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态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的某种体现。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命运。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具备诚心、爱心、细心、耐心、信心、恒心。
[关键词]辅导员 诚心 爱心 细心 耐心 信心 恒心
心态是人的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良好的心态,不仅要求载体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善于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源于载体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持有客观的、辩证的看法。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是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前提。
一、诚心——当好辅导员的先决条件
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一个辅导员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当我们对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缺乏兴趣和热情时,恐怕是难以将这项工作做好的。辅导员的工作是辛苦的,但职责是神圣、高尚的。只要我们出于对辅导员工作的真心热爱,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辅导员。
辅导员的诚心,表现在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忠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对学生用一颗真
诚之心去对待,付出真挚的感情,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对家长用诚心换取放心;对同行用真心赢得配合和支持。
二、爱心——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爱学生”是对教师千年不变的要求。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室弯身捡一个纸团,是一种爱,对班级大家庭的爱;在学生得到进步时,微笑对他点一下头,是一种爱,对个人努力肯定的爱;在学生犯病时,递上一杯热水,是一种爱,对学生遇困难时关心的爱;在学生对本人工作有争议时,个别找他们并聆听他的意见,是一种爱,对学生尊重的爱;在学生犯错误时,在对他批评时不忘提出殷切的希望,是一种爱,对学生负责的爱。我们必须努力地把我们的爱撒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爱,体会到同学的爱,体会到班级的爱,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能量。
其实我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的爱,应该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我们无论如何不会喜欢一个说谎成性、不学无术的学生,这并不是我们师德不够高尚。但是,我们可以像对待一个病人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让他们真正感悟到老师的友善与亲和,从而实现零距离的心灵沟通。我想,这就是师爱。
希望的寄托就是爱心的具体体现。人都是在希望中生活,没有希望,就没有追求上进的动力,辅导员应该对每位学生寄托一定的希望或期望。不仅要对班干部、优秀的学生提出要求,给予指导,更要对贫困生、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帮助他们找准发展的方向,把更多的希望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实现,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细心——洞察学生思想行为的航灯
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细心。细心是班级常规工作的钥匙,是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首先,要因小见大。学生工作无小事,细心表现出辅导员的高度责任感。辅导员要从细微观察入手,不放过任何细小的事情,要将这些小细节加以汇集,进行综合分析,有的放矢地去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审清其微,才能辨明其心。学生一些细小的表现看似小事,却往往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察近料远。辅导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学生,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应该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要知利害,明未来。学生今天的不足,可能是阻碍未来成功的漏洞。一个仅仅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解决的辅导员只能算是称职的辅导员;能对未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把握且采取了手段防范的辅导员才是一个出色的辅导员。
最后,要显形知本。对学生的小问题、小毛病,既不要事事上纲上线,抓住不放,也不能粗心大意,放纵不管。视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不管,任其发展,必然会带来后患。辅导员要显形知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苗头抓起,对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美好品德是有极大好处的。心者存也,意者向也,存之于心,向之于彼,才是班主任的为师之道。
四、耐心——教化学生改过自新的良药
大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千人不同面,百人不同调。一个班集体有几十名学生,缺点、过失、违纪等现象在所难免。对此现象,作为一名辅导员,就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心,放下架子和学生说话,舍得花时间精力进行情感投资。要有宽宏的度量,要有慈母般的耐心,善于忍让和克制自己,稳定情绪,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促其改正。对少数“玩劣”的学生,更要耐心细致、锲而不舍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要在学生出现过错时无耐心,动辄训斥,甚至失去理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缺乏耐心的辅导员,在批评学生的过错时,往往会犯急躁主义,结果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辍学、出走、甚至自杀等不良后果。多一份耐心,就会减少一份急躁,就可挽救一个学生。
五、信心——心理建筑的工程师
有人说,信心是奇迹,信心是心灵的第一化学家,也有人把信心比喻为一个人“心理建筑的工程师”。信任带来的力量是无形的、巨大的。实际上,作为辅导员,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实践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绩是你们自己争来的,作为辅导员只是指点,出个主意,教个方法,班级成绩就能做得出色。班级工作如果是辅导员单枪匹马去“管”,那么这个“管”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挥之不去的烦恼,甩也甩不掉!管也管不来!而以信任的心态群策群力,引导学生去做。这个“导”就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技巧、一种艺术。
赞美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良方。赞美就是肯定,就是对学生的认可,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一种推动力量。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心理学家威廉姆
