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教研模式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平台的搭建,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基本不受时空的限制,形式非常灵活,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很强,网络平台教研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喜爱。现将近年来我们基于网络平台的教研模式研究与体验详述如下。
  一、网络平台教研的层级
  目前为止,我们学校教师参与比较普遍和较多的网络平台教研的层级大致有: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师教育网、教育资源库)网络教研,闵行区教师培训远程系统,学校开设的校园教育教学专题网站,还有国家基础教育远程教育网等。
  二、网络平台教研的内容
  网络平台教研的内容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不一而足,涉及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习评价、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名师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告、优质课观摩、评课,参与教育教学话题的讨论、回帖,以及教育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等,其中就包括收看上海市“826”课程、上海市师德征文、上海市与闵行区各科网络教研等。
  三、网络平台教研的优势
  1.即时性
  网络平台教研,与一般“现场”教研有很大区别:基本不受时间的制约,只要在规定的教研时段内,教师可以随时见缝插针地上网、教研、学习,获取有关信息,完成相关工作,这与“面对面”的“现场”教研有巨大差异,“现场”教研一旦结束,如果没有摄像、录音,就成为“绝版”,不可重复、再现,而网络平台教研则不同,可以是“一劳永逸”的、“永恒”的教研载体———只要网络、网站不出问题、故障,就是教师教研的老朋友、守候者。
  2.开放性
  因为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就不会存在人与人面对面教研中可能出现的激烈的言语冲突,也没有碍于情面而欲言又止、只说些好话、奉承话,或是不着边际、不痛不痒的话。网络平台教研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这样的不足,使参与网络平台教研的教师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提问题,一针见血;说优点,实事求是,真正做到不虚美,亦不隐恶。这样的教研,当然才是真教研,是教师、领导、专家希望的实实在在的教研,也是富有实效性的教研,而不是走过场。
  3.广泛性
  相对于围坐在一起的“现场”教研,网络平台教研的广泛性十分明显,它不受身份、地域、专业等限制,志同道合的天南海北的朋友、同行,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研。
  如,本人就经常与外省市,甚至是国外的朋友、港澳台地区的同仁,就共同感兴趣的教育教学话题、信息,进行“漫谈式”的网络教研,人员包括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还有关心教育教学的家长、领导与企业员工和医生、会计师、管理人员等,尽管有些人现在不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他们都是经受过学校教育,对目前教育教学工作非常关注,不乏真知灼见者,或者是他们企业、公司、单位的管理经验、模式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借鉴、迁移作用或启发益处的,这样“间接”的交流,对于取长补短,不无裨益。
  4.高效性
  从2008年开始至今的几年时间里,因为具体负责、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了由全国知名课程教学研究专家王荣生教授领衔的“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就有了真切的体验。
  由王教授及其硕士、博士与特级教师组成的团队是我们学校、教师课题实践研究的后援团、指导队,很多情况下,因为时间、距离等关系,我们的教研活动就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来进行,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家团队,由教研组长牵头,各自建立了博客网站、QQ群组等,根据教研课题的不同需要,经常开展网络教研。
  我们常用的是“QQ交流教研”,如,定好时间,同一教研群体的教师都在群里“现身”、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各抒己见,真的是热闹非凡,并且很圆满地完成了教研所要达成的预期目标。
  以近期教研的、探寻散文教学的“范式”———“百合花开”为例,组内教师各自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到网络平台上,供参与教研的专家和教师一起分享,在交流过程中,有专家引领,对全组教师教学设计中相似点与分歧处加以整合、阐释,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其他如英语、数学等组也是这样。教师对网络平台教研在时间、精力、效果等方面的节俭性、高效性广泛认同。
  5.环保性
  网络平台教研,无需花费大量的纸张、油墨去印制教研活动需要的材料,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办公,仅此,就能够为学校、国家节省可观的经费与资源,同时,对环境也没有任何副作用,在全球倡导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网络平台教研无疑是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做出的又一贡献。
  四、网络平台教研的拓宽
  实践已经证明,网络平台教研适用的范围、领域异常宽泛,除了可以应用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以外,诸如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中小学教师与高校专家、进修学院研训员之间的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求助、指导,教研组与备课组之间的教研,还有课程开发、建设,家、校与社区互动平台,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教研的形式进行。
  五、网络平台教研的局限
  凡事都有利有弊,网络平台教研也是这样,其局限主要在于需要电脑、网络设备的一应俱全,这在发达地区没有问题,而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带的学校、教师,因条件限制,可能就不会这样幸运与“得心应手”了。
  好在,随着教育经费在GDP中4%比例的提高,相信所有学校、教师都能够分享到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变化与喜悦。
  六、网络平台教研的展望
  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不远的将来,网络平台教研必将成为广大教师教研的主渠道,毕竟,在工作节奏加快,效率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教研正是呼应了时代应运而生的,教师当然没有理由放弃这一利好的平台与载体,相反,更应该充分利用好它,解放自己教学的生产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是音乐艺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是声乐发展的重点。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实际,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浅要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的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音乐是文化的附属品,文化的繁荣对音乐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传统的音乐发展受到外国音乐的冲击,这些状况表现在声乐方面尤为的突出。当前要想改变
以互联网普及、数字普惠金融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激发投资活力、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立足我国互联网普及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典型化事实以及互联网普
针对目前消防工程学课程教授过程中的问题,对如何上好消防工程学进行简单的讨论,提出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认识实习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都单纯地认为体育课堂就是教学生运动,让学生掌握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却忽略了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只知道怎么去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如何在做的同时实现创新等。对此,笔者拟结合以往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有效链接生活,从而有效丰富教学手段,以此提高体育课中小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一、生活游戏,兴趣激发 
人们的思维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更擅长形象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教学效率。  一、运用直观教学,发展形象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生往往会由于知识经验贫乏,表象储存量少等原因,影响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而直观教学却能够弥补这一缺陷,起到丰富表象、有效运用表象的作用。  在小学阶
教师是兴校之本。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坚持“为教师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培训途径,在加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一、策略“引智”,催生教师教育理念  针对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的要求的问题,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手拉手”的策略,强化师资培训。学校保证每年的校本教研和教师业务提高的经费。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