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期建筑设计住宅发展趋势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对居住的条件,需求和对生活水平质量不断的提升,为了跟好的发展与时俱进,以达到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安全感及环境质量更关心,这就要求在商品价值观念、住宅的功能、质量都要与其价格相联系。从而确定了从一开始对量的要求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尤其建筑设计在实际理念上提出了急需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建设人民需要的最好的时代建筑的要求,力求住宅精巧与适用。
  关键词:住宅设计;发展趋向;质量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住宅,已不仅仅是人民生活简单的居所,更是国计民生的主要载体之一,体现的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标志。为了不断的改变人们居住的现状,住宅要不断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适应居民的生活品位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 它的建筑规划设计随着使用功能增多而被改进和创新,就其形式与动态而言,住宅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化应是最大、最频繁的。
  今后,住宅的发展趋势,不仅仅再是数量稳定的增长、质量也不断提高、设备逐步有所完善的基础上, 通过在城市居住区的群体规划之中加入了节能的思考,全面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适当控制建筑面积,多开发建设适应居民需求的、有特色的住宅。居住区的省地设计和节能设计是一个整体设计策略,需要统筹考虑,高效率的节约资源。在建筑的单体设计中提出省地的问题,进一步节约城市用地,提高住宅的使用系数。在保证居住环境舒适度。
  1.个性化住宅
  近十年来开发建设的集合式住宅,套内面积越来越大,虽然在户型及平面布局上有些變化,但套内墙体几乎都不能拆改,房间固定不变。一住十几年、几十年,空间没有变化,个性无法体现,使住户缺乏新鲜感,从而降低了生活的品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住房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房的个性化将成为购房者尤其是年轻人的第一需求。因此,可变的、多样化平面布置的大开间灵活隔断住宅也将会成为住宅市场中的一大亮点。近几年不少地区都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天津市开发的异型柱大开间灵活隔断住宅以及黑龙江省建设的无粘结预应力大开间灵活分隔住宅等,都因为可变化套内平面布局、突显居住个性等而受到住户的欢迎与好评。
  另外,国家建材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等2000年就已发出通知,三年内要在沿海地区的160个大中城市实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目标。因此,大开间灵活隔断住宅的建设与开发对逐步减少、尽快淘汰粘土砖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4、2、1"家庭住宅
  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有的已结婚生子, "4、2、1"家庭开始出现———夫妇俩上有四位老人要赡养,下有幼儿要照料,每天还要忙于工作。"
  4、2、1"家庭将成为我国家庭构成的主流,老人的赡养将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探索和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开发建设适应"4、2、1"家庭需要的住宅会给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帮助,不仅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居住方式有合住、分居、邻居近居等多种形式。
  合住型:儿女与老人同居一户,有老人独用卧室,也可为老人设专用的卫生间及小厨房等。尽管互有干扰,但更便于相互照顾。
  分居型:为二合一住宅单元子女与老人有各自的卧室以及厨卫等。相互干扰少,互相照顾也方便。
  邻居型:子女与老人两个或三个家庭或一墙之隔,或同住一层楼。互相干扰小,照顾也很方便。
  近居型:两个或三个独立家庭就近居住,住同一幢住宅楼或相邻楼栋。相互基本无干扰,但不能做到对老人的全天候照顾。
  另外,在户型、面积以及设施、设备的设置等方面也应体现出各自的特点,满足不同的需求。
  3.老年住宅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的老龄人口已达1. 32亿,占总人口10%之多,已大大超过联合国与世界银行7%的指标。伴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发展尤为迅速,城市中的老年人在大幅度增加。因此,开发建设老年住宅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现今的老年住宅(公寓)大多为公建改造而成,设施不完备,服务不到位,有的甚至以赢利为目的。老年人生活欠舒适,精神上缺少欢乐。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很不协调。
  老年住宅的形式可分为3类:
  (1)自理式:老人完全有生活自理能力,住宅形式与普通住宅相同。但在平面布置以及设备、设施的设置等方面要考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特点,有专人定期过问,有应急措施。
  (2)协助式:老人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护理人员适当地照顾。如行动不便的老人等。住宅形式类似于现在的老龄公寓,生活方式为半独立形式。在平面布局与设施、设备的设置上应考虑方便使用,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等设计应尽量考虑发挥他们独立使用的作用。
  (3)护理式:老人基本上丧失自理能力,需要专门人员的日常照料及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类似于医院病房和疗养院的形式。
  老年住宅设计应体现老年人的生活及形态特点。老年人生活范围容易缩小,相互依赖的程度高;老年人对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判断能力较低,行动迟缓;老年人对自然的需求,如室外活动、接受日光、接触绿地等也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强烈等等。为老年人开发建设安定、舒适的住宅是社会的使命,也是对老年人的关爱。
  4.生态住宅
  人口剧增、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淡水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等等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警觉,我国是近十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能源与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尤其生态住宅的开发与建设将是大势所趋。
  以为有大片绿地或水面的住宅区就是生态小区、生态住宅的观点是极其片面的。
