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的倾向。要注意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听的能力,坚持不懈,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听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124-01
英语教学中“四会”能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新教材中强调了“听说领先”的原则。听是理解,说是表达;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听有助于说,说有助于听,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失。
听力的培养有赖于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笔者认为:打好语音、字母基础,是初学者入门的重要环节。在字母教学中,通过学习字母的读音、对含元音字母的归类,提前教学音标,对元音及元音字母组合在开、闭音节中和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进行小结,以及对词的音、形、义的学习和掌握,词的拼读、拼写的方法和对词的理解,有利于初中生的听力培养。
听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需要有更多的听的机会。听力的培养包括注意听和随意听二方面,以注意听为主,随意听为辅。注意听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其训练方式如下:
第一,每节课坚持5分钟的值日生报告,学生间进行问答练习。
第二,听课文录音。听之前,对要给学生听什么、怎样听、什么时候听、达到什么目的,学生会有何反应等,都应作周密的考虑,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果听前只说“现在放录音,大家听一听”或“我来朗读,大家仔细听”,学生很可能耳听而不能会意,或虽会意而不能记忆。因此,不仅要有要求,还应注意听后检查。如抽学生回答问题、讲述大意、判断正误、选择答案等,都能帮助初中生的听力的提高。
第三,听写练习。每节课坚持5分钟的听写练习,内容含所学的字母、单词、短语、句子和短文。听写中,教师应注意语速不宜过过快或过慢。
第四,听力材料。耳听是二种感官的活动,为了唤起多种联系而促进会意,应安排视觉、发音动觉或动作伴随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教材每单元有一篇听力材料,配合学习知识录制的。做练习时,应先介绍听力材料的背景及对话中人物间的关系,捉一两个概括性的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最后检查学生听的结果,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在听录音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指导,发现学生有疑难时,应停放录音进行讲解或作必要的重复,待疑难解除后,再继续听音练习。在听音时,教师还应把握时间,不要过长。因为,初中生的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短,听音时间过长,大脑会产生内抑制,并且学生还会感到单调乏味,降低学习兴趣。
随意听是为了造成较为浓厚的英语氛围,是对注意听训练的必要补充和成果检验,并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其训练方式如下:
1.日常交际用语。每节课坚持5分钟的值日生报告,学生间进行问答练习。课后,鼓励学生用英语招呼或交谈,让学生互听互助,熟悉不同的口音,营造愉快的语言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的能力。
2.用英语用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语音、语调对学生的听力,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初中生年龄不大,对外语有新奇感又善于模仿,而教师对教学材料的讲解本身就是很好很生动的听力训练。为此,课堂上多用英语,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交际活动,把学行尽可能地置于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但教师应注意液用的语言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
3.听阅读训练磁带。阅读训练教材中配有趣味较浓的对话及故事,学生边听边读边欣赏,听读结合,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4.鼓励学生多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中难度适当的英语学习节目,学唱英语歌,学说绕口令,做英语游戏,讲故事,英语演讲比赛,组织英语晚会等。这样,不仅丰富听的信息,而且有助于增强听的兴趣。
听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的倾向。注意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注意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听的能力,坚持不懈,才能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听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124-01
英语教学中“四会”能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新教材中强调了“听说领先”的原则。听是理解,说是表达;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听有助于说,说有助于听,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失。
听力的培养有赖于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笔者认为:打好语音、字母基础,是初学者入门的重要环节。在字母教学中,通过学习字母的读音、对含元音字母的归类,提前教学音标,对元音及元音字母组合在开、闭音节中和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进行小结,以及对词的音、形、义的学习和掌握,词的拼读、拼写的方法和对词的理解,有利于初中生的听力培养。
听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需要有更多的听的机会。听力的培养包括注意听和随意听二方面,以注意听为主,随意听为辅。注意听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其训练方式如下:
第一,每节课坚持5分钟的值日生报告,学生间进行问答练习。
第二,听课文录音。听之前,对要给学生听什么、怎样听、什么时候听、达到什么目的,学生会有何反应等,都应作周密的考虑,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果听前只说“现在放录音,大家听一听”或“我来朗读,大家仔细听”,学生很可能耳听而不能会意,或虽会意而不能记忆。因此,不仅要有要求,还应注意听后检查。如抽学生回答问题、讲述大意、判断正误、选择答案等,都能帮助初中生的听力的提高。
第三,听写练习。每节课坚持5分钟的听写练习,内容含所学的字母、单词、短语、句子和短文。听写中,教师应注意语速不宜过过快或过慢。
第四,听力材料。耳听是二种感官的活动,为了唤起多种联系而促进会意,应安排视觉、发音动觉或动作伴随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教材每单元有一篇听力材料,配合学习知识录制的。做练习时,应先介绍听力材料的背景及对话中人物间的关系,捉一两个概括性的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最后检查学生听的结果,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在听录音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指导,发现学生有疑难时,应停放录音进行讲解或作必要的重复,待疑难解除后,再继续听音练习。在听音时,教师还应把握时间,不要过长。因为,初中生的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短,听音时间过长,大脑会产生内抑制,并且学生还会感到单调乏味,降低学习兴趣。
随意听是为了造成较为浓厚的英语氛围,是对注意听训练的必要补充和成果检验,并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其训练方式如下:
1.日常交际用语。每节课坚持5分钟的值日生报告,学生间进行问答练习。课后,鼓励学生用英语招呼或交谈,让学生互听互助,熟悉不同的口音,营造愉快的语言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的能力。
2.用英语用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语音、语调对学生的听力,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初中生年龄不大,对外语有新奇感又善于模仿,而教师对教学材料的讲解本身就是很好很生动的听力训练。为此,课堂上多用英语,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交际活动,把学行尽可能地置于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但教师应注意液用的语言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
3.听阅读训练磁带。阅读训练教材中配有趣味较浓的对话及故事,学生边听边读边欣赏,听读结合,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4.鼓励学生多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中难度适当的英语学习节目,学唱英语歌,学说绕口令,做英语游戏,讲故事,英语演讲比赛,组织英语晚会等。这样,不仅丰富听的信息,而且有助于增强听的兴趣。
听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的倾向。注意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注意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听的能力,坚持不懈,才能提高学生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