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毁灭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子明是现代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从小接受的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教育;另一方面,又向往淳朴自然的乡村文明。他试图从城市和乡村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且找到精神出路。但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乡村文明也被污染成为人性污浊的屠场,并且乡村文明自身也具有它顽固的劣根性。高子明背负着现在知识分子共有的苦恼与痛苦,他的人格呈现出了分裂的特质。最终变为人狼的结局意味着知识分子要追寻乡村文明的失败,随之而来的人性的毁灭表明旅程以失败终结。《怀念狼》表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迷茫与悲哀。
  【关键词】天人合一 现代文明 乡村文明 象征主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91-01
  一、自卑情结与补偿机制
  1999年贾平凹长篇散文《我是农民》面世后,在这个长篇自述中贾平凹选文学道理的动力机制分外明晰地浮出水面,在贾平凹的人格背景中,导致他自卑的因素;既早年的“心理创伤和虚弱的身体所带来的自卑”,以及其浓郁的乡村情结在城市工业文明面前的局促不安、游移徘徊。《怀念狼》中高子明的自卑正好是贾平凹身为“乡下人”的优胜感和城市的不屑所产生的。作家把高子明安排为既是商州的后代,又是一个从小在城市生活的人,他受现代文明的教育,反而对现代文明产生怀疑。他的内心充满了对乡村文明向往,这种心理矛盾使作为城市人产生了自卑心理。高子明作为城市人的自卑感恰恰满足了自称“乡下人”的作者的自卑心理,贾平凹创作活动是“典型的创作超越自卑的补偿性活动”。高子明的人物形象很大程度上是贾平凹的变形。
  二、“精神家园”的迷失
  贾平凹在作品中建立起了一个艺术的商州世界,这个艺术的商州世界一方面以真实的商州世界为摹本,一方面又溶入了作家的情感记忆。同时,作者对当下城市生活的不满意成为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叙事推动力。在贾平凹的笔下,商州不再是民俗展览的平台,在《怀念狼》中并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个地名,而且代表的是乡村文明,代表着自然,代表着传统文化。贾平凹成功的运用了传统与象征相结合的方法,使审美的主体与对象客体合二为一、水乳交融。“试图在人情事态的自然流变中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高子明虽然自卑但他并没有盲目的崇拜传统文化,他用更客观的视角审视变异了传统文化。高子明回商州寻找仅存的15只狼并给他们拍照,这不仅象征了他的寻根旅程,而且这个过程也成为他心里的一次寻根过程。
  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激烈撞击中不仅深情的怀念和追忆着上述商州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同时他通过对商州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中逐步认识到乡村显然已不再是世外桃源,乡村文化正遭受城市商业文明污染和蚕食。在时代洪流面前,“乡村文明的美好无法阻拦现代文明的侵略步伐”。不仅如此高子明也对传统本身所具有的愚昧,卑琐和野蛮等文化的劣根性感受至深:如抛孩子撞车以讹钱财的为富不仁者、有吃活牛肉的“英雄”小店、有倚楼卖笑的风尘女子、有权欲熏心、财迷心切的乡干部。他们与搏山、烂头等人的道义是有反差的。高子明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悲剧人物,虽然他受的是现代文明的教育,但他却崇尚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带给他的并不仅仅是返璞归真的感受,更多的是变了质的城市文明所带来的污染。
  面对现代文明的激荡,以高子明为代表的当代知识分子几乎成了没有“精神家园”的弃儿。于是,当市场经济的大潮仅仅漫过他们的脚面,便使他们发出了茫然无措的喟叹甚至歇斯底里的恐慌,使他们像一群玩世不恭的嬉皮士,在音响嘈杂的现代音乐中展露着骚动不安的疯狂。你一招一式,都宣泄着痛苦纷扰的复杂情绪。在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动荡、迷茫、痛苦、困惑的阶段之后,开始反思,寻找失去的“精神家园”。
  三、“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
  高子明回商州的目的也充满了矛盾。他的商州之行是为仅存的15只狼拍照,而这个过程使他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产生了质疑的态度。“上帝创造人的同时也创造了众多的生命,只有人是高级动物,这是宣传人的觉醒:要是一味强调热闹的地位,并且特别高就太糟糕了。如果动物全部消失了,人就会怀念动物了。”,贾平凹称自己对近年来的世界越来越恐惧,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不仅是人类面对自然,面对动物,是面对除了人之外的一切物质的矛盾。而面对这种矛盾人变得既渺小又狂妄,既可怜又贪婪,既精明又愚蠢,作者自己也认为“做人实在是一件挺受罪的事情,还不如一块石头。”贾平凹的这种思想使作品中的高子明面对自然、面对人性的看法也都自热而然的带着道家的价值观。
  高子明是不赞同改造自然的。他主张“人属自然”、“人性自然”,那么人必须要服从自然规律。老子明确指出人应该效法天地自然之道,按天地本来的状态来生存,庄子也是主张“以人为本”、“以天为徒”、“从天之礼”、“以天为师”。也就是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天道是人道的大本大宗,最终归宿。
  高子明相信人的最终归宿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做事情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自然的法则就是客观世界的定律。它不仅仅包括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也包括人类社会长期自然而然形成的道德和社会的法理,当然还应该包括人性的基本规律。作品从遵循天道把狼种的毁灭与否,与人性的毁灭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他寻找仅存的15只狼的征程实际上是寻找人性。在这里作者把整个寻找狼的过程意象化,象征意义在整个本文情结逻辑的自然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最后他的呼喊“我需要狼”其实是在呼喊回归自然,是对没有被城市文明污染的乡村文明的呼喊。高子明是站在保护狼的立场上,但是在与狼的斗争中感受到了人的存在意义。高子明的商州之行,从精神和心里上得到了新生,最后与狼的特殊决斗而变得勇敢,他的生命深处的能量得到了喷发,他向狼(其实是人)射出的最后一枪使他由狼的保护者一跃而起成为了狼的对手,他因此获得了新生,所以狼彻底灭绝之后,回到城市的高子明才会变得歇斯底里疯狂呼喊“我需要狼”,因为只有那不在他血液中涌动的原始生命力才能呼唤起他的欲望。每一只狼的毁灭都象征了人性彻底的毁灭,高子明虽然受到现代文明的教育,但是站在人属自然和保护狼的一面,随着最后一只狼的死去,他也跟着拿起了枪射狼(人),这也强烈的展示出一场人性毁灭的悲剧。
  四、结语
  《怀念狼》中,高子明是一个徘徊在古典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知识分子。他的回乡之旅完成了寻找人性的现代寓言,而自我的分裂人格又使他的人生历程充满了游移彷徨、内省批判意识。现代工业文明是双刃剑,让人物质满足却精神萎靡;而乡土的村落文化也不是一方净土。高子明在寻找的过程中击碎了先前的乌托邦美梦。又在自我怀疑和否定中完成了灵魂的新生与超越。
  “天人合一”,也许是一个不可追及的终极思想,却昭示着人类超越自我局限的诉求,更是人类未来的精神家园与归宿。
