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初中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探索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47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针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体育素养。但是就目前而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需教师解决。对此,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有效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体育;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教育逐渐受到了重视,新年课程标准就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在这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不断地教学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缺乏热情,教师教学思想和方式落后等,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积极探究初中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 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缺乏对体育的学习热情
  一般情况下,初中阶段的学生针对体育教学应该是具有热情和兴趣的,因为体育课堂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锻炼其体质,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有出入的,很多的学生并不愿意运动,尤其是在夏季、冬季等天气炎热或寒冷的季节,学生普遍缺乏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就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存在单一性,枯燥性,缺乏趣味性,主要以田径跑步为主,其他教学形式十分缺乏,最终限制了学生读体育的参与热情,降低了其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 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前准备活动不足。现在的初中体育课堂仍然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是为了让学生以活动的形式尽情的玩,所以,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不管是找地方休息不运动,还是疯跑疯玩,都由学生自己把握,且课后学生出现的不良情况,教师都是不清楚的。本来课前的准备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的“放手”,不仅忽略了课前的准备环节,还“放弃”了自己监督、引导职能。这样的方式也不利于学生正确时间观念和纪律性的树立。
  其次,缺乏体育运动技巧的教学。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都缺乏相关运动技巧的教学。如跑步教学中,关于呼吸和步伐的调整,短跑的起跑姿势等,篮球教学中相关规则和运球技巧、过人技巧等,虽然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经验,却很难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最后,课堂纪律不严,节奏散漫。由于现在部分学校针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以及学生自身对体育教学认识较浅薄的原因,学生针对体育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外,还有的班级针对体育课的进程没有规定,使得课堂教学的进程把握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率,课堂纪律散漫,迟到、早退的现象十分常见,缺乏时间观念,这些都是限制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需要教师针对学生进行正确时间观念的培养,以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品质。
  三、 新时期有效初中體育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针对教育教学明确提出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因此,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创新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以保证教学效率。但要注意,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机会,以学生文本,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放纵和放任,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另外,教师合理的学习体育锻炼的项目,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为基础,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布置相关的体育学习项目和一定的锻炼任务,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完成学习内容和锻炼任务,提高其运用技能,让其在快乐中学习,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促进其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发展。
  (二) 实现室内和室外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注重其体育项目的学习和锻炼,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运动能力,推动高校初中体育课堂的构建。另外初中体育教学不只是室外课外课堂,还包括室内课堂,针对体育运动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以图片、视频和动态文字的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室外教学时,教师可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规中矩的做法,以游戏、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室内和室外教学的相互结合,以不断的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和体育锻炼。
  (三)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启发学生。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室内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具有一定枯燥性的,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在之后的室外体育锻炼中,加以验证和注意,强化学生的理解。如在篮球教学中,如何才能抢打到求?等,让学生一边学一边思考,以加深理解。
  其次,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如在练习耐久跑时,学生普遍存在抵触心理,不愿意参加,而这时教师则可以以越野跑比赛的形式,并给予胜利者一定的奖励,增加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保证耐久跑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分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不管是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上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层层教学,结合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其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并丰富教学的内容,如羽毛球、排球、跳绳、武术教学等等,增加血的新鲜感,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侍群.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3(73).
  [2]戴国强.对新时期初中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作者简介:
  曾泽韫,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教育是一直是家长与学校所关注的重点,高效的幼儿教育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选择恰当的游戏,注重游戏与教材内容的相结合,才能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民間游戏既是一种源于民间的游戏形式,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游戏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与地方特征,将其应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幼儿园文化课程的内容,还
摘 要: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兴起。在具体的教育改革中,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开始重视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变,从小学开始注重实践教育。其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为问
摘 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机械单一教学模式的现状,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乐于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心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探索语文课堂中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了个人的观点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样化教学;体验式;问题式;直观式  近年来,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一种现状: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单一,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