  生态住宅设计首先要考虑利用阳光、水等可再生自然资源,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达到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冬季采暖、夏天空调以及热水供应等可充分利用太阳能或地热水;利用建筑材料的隔热与蓄热,使室内空间冬暖夏凉;利用绿化与植栽调节室内小气候等等。生态住宅设计要考虑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延长住宅使用寿命。其中,建筑材料是关键,开发无污染的、可以循环使用的、耐久且节能的建筑材料已迫在眉睫。另外,住宅设计还要考虑废水的循环利用、废气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的处理与回收等。
  生态住宅应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要求空间大小与尺度设计合理,材料质感与色彩选择得当,设施与设备配置完备,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无污染、无辐射、无噪声。
  总之,要功能齐全,使用方便,舒适静雅,有利健康。另外,生态住宅设计还应注意与地域的人文环境相融合。从土地的使用、街区的规划到住宅个体的设计,都要考虑与当地的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等有机结合,使建筑真正融入城市肌理,融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中。
  5.结束语
  以上四类特色住宅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居民的认可程序如何等等,对此笔者曾经随机对156户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如下图)。在对于"特色住宅与普通住宅,您更希望得到哪类住宅"的询问中,有107户回答"希望能有一套特色住宅",占全部住户的68. 6%。而对于"四类特色住宅中您最希望拥有哪一类"的问卷结果整理如上表: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生态住宅首先受到城市居民的关注。无污染、高节能、环境优雅、居住舒适、有利健康的绿色生态住宅将会成为城市住宅发展的方向。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对个性化住宅的需求,中青年住户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住户,这充分显示了青年人的不甘安于现状、乐于变化的特点。老年住宅则更受老年人的欢迎,体现了老年人的老有所居、老有所乐、安度晚年的强烈愿望。
  
   最后,还应该指出,这四类特色住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是可以相通的。比如,个性化住宅、"4、2、1"家庭住宅、老年住宅等都可以建成绿色生态住宅, "4、2、1"家庭住宅也可设计为大开间灵活隔断形式等等。这样的住宅一定会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1]宋春华《小康社会初期的中国住宅建设》建筑学报. 2002. 1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著.《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M〗》中国计划出版社.
  [3]张丽丽译.《多层集合住宅(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人们对高速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以及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固有的局限性,促使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诞生。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的TD-SCDMA标准由于采用了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网络所要传递的信息种类的多样性和信息速率的高效性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原有的网络资源对于这些要求明显显得力不
图像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及人类自身的重要源泉,然而图像的数据量是巨大的。这样不仅对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也使得图像通信的信道传输速率受到限制。因
在“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八字开发方针指引下,梯级水电站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深入地研究梯级水电站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针对单一水电站管理与优化调度相对成
[摘要] 在当下城市建设中,城市蒸汽管道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的城镇集中供热工程中,蒸汽管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供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设计标准与工艺、技术要求。在蒸汽管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等方面的问题,采取先进工艺与技术措施,严格控制设计工作中的要点,以保障蒸汽管道的高效、稳定运行,本文主要对蒸汽管道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进行详细阐述,提出相关问题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城市风貌的体现,社会文明的传承,如何使建筑设计朝着理性、健康、活跃、平稳的道路发展是设计者探索的重点。本文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按照个人的理解,带领大家共同探索建筑设计的意义、内容以及提高建筑设计的方法,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设计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目前,短距离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迅速发展,超宽带(UWB Ultra-wideband)技术也在民用领域开放,凭借其带宽宽、传输速度高、功率低、成本低等优势在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多载波通信技术,尤其是本文所研究的MC-CDMA系统,由于具有抑制频率选择性衰落和频谱效率高等诸多优点,是一种适合于无线环境下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但MC-CDMA系统所存在的高
在嵌入式系统中,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外围硬件设备交互的方式。由于驱动程序的存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都与硬件无关,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和最终用户通常不必关心底层
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量的逐渐增加,传统的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的网络管理功能过分集中,容易造成带宽消耗和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