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TEG检测将患者分为标准组(58例)与调整组(182例)。标准组术后采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1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调整组的患者采用基于TEG参数调整的抗血小板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出血或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以及调整组中发生缺血事件患者与未发生者TEG参数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Hunt-Hess分级、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是否为破裂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是否为多发动脉瘤以及置入支架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0.5%(1/182),低于标准组的6.9%(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调整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23.6%(43/182),与标准组的20.7%(12/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GOS均为Ⅴ级。调整组中,发生缺血事件的患者与未发生者比较,花生四烯酸途径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二磷酸腺苷(ADP)途径的抑制率、ADP途径血凝块最大强度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初步观察发现,TEG参数可能有助于识别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而个体化地指导抗血小板治疗。

其他文献
英语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世界同进步。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外进行文化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
目的 探讨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血管内再通术(复合手术)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
中职会计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还应该重视诚信教育,会计活动必须将客观的账目情况反映清楚,坚决杜绝做假账行为的发生。结合中职会计教学的实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论证、推理与
期刊
目的 探讨临时阻断技术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锁孔入路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