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钱又称“逃避资本”,它是指为追求高收益及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以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行为为例,本币汇率预期改善、利率高于外币,从而形成汇差,是国际热钱流入增多的主要原因。同时,外汇管理体制中出现的一些监管漏洞,也会为国际热钱的进出提供便利条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王元龙认为,热钱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一方面会对进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刺激投资的正面作用,同时,太多的热钱将会给该国带来通货膨胀、汇率剧烈波动、泡沫迅速扩张等负面影响。当热钱套利机会变小,如本币币值上升时,热钱就会迅速撤出,从而引起本国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2008年以来,国际上的热钱更多地涌向中国。据统计,1至4月份的流入额超过1300亿美元,仅4月份就高达500亿美元,处于异常状态。
同时,4月份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7567万亿美元,超过了7个发达国家的总和。专家认为,造成外汇储备异常膨胀的罪魁祸首是热钱的流入。
不断涌入的热钱极大地增加了市场货币供应量,从这一点来看,因为人民币供给增加而增进的通货膨胀变得更加不可控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研究认为,热钱对中国A股市场的渗透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投资者的想象,出入中国A股市场的热钱规模远高于目前批准的QFII总额。和热钱的大量涌入相比,热钱的流出也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张明认为,大规模的热钱逃离中国市场,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他说,热钱操纵中国股市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A、H股的联动来赚取利差。对于那些既在A股又在H股上市的股票,热钱可以一面做多A股同时又在H股市场上大量做空该蓝筹股,随后,热钱在A股市场上大量抛售该股票,这首先会引发该蓝筹A股股价下跌,其次很可能导致该蓝筹H股股价下跌(H股下跌幅度一般低于A股)。最后的结果就是热钱可以在H股市场上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保证热钱的H股盈利远高于A股亏损,从而牟取暴利。
热钱不仅对中国的股市产生了影响,也对中国的房产产生了影响。分析人士认为,热钱对楼市的兴风作浪远比股市来的凶猛。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热钱可能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开发领域。他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开始吃紧,但投资增速仍然很快,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另外,自2007年年末开始,信贷收紧,加之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加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可能会考虑从其他途径来借钱,而与此同时,国际上利率水平持续下降,流动性增多,因此也存在借款的意愿。”
热钱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体系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2007年底以前热钱的流入量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有的专家推测在5000亿美元,有的甚至认为高达8200亿美元。
专家指出,人民币贬值与热钱流出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大。从历史经验看,热钱加速流入会造成宏观经济失衡,形成资产泡沫。而热钱的迅速出逃,也将会是一瞬间的事,届时将会造成经济震荡,甚至引发严重的货币危机。正如亚洲金融危机演绎的那样:危机爆发前的1996年底,注入东亚的热钱约5600亿美元,到1998年底危机爆发后流出的热钱达8000亿美元,诸多亚洲国家深陷危机之中。
专家认为,大量热钱将会使资本流动急剧波动,不仅导致汇率和利率更大幅度波动,造成资产价格中的泡沫效应使得国际收支状况和结构更加复杂,进而影响到一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甚至造成社会和政治的动荡不安。
因此,要改变或者说有序化热钱的流动,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加快汇率改革步伐,实施合理的外汇管理制度。
2008年6月8日,外管局出台政策,自7月1日开始,企业境外投资不再受额度限制,外汇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这是增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灵活性的重要步骤,防止外汇资金大量结汇后进行投机性活动。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王元龙认为,热钱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一方面会对进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刺激投资的正面作用,同时,太多的热钱将会给该国带来通货膨胀、汇率剧烈波动、泡沫迅速扩张等负面影响。当热钱套利机会变小,如本币币值上升时,热钱就会迅速撤出,从而引起本国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2008年以来,国际上的热钱更多地涌向中国。据统计,1至4月份的流入额超过1300亿美元,仅4月份就高达500亿美元,处于异常状态。
同时,4月份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7567万亿美元,超过了7个发达国家的总和。专家认为,造成外汇储备异常膨胀的罪魁祸首是热钱的流入。
不断涌入的热钱极大地增加了市场货币供应量,从这一点来看,因为人民币供给增加而增进的通货膨胀变得更加不可控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研究认为,热钱对中国A股市场的渗透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投资者的想象,出入中国A股市场的热钱规模远高于目前批准的QFII总额。和热钱的大量涌入相比,热钱的流出也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张明认为,大规模的热钱逃离中国市场,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他说,热钱操纵中国股市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A、H股的联动来赚取利差。对于那些既在A股又在H股上市的股票,热钱可以一面做多A股同时又在H股市场上大量做空该蓝筹股,随后,热钱在A股市场上大量抛售该股票,这首先会引发该蓝筹A股股价下跌,其次很可能导致该蓝筹H股股价下跌(H股下跌幅度一般低于A股)。最后的结果就是热钱可以在H股市场上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保证热钱的H股盈利远高于A股亏损,从而牟取暴利。
热钱不仅对中国的股市产生了影响,也对中国的房产产生了影响。分析人士认为,热钱对楼市的兴风作浪远比股市来的凶猛。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热钱可能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开发领域。他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开始吃紧,但投资增速仍然很快,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另外,自2007年年末开始,信贷收紧,加之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加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可能会考虑从其他途径来借钱,而与此同时,国际上利率水平持续下降,流动性增多,因此也存在借款的意愿。”
热钱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体系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2007年底以前热钱的流入量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有的专家推测在5000亿美元,有的甚至认为高达8200亿美元。

专家指出,人民币贬值与热钱流出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大。从历史经验看,热钱加速流入会造成宏观经济失衡,形成资产泡沫。而热钱的迅速出逃,也将会是一瞬间的事,届时将会造成经济震荡,甚至引发严重的货币危机。正如亚洲金融危机演绎的那样:危机爆发前的1996年底,注入东亚的热钱约5600亿美元,到1998年底危机爆发后流出的热钱达8000亿美元,诸多亚洲国家深陷危机之中。
专家认为,大量热钱将会使资本流动急剧波动,不仅导致汇率和利率更大幅度波动,造成资产价格中的泡沫效应使得国际收支状况和结构更加复杂,进而影响到一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甚至造成社会和政治的动荡不安。
因此,要改变或者说有序化热钱的流动,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加快汇率改革步伐,实施合理的外汇管理制度。
2008年6月8日,外管局出台政策,自7月1日开始,企业境外投资不再受额度限制,外汇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这是增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灵活性的重要步骤,防止外汇资金大量结汇后进行投机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