[关键词]辅导员 诚心 爱心 细心 耐心 信心 恒心
心态是人的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良好的心态,不仅要求载体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善于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源于载体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持有客观的、辩证的看法。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是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前提。
一、诚心——当好辅导员的先决条件
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一个辅导员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当我们对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缺乏兴趣和热情时,恐怕是难以将这项工作做好的。辅导员的工作是辛苦的,但职责是神圣、高尚的。只要我们出于对辅导员工作的真心热爱,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辅导员。
辅导员的诚心,表现在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忠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对学生用一颗真
诚之心去对待,付出真挚的感情,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对家长用诚心换取放心;对同行用真心赢得配合和支持。
二、爱心——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爱学生”是对教师千年不变的要求。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室弯身捡一个纸团,是一种爱,对班级大家庭的爱;在学生得到进步时,微笑对他点一下头,是一种爱,对个人努力肯定的爱;在学生犯病时,递上一杯热水,是一种爱,对学生遇困难时关心的爱;在学生对本人工作有争议时,个别找他们并聆听他的意见,是一种爱,对学生尊重的爱;在学生犯错误时,在对他批评时不忘提出殷切的希望,是一种爱,对学生负责的爱。我们必须努力地把我们的爱撒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爱,体会到同学的爱,体会到班级的爱,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能量。
其实我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的爱,应该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我们无论如何不会喜欢一个说谎成性、不学无术的学生,这并不是我们师德不够高尚。但是,我们可以像对待一个病人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让他们真正感悟到老师的友善与亲和,从而实现零距离的心灵沟通。我想,这就是师爱。
希望的寄托就是爱心的具体体现。人都是在希望中生活,没有希望,就没有追求上进的动力,辅导员应该对每位学生寄托一定的希望或期望。不仅要对班干部、优秀的学生提出要求,给予指导,更要对贫困生、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帮助他们找准发展的方向,把更多的希望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实现,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细心——洞察学生思想行为的航灯
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细心。细心是班级常规工作的钥匙,是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首先,要因小见大。学生工作无小事,细心表现出辅导员的高度责任感。辅导员要从细微观察入手,不放过任何细小的事情,要将这些小细节加以汇集,进行综合分析,有的放矢地去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审清其微,才能辨明其心。学生一些细小的表现看似小事,却往往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察近料远。辅导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学生,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应该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要知利害,明未来。学生今天的不足,可能是阻碍未来成功的漏洞。一个仅仅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解决的辅导员只能算是称职的辅导员;能对未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把握且采取了手段防范的辅导员才是一个出色的辅导员。
最后,要显形知本。对学生的小问题、小毛病,既不要事事上纲上线,抓住不放,也不能粗心大意,放纵不管。视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不管,任其发展,必然会带来后患。辅导员要显形知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苗头抓起,对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美好品德是有极大好处的。心者存也,意者向也,存之于心,向之于彼,才是班主任的为师之道。
四、耐心——教化学生改过自新的良药
大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千人不同面,百人不同调。一个班集体有几十名学生,缺点、过失、违纪等现象在所难免。对此现象,作为一名辅导员,就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心,放下架子和学生说话,舍得花时间精力进行情感投资。要有宽宏的度量,要有慈母般的耐心,善于忍让和克制自己,稳定情绪,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促其改正。对少数“玩劣”的学生,更要耐心细致、锲而不舍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要在学生出现过错时无耐心,动辄训斥,甚至失去理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缺乏耐心的辅导员,在批评学生的过错时,往往会犯急躁主义,结果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辍学、出走、甚至自杀等不良后果。多一份耐心,就会减少一份急躁,就可挽救一个学生。
五、信心——心理建筑的工程师
有人说,信心是奇迹,信心是心灵的第一化学家,也有人把信心比喻为一个人“心理建筑的工程师”。信任带来的力量是无形的、巨大的。实际上,作为辅导员,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实践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绩是你们自己争来的,作为辅导员只是指点,出个主意,教个方法,班级成绩就能做得出色。班级工作如果是辅导员单枪匹马去“管”,那么这个“管”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挥之不去的烦恼,甩也甩不掉!管也管不来!而以信任的心态群策群力,引导学生去做。这个“导”就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技巧、一种艺术。
赞美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良方。赞美就是肯定,就是对学生的认可,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一种推动力量。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心理学家威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