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jxl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口语交际”,并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对其教学内容和要求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可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激发“说”的兴趣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一关。有些学生,课内不愿发问,不愿回答问题,上台发言,脸红耳赤,手忙脚乱,大汗淋漓,原先准备好的发言忘得一干二净。究其原因:一是训练少;二是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少,心理上有自卑感,总认为讲不好,不如不说。如果这两条原因是“绊脚石”,那么,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自尊自信,激起学生“说”的兴趣这个内动力,将“绊脚石”踢开。为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每当初一新生入学时,我首先向新生介绍在说话能力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的情况。有一次,我给他们读了这样一封信:“曾老师,如今我已经中专毕业并走上了工作岗位。记得刚毕业时,由于毕业的双向选择,我到一家公司求职,可这个待遇优厚的公司只需录用一个人,而竞争者却有十几个。面试座谈后,我心里没底,直到接到该公司的录用通知书后,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后来,听公司的总经理说,他录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的能力是与您的教导分不开的。”这封信对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丰富“说”的内容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的语言往往是有感而发,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根本谈不上语言表达。
  首先,立足课内,加强说话的专项训练。初中语文在每册教科书的每个单元都安排“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的专项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次,辐射课外,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动脑,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去挖掘“说”的素材。例如,我组织学生到公路旁边去捡“白色垃圾”。劳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人类与环境”的主题进行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又进行了“说”的训练。观看了电影《一个也不能少》后,让学生说出自己与影片中的边远山区的孩子在学习、生活条件上有何差别,谈一谈自己应如何学习。
  再次,鼓励学生多读书,养成做读书笔记、收集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一旦该说的时候,就不用为“无米”而犯愁了。
  三、教给“说”的方法
  1.要教给学生怎样做到发音准确而清晰,怎样把握语调、语速、停顿,怎样使说话内容条理分明、衔接连贯,怎样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对象来确定说话的内容和方式,怎样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等来增强说话的表现力。在这方面,我紧紧围绕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的专项训练的要求和安排,逐一地教给学生“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注意语言的得体、连贯和准确性。例如在讲《我的老师》一文时,我结合文中的一些修饰词语进行说话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把文中“默默地站在老师身旁”一句中的“默默”一词换为“悄悄”行不行?为什么?我让学生讨论后,归纳总结,使学生懂得说话用词要准确。
  四、创造“说”的机会
  1.朗读课文。按照座位号一轮到底进行朗读,或一段或一句。打破以往只叫朗读能力好的学生来读的常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说”的训练机会。
  2.安排说话课。具体做法是:说话课由学生主持,采用竞赛的方式,以组为单位选出三名学生参加。说话课的内容有:词语接力赛,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看图说话,介绍一种事物等等。通过说话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一次说话课上,我安排了一次看图说话的内容。学生看着一张张投影图画,把学过的课文生动地复述了下来。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复习了课文的内容。
  3.精心设计,运用教科书中课后练习题中“说”的训练题目。如默写并复述《木兰诗》一文。
  4.创设交际情境。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创设一些交际情境。如打电话、问路、拜访、送别、安慰、聚会等交际请境。
  5.进行口头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片段写作,用口头叙述下来。例如,在讲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中描写春的方法,口头描述一段秋天的景色。
  总之,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加强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带动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等理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水资源价值与水价格问题,并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全文的主要内容: 首先,从天
人的感受是一种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它能够令人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客观的刺激可以引发我们千变万化的情感产生。掌握一定技巧、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将学生引入意境,从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课外活动是重要的“车道”。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很好的展示和发展。  一、培养了学生“看”的能力  “看”即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力的始发因素
期刊
【摘要】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知道的较多,因此,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正确性.  【关键词】教学理论;考虑不周;基本行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们听得懂、记得住、能应用、应用好,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则是互动式的教学理论。下面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
期刊
研究采用氰酸盐负荷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结果显示,氰酸盐可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升高;细胞内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氰酸盐处理后显著下降;细胞产生的脂质
【摘要】朗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是提高学生认识和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语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平时我们应该重视加强朗读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朗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重要性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获得语言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不能只依赖理论知识。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
期刊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陷入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兴趣,效率低下,阅读感悟难以深化的窘迫境地。其主要症结在于“小语文观”:教学目标只为考试,教学空间限于课堂,阅读范围限于文本。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正如杨再隋教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所指出的:“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