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读、“绘”思、“绘”想:给阅读插上“绘”飞的翅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j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绘本故事的日益流行,绘本故事的教学也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常见又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在低年段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绘本与英语教材相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孩子们接触到纯正的英语发音,学习有趣的西方文化。同时,还有助于巩固复习教材中所学习的内容。基于以上几点,我开始尝试了低年段绘本故事与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与探索。
  关键词:绘本故事;英语;教学
  一、 低年段绘本故事
  在选择绘本时,首先应当以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为导向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绘本故事;其次,低年段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着新鲜感,喜欢阅读插图颜色亮丽,内容丰富,语言简短,韵律性强的故事。因此,在选择时要注重故事的整体性和趣味性。另外,故事的尾页都附有相应的主题,练习和词汇表,教师在选择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结合教材目录中相关主题进行整合来选择难度适中的绘本。
  二、 抛砖引玉,“绘”激起学生课堂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倾向于用歌曲,游戏,动画等导入来warm up。若是教师们选择一本与该课时内容相关的绘本进行导入的话,一定会更具创新地激起学生们说和阅读的欲望及兴趣。例如,在教授苏教版牛津教材一年级上Unit 7 I can dance 时,教师可以选用美国《芝麻街》出品的少儿绘本读物 I can do it来导入。借用故事中小朋友们做的几件有趣的事情从而引出dance的主题。孩子们一看到了绘本里可爱、萌萌的插图,就按捺不住,纷纷举起手来。
  三、 话题拓展,“绘”丰富巩固教学内容
  在教授绘本时应当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设置的主人公也尽量要与教材上的相吻合,话题要有关联并有适当的延伸,设计的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组织学生表演的绘本内容要尽量涵盖教材中所学过的内容和语言点。要使学生们在演中复习,在学中欢唱,在故事情节中回味。
  例如,在教授教材一下Unit 1 Lets count过程中,根据所学重点:one, two, three等数词,我们可以选择绘本Five little monkeys。教师不仅能趣味性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操练、重复数词,还能根据Doctor monkey所说的:“No mor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来延伸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当然,绘本还可以融入到各个单元甚至几个单元的复习教学中。比如,在教授一年级下Unit 5 Whats this?时,可以根据昆虫的主题,选择外研社出版的大猫系列绘本分级阅读一级Fly away home《瓢虫归家记》来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复习本单元的ladybird, dragonfly等词汇,还能复习Unit 1单元的numbers数词和Unit 4单元描述季节、风景的形容词。如图所示:
  四、 小组合作,促进“绘”读、“绘”思、“绘”想
  鲁迅说:“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在课堂教学实施时,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的环节让孩子们思考来创造性地表演绘本,并发挥想象为故事创编结尾或续编故事。
  例如,在表演绘本故事Fly away home《瓢虫归家记》时,学生们充分调动了身体里每個思考的细胞编起了表演的故事片段。有的孩子将瓢虫归家途中遇到的凶猛的蚂蚱grasshopper、 蜗牛snail等昆虫换成了温柔的青蛙frog、淘气的小鸭duck。有的孩子还将小瓢虫寻找家时途经的几个落脚点:tree树,leaf叶子等换成了:棚子shed,衬衫shirt等。在创编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思考充分激活了已知,建立了新知和旧知间的关联,用新句型带旧知有效地进行输入和输出。
  在创编故事结尾时,学生们改编了故事结尾:有的改编成“瓢虫非常兴奋。Ladybird is excited.”有的甚至还改编成“很不幸,瓢虫最后孤老终死。Unluckily, ladybird is dead.”也有一部分孩子重新创编写了一个故事,Walk away home:Scorpion《蝎子归家记》,Hop away home:Grasshopper《蚱蜢归家记》等。如图所示:
  表演出来的效果和创编的结局虽然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但通过小组表演和展示,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思索和了解更加深刻了,语言点也更扎实了,输出也更丰富、流利了。同时,孩子们也满足了自己的表演欲望,历练了自己,提升了创新力和想象力,也收获了自信。
  五、 结束语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引导孩子们加入到阅读行列中的同时采取不同的形式与他们一起阅读、一起分享。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也要多去钻研绘本教材,研磨教学方式,积极参加绘本故事教学教研,多总结、多反思。从而科学地帮助孩子们养成“绘”阅读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促进孩子们“绘”思,“绘”想的能力的提高,给阅读插上“绘”飞的翅膀。
  作者简介:
  赵海燕,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以外研社新标准八年级下册M9U3教学设计为例,例证合理运用Unit one对话文本和Unit two阅读文本,搭建支架构建综合语言运用
活动主题:我们唱响红歌  活动目的:  1.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牢记历史,提高对革命的认识。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红歌即红色歌曲,是革命先烈的精神传承,唱红歌可唤起人们的民族精神,从而加强红色记忆,让每个热血的中国人时刻铭记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热血气概。  2.学生生活在一个优越安逸的时代,爱国情怀逐渐减退,为了让学生们牢记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革命意识,结合学校唱红
摘 要:游戏作文教学深受孩子喜爱,但游戏作文教学绝不是简单的“游戏 作文”。其中的“游戏”应该融入教师的“有效作为”。本文阐述了发挥教师“有效作为”的四个操作环节:引发注意,明确观察任务;点面结合,掌握观察方法;设置情境,强化情感体验;运用想象,丰富表达内容。如此才能引领孩子在游戏中认真观察,展开想象,产生丰富的体验,提高游戏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为习作引一泓清泉。  关键词:游戏;作文教学;有效操作
摘 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小学生“珍爱环境”,那么作为小学生,要如何才能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慢慢地渗透环保意识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要从自身出发,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道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环保情感;环保理念;教学理念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突破语言的局限性,通
摘 要: 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需求。  关键词: 教育 问题研究 教育研究  一、教育案例背景  来康巴什新区一中后又带出了完整的一届,7班的同学毕业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有些调整不过来生物钟,每天到早上6:00就起床,到6:30分就到学
摘 要: 水电八局溪洛渡工程如同一所学府,来到这里的员工,无不经受了“知识”的洗礼。施工局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才储备和培养放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统筹策划,把人才像蓄水一样储备起来,备足了工程施工的原动力。许多人来时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牛犊”,但是经过数年磨练,就成长为技术主管、工区主任、副主任、部门副主任、主任、副总工、副总经理和二级单位副局长、项目经理。  关键词: 施工 培养人才 溪洛渡 水电八局
摘 要:  英语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文首先讨论了发散思维的特点:即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多感官性。再分别以这四个特点为出发点,探讨如何结合小学英语课堂和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思维及认知发展,设计发散思维任务,以提高小学高年级儿童创造性英语口语能力为落脚点。  关键词:高年级儿童;发散思维任务;创造性英语口语  一、 理论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
摘 要: 区域活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创设了个别化的空间,幼儿在自由选择的小小空间中,不断探索发现,进行着自主的、个别化的、建构式的学习,开展好区域活动是实现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是作者在班级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总结的经验。  关键词: 幼儿园 区域活动 幼儿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创设了个别化的空间,弥补了集体活动的缺陷。幼儿在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也可以说就是小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应当重视小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更应当重视完善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丰富数学模型的内涵,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思想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建构过程;数学模型  我们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只重视结论,即重视记忆、背诵确定的数学模型,而忽视了小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虽然我们现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开始关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灌输更多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借助这些知识来应付考试,而是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借助丰富的思想品德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掌握为人处世和生存的方法。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课程还涉及了国家的政策方针、经济、文化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组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借助生活化的手段来丰富课堂,将生活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