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渐成药片文化

来源 :北京科技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2006年出版了一本名叫《百年谎言》的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研究员赵霖说,1906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这个法律制造了一个谎言:即“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化学合成物质,与天然食物和药物不仅同样无毒无害,而且会更加有效。”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出现了西方现代农业。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市场竞争和利润驱动推动着食品的工业化,制造出了更便宜、更丰富的食物。性激素在美国首先用于家畜饲养,用来增加动物的脂肪和体重,假如你在1947~1977年间经常吃美国牛肉,你就会接触到高水平的性激素——二乙基固醇(DES),它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美国应用的历史长达30年。几十年以后,尽管二乙基固醇已经被证实确有致癌性,仍有不法农场主继续给家畜注入非法剂量的二乙基固醇。
  “虽然有些添加剂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在我们的食品中有太多添加剂存在,其中很多虽然改变了食物的形态、保存方式等等,但绝不是必要添加的,人们为更加快速、简便、减少成本等需求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赵霖说,食品中的添加剂与环境和消费品中的化学物质协同,削弱免疫系统,导致疾病发生,然后医生再用副作用很强的化学合成药物进行治疗。在崇尚“药片文化”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恶性循环在不断地重复着。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是百分之百,使用不合理就会危害健康。”赵霖强调。举例来说,西式面包中不仅有2.5%~3%的食盐,还要加入面团改良剂、膨松剂、保湿剂等许多化学添加剂,据统计,每年每个德国人仅消费市售面包,就要摄入约3千克不同的化学添加剂。所以现在德国人提出,要吃没有化学添加剂的“祖母的面包”。
  赵霖认为,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异物”,对人体是否有害,需要数年、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长期跟踪观察,尤其是多种添加剂在人体内的作用,更需大量深入研究和毒性试验。大量研究表明,当前许多不明原因的现代病都与化学食品添加剂有关。
  “比过量使用合法食品添加剂更有害的是,目前在食品中使用的一些添加剂,并没有经过安全性评价,仅是实验室研究出的‘毒理不明’的化学产品。”赵霖指出。以盐酸克伦特罗为代表的“瘦肉精”就是例子。
  目前我国共有食品添加剂数千种,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如刚刚被禁止在富强粉中添加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生产面包使用的溴酸钾、碘酸钾等面团改良剂;生产饼干加入的膨松剂亚硫酸或焦亚硫酸钠;方便面中添加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肉制品生产中的发色剂亚硝酸盐;食用油中添加的抗氧化剂等。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比较严重。例如,面粉增白剂的使用,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曾连续八年在两会提案,要求禁用面粉化学增白剂,几经努力才予以实施。当时,网络调查也发现,几乎100%的国民,同意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面粉增白剂的使用,是对亿万消费者主食的人为化学污染,有百害而无一益。
  “我的观点,食品添加剂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赵霖说。
其他文献
2011年5月10日清晨,广州电视塔上方出现了酷似皇冠的阴影。一位网友拍下照片,随即发表了一条担心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微博。但不出几分钟,这条微博的回复当中,就出现了热心网友给出的科学解释。  当时,我转发了这条微博,并且再度感受到了互联网在科学传播,特别是天文科普领域能够发挥的价值。  我利用网络进行科学传播的经历,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我出任水木清华BBS(今天水木社区的前身)上天文版块的
期刊
在上学时,他就被选入军营,从事反恐方面的工作。退役后,他来到中国,游历了丽江、桂林等名城,随后成为一名风险资本家。他来中国淘金,除了挣钱,还努力将以色列的各项科技成果传播到中国……    “犹太人最大的传统就是不满足,这对于政治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于科学来说绝对是好事。”以色列前总理西蒙·佩雷斯曾这样说。一个仅有710万人口,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犹太人利用好奇心,并手握“科技”王牌,打了一场胜仗
期刊
记得带资料来,记得吃药,记得一小时后给朋友打电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记住要做的事情,这种能力被称为前瞻记忆。以前,人们对前瞻记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成年人和老年人群,而忽视了儿童。不过,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陈楚侨研究员带领课题组填补了这一空白。他们通过研究,描绘出了儿童未来记忆的发展轨迹。这一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在《神经心理学》杂志上。  “前瞻记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时间线索
期刊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唐岱维发现,我国污水处理的能力虽然在不断增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这些废物难以处理,而且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通过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慧的交流,唐岱维发现可以将这些微生物合成一种新型生物燃料—聚羟基脂肪酸酯。它是微生物细胞的能源储存物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也可以作为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同时添加到各种标号的汽油中还
期刊
“我国目前执行的玩具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规定完全一致。”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国内市场上,部分塑料玩具含有危害儿童健康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出口的玩具则使用无毒无害的漆和原料。为此,有人质疑,儿童玩具实行国内国外双重标准。这是真的吗?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在官网上公布了技术专家对国内儿童玩具标准的情况说明。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艳芬介绍,我国目前的玩具标准《国家玩
期刊
塑化剂究竟是什么?它有何危害?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告诉《北京科技报》,塑化剂是一种可以软化塑胶材料的物质,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添加在塑胶中可增加弹性,广泛用在工业上,比如塑料袋、玩具、橡胶管,手套、输液管、输血袋,以及汽车的塑料椅垫等等。但是,塑化剂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即塑化剂不能用在食品里。  很不幸的是,30年前,日本香料一家公司,将其用于香料物质的乳化液中,因为塑化剂能起到比
期刊
因为台湾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的相关研究,台湾相关部门勒令香水、化妆品等企业在加工过程中禁止添加塑化剂。尤其对儿童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玩具等所含DEHP浓度设立了严格的标准,甚至要求各企业降低DEHP在包装产品中的使用。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会研究塑化剂,是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用塑料袋去接触食品,塑胶杯也让越来越多台湾人在喝茶饮时,爱不释手。  于是,从2007年7月起,李俊璋就带领研
期刊
台湾地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非常严格,除了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外,其他物质都是被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  “台湾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可以说是国际上最为严格的,可以用零容忍来形容,但是就在这种严厉监管之下还有不法商贩非法添加,可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李里特说。  但目前,国内有关部门还是将查处重点放在是否有从台湾进口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上,这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期刊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记者,用来使粽叶返青的“染色剂”是工业硫酸铜和氯化铜。    清晨7点多,东三环边上的一个早市已是熙熙攘攘挤满了买菜的人。一名买新鲜粽叶的商贩一边往身后的大口袋里掏着粽叶,一边应着围拢在地摊前问价和挑拣的人。  这个小贩是早市上唯一卖新鲜粽叶的人。距离她十多个摊位的另一铺地摊也卖粽叶,但因为那是用塑料袋真空包装的湿粽叶,因此没能引起买菜人的兴趣。小贩掏出的粽叶长得如
期刊
相变微胶囊在蓄热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中温太阳能热电厂、余热回收、风电消纳等系统中,都可以应用相变微胶囊来进行蓄热,以更好地利用能源。
  首先,本文针对单个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对相变换热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单个相变材料微胶囊二维模型,采用焓法模型跟踪固液界面的位置,得到融化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液相率,分析了粒径、壁厚、囊壁材料和相变材料对微胶囊融化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1)粒径越大,微胶囊所需的融化时间越长,粒径为50μm和粒径为250μm的微胶囊所需融化时间分别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