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一线的所想所得,分认识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三个方面,来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地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68-02
  
  一、认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也称脑图(Mind Mapping),它是由英国号称“大脑先生”的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所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帮助学习者像局外人一样看见自己头脑里的“思想的地图”,将学习者的思维过程通过图画的方式再现出来。
  思维导图是一幅幅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它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超强记忆能力;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增强使用者的总体规划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整理笔记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例如在地理复习的整理笔记过程中,同样是区分两个地理概念,但是它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
  传统的方法,更多的是关注概念的独立关系,对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就很难直观表现出来;而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笔记,便可用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两个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它不仅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来表示,让学习者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而且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
  1.辅助教师整理教学设计——教师制作出模板,学生按模板完成内容。
  高中地理复习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又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面对较复杂的知识结构,教师可制作出模板,让学生按照模板完成内容,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了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相关内容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晰掌握气候的知识结构和内在关联,制作了模板,学生根据模板总结回忆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它们的内在关系,并在文本输入区将各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当然,如果学生有新的想法,也可以在模板中进行改进。
  这样复习,可促使学生积极动手作图和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大大提高了地理复习的实效性。
  2.辅助学生整理知识要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作品。
  思维导图能够在理清思路、组织信息、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思维导图是将主题置于最中心,用线条和图画进行分支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把握了知识结构的全局,整理了知识的框架,还通过不断的添加分支,把握了细节。教学中,有些复习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结构图。在学习高三专题复习热点之一“印度洋地震海啸”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甲、乙都用思维导图对该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概括,要求学生不仅列出各个知识点,而且每一部分都在相应的文本区中写出了对该知识的理解。现把学生甲、乙两位同学的作业展示如下:
  实践表明,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也使他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目的。
  3.作为学习活动的交流工具——开展小组学习讨论,探索高效复习。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思维导图解决的问题,同时借用适合的电脑软件,还可以及时记录讨论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首先,由各人自己画出自己已知的资料或意念;然后,将各人的思维导图合并及讨论,并决定哪些较为重要,再加入新意念;最后,重组成为一个共同的思维导图。在这过程中,每个组员的意见都被考虑,提升团队归属感及合作。共同思考时,也可产生更多创意及有用的意念。最后的思维导图是小组共同的结晶,各组员有共同的方向及结论。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交流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了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有利于学校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除了上述的应用实例外,思维导图还可作为辅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反思的工具,师生通过概念图的制作、修改、反思、再设计的往复循环,可以不断完善思维导图,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学会自我导向学习;思维导图还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适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的教学评价,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自己学习的状况,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三、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画法有多种,网上近期研发出来的画思维导图的电脑软件主要有:Inspiration7.5、AxonpIdeapProcessor5.0、IHMC、Cmap2.0、MindMap、InfoMap、ActivitypMap、Visio、Personalbrain、Brainstorm和MindManager等,大家可以很方便的利用这些软件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现我以高中地理选修第一册中的《综合国力竞争》章节复习为例,来谈谈思维导图的主要制作步骤及注意要点:
  1.明确问题,安放主题。
  将问题的答案浓缩成一个词,写在纸的中央,再画一个圈给圈上。因为本课主要是探讨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所以确定核心主题为“综合国力”,把“综合国力”一词写在纸中央,并且圈上。
  2.想好要点,画出分支。
  从纸中央的圈开始向四周引出数条短线(线的数量取决于要点的数量),每条线的末端画一个圆圈(最好稍小于中间的大圈),并在里面写下要点。如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通常体现在下面的五个方面: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在寻找要点这一环节中,头脑风暴法将起到重要作用。
  3.选择理据,标明节点。
  在这一环节,面临着一个取舍问题,写多少篇幅的文字。如果篇幅大,就要把这些要点按上一步骤的做法,再细分出若干个分支;如果篇幅小,就可以开始选择事实来支撑这些要点。具体操作是,从每个小圈向外引出一个方框(也可以按事实的数量分解出相应的小圈来),将所想到的事实证据依次排列在框内。如在基本实体要点中,其下的方框内可以列出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质量……
  4.修改草图,枝繁叶茂。
  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看上去应当是一棵俯视的大树,中间是树干,第二层是树枝,第三层是树杈,最外层是树叶。在完成了基本的勾勒之后,应对树的枝杈进行适度的修剪。修剪的原则有以下几条:①尽量以词或词组而非句子来表达要点及理据;②以简洁、清澈为原则,可以用汉字、符号,甚至图型来表明各要点;③各节点走向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如第二层要有别于第三层,可以通过圈的大小、字体的选择、颜色的搭配等方式来实现;④以思路的完整、重点的突出为目的,去除无用的枝杈,重组不合理的分层,添加新的内容等;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思维导图口述内容,检验表达的清晰程度。
  5.反思经验,独树一帜。
  每次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都会产生相当多的体会;反思这些体会并加以总结,不断摸索适合于自己的构图方法。
  按照以上的几个步骤,我完成了《综合国力竞争》思维导图,现展示如下:
  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因此,学习怎样学习以及学习怎样思考,特别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面对繁重的课程,面对大量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让学习更为高效,更赋创新力是学校、教师、学生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将大大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有利于教学中更快、更有效的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切实提高地理复习的有效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7
  2 [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顾瑞荣等译)[M].上海:三联书店,2002.8
  3 郑耀星.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4 梅筱燕.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9)
  5 夏恩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 王树声.学科素质教育丛书——中学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2
  7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
  8 冯克诚、田晓娜.最新教学模式全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8
  9 王树声.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9
  10 陈正直.创新教育探索[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0.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男性全身护理指南rn核心提示:与女性相比,男性往往更“粗枝大叶”,对生活细节不太注意,容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rn头皮.亮丽的头发不仅是女人的追求,也是男人的期待.据统计,9
3D打印技术周期短、成本低、省材料、无需锻造、无需模具,是革命性技术.它实际的变革意义在于,实现了从非金属小型模型样件成型到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复杂整体构件的突破.但
1月11日上午,广州天河区东圃黄村英发鞋厂分厂工人打算结完最后一笔工资后就回家过年了,但是工资发到手后发发现少了100多元.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页岩气勘探力度,各种先进的勘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常见页岩气井水力压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与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建筑工程中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BIM技术;应用  1、BIM 技术的功能  1.1 可促进数据信息化  BIM 技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支撑,BIM 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在这一点上就比传统设计技术拥有优越性,工程设计人
通过高职高考是中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高学历教育的良好机会,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及自觉性也不高.本文提出在高职英语高考备考的教学中应采用合适
摘要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虽然相对简单,但设计中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熟练地掌握规范,并具有良好的结构概念,才能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适用的优秀作品。文主要阐述了工程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表明了工程设计的依据,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提出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定义及设计原则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为抗震验算时采用的刚性、
煤焦油的组成成分较多,其中含有很多杂质,对煤焦油进行分离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利润,因此,不断提高国内外煤焦油分离技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作者
八月内蒙古,水草丰美,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而在草原钢城包头,不仅旖旎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而且自2009年开始,一年一度召开的“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将世界的目光聚焦
【摘 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已被大部分老师认同,但是目前对朗读教学的现状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教学方法的阐述上。本文通过设计量表的方式,考察师生朗读的兴趣、态度、方法、教学时间等变量,并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影响朗读教学态度的主要因素。从而大体上描述了现阶段小学朗读教学中的一些状况,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朗读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 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