚土深蕴,地灵人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濒临失传。实施‘一校一品’战略,挽救民间文化,让学生们受到艺术熏陶,这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襄州区教体局局长蔡继革说。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教育体育局)
  (责任编辑 鄢志勇)
其他文献
“中国故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多次出访公开演讲中讲述通俗易懂、充满智慧的故事,既拉近了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又展现了大国领袖的务实风范。  一、“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所倡、社会所期、民众所需、职责所在  对国家而言,把“讲好中国故事”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作为一个有尊严、负责任的大国,需要塑造相匹配的国家形象,
2017年3月11日,孝昌县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为两促四中心”工作思路,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基础建设三大建设为保障,以教学管理机制、活动机制和长效机制三大机制为抓手,以品德教育、信息化建设、质量综合评价三大改革为动力,以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儿童保障三大导向促公平,以财务管理、办学管理、安全管理三大规范促发展,围绕开展党委巡察、纠风正纪促跨越、解放思
本刊讯(记者 姜楚华)5月15日至16日,洪湖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朱道荣名师工作室学科融合研讨会在洪湖市实验中学召开。洪湖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邱正东、副局长刘中云,洪湖市教研室主任贺洪清以及来自省内外的多名特级教师、教研员参加了开幕式。  为期两天的活动采用讲座、示范课、说课的方式进行。洪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物理教研员,湖北省特级教师朱道荣做了题为《物理其实是文科》的报告。他认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6月26日,竹山县竹坪乡中心学校与该乡中小学校长、党员教师签订了坚决杜绝“两宴一补”责任书。这是该县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四条禁令”,坚决杜绝“两宴一补”,即杜绝违规参加“谢师宴”“升学宴”和进行有偿补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竹山县教育局明文规定:凡違反规定操办“升学宴”、参加“谢师宴”、进行有偿补课的,一经查实,本学期师德考核直接认定为“不合格”等级,并视情节轻重按照《湖北省实施细则(试行)
近日,蕲春四中举行“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老师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全校1000余名师生在汪金权图书馆前肃立默哀。默哀完毕后,校长操时闻带领全体教职工宣誓,以汪老师为榜样,争做“四有好教师”;接着是学生方阵宣誓:“以您为荣耀,以您为榜样,做一个心怀大爱、信念笃定的好公民!”  为深切缅怀汪老师,该校还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办一期汪金权事迹专题展板、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每生交一份纪念文章并评选结集
长得水灵、写作却是土性的葛水平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土性,在我的词汇库里是赞美,相当于根性。葛水平的文字,就像她每次慢慢腾腾说出来的话,似乎不经意,实际上靶的明确,笔下有道。所以,第一時间读完《养子如虎》之后,我一直在想,已经写出《喊山》的葛水平为什么还要写这样一部中篇小说?  难道呼延展实有其人或有原型?呼延展是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一个矿工,年幼时被父母过继给亲舅呼得福,后为养家放弃高考下矿井,娶妻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就幸福。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想做、能做,且社会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着,这无疑就是最幸福的。  有一天,“我”字丢了一撇,成了“找”字,“我”四处寻找那一撇,“那一撇”代表什么呢?商人说是金钱,政客说是权力,明星说是名气,军人说是荣誉,工人说是工资,学生说是分数……“生活”告诉“我”那一撇是——幸福!  人生不过三万天,没有它什么都是浮云!而曾经的我,丢失了
本刊讯(通讯员 廖金义)11月5日,崇阳县大集中学附属小学隆重举行“阅读小明星”颁奖仪式,校长龚玄甫为32位小明星一一颁发了“阅读小明星”金牌。据学校教务处主任介绍,近年来学校着力建设书香校园,创新思路积极推进校园阅读,举办了“天天开展大阅读,人人争当小明星”全民阅读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學校的具体做法是: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每累计阅读210分钟、四五六年级学生每累计阅读420分钟便可奖得“阅读小硕士”
本刊讯(记者 鄢志勇 姜楚华 通讯员 江剑 雷中怀)3月12日至13日,2019年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暨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会在黄冈市举行。全省17个市、州教育局分管教师工作负责人及教师(师训)科长齐聚黄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总结交流2018年经验,谋划2019年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学敏,省委組织部人才处
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走进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乡村少年宫,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辅导和帮扶留守学生活动。  这个由15人组成的支教服務團队和150名留守孩子一起欢度假期,义务辅导作业还教他们唱歌、器乐、舞蹈、绘画、书法、泥塑、电脑和实验操作。心理辅导课上,同学们做起了“心有千千结”的游戏。在“解结”的过程中,大家学会了团结协作,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体育兴趣班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