  参考文献:
  [1]张韧《价值观的迷茫与重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91年第2期
  [2]陈雅谦《变态心理学》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
  [3]贾平凹《怀念狼》作家出版社2000年第2版
  [4]张震霞《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93年第2期
  [5]陈雅谦《变态心理学》海南出版社1993年第1版
  [6]吕俊《超现实主义梦幻》海南出版社1993年第1版
  [7]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2版
  [8]老子《道德经》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要】麻醉学是实践性的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和临床技能的学习一直都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病人来学习临床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应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和医疗环境。我院麻醉科率先引导教学改革,自2009年即采用传统麻醉教学与临床技能竞赛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探讨了我院特色的临床技能竞赛在麻醉教学中应用的内容、方法及效果,以期为新形势下医学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
期刊
【摘要】本文具体结合数学建模技术,同时灌输案例教学思想,试图透过理论与实际内容有机衔接,彰显学生主观能动性,令师生长期沉浸在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训与交流氛围之中,避免任何阶段瓶颈限制因素滋生。  【关键词】数学建模 独立学院 概率统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55-01  截止至今,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事业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其中独立学院
期刊
【摘要】小班化教育作为目前基础教育层面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生长点,不仅是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更是当下基础教育实践最为关心的问题。小班化教育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从形式上讲,小班化教育是对目前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修正,小班化教育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批判和反思教育现代性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师生对话,促进教学相长,满足人和谐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公平 对话 和谐 小班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期刊
压电陶瓷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的高技术功能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元器件朝着高温高频领域发展,这对压电陶瓷提出了新的要求。钛酸铅系压电陶瓷因为居里点高、介电常数小、机电各向异性大,很适合应用于高温高频领域。
   本论文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Pb(Mn1/3Sb1/3)03-PbTiO3(PT-PMS)压电陶瓷,系统研究了PT-PMS陶瓷的烧结行为和掺杂改性效果;并以Co2O3掺杂PT-PMS体系为基础,进行了瓷料工厂应用化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
橄榄石型LiFePO4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能突出,被认为是最具开发和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LiFePO4的电子导电率低和锂离子扩散速度慢,导致初始容量损失和倍率放电性能差。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者尝试采取减小颗粒尺寸、添加导电剂、掺杂金属离子等措施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本论文采用公司提供的几家国内知名LiFePO4生产厂家供应的LiFePO4原材料,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并且把它做成两种不同组装方式的电池,并对其成品电池进行检测,通过研究分析,来得出
【摘要】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当前各专业下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情況下,构思了一套开放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补充,帮助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参差不齐、各专业要求不一致等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开放式 教学平台 计算思维  【基金项目】2013年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与改革项目(JGZ2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57-02  授课班级:大田县第六中学七年级7班  授课时间:2015年3月9日  师:“成长”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寒假里,我们要大家去阅读路遥《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里的主人公在苦难中不屈不饶的长大,让我们深受感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大师鲁迅的童年世界,看看他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板书:《从百草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55-02  当前我们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大方向,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如何实现?我认为,主要就是发展学生的应用与拓展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适当拓展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距离过远是个常见的问题。作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让语文教学走进现实生活和与学生做学习的朋友,从生活体验、课堂情境设计等多方面提供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并从学生心理角度探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问题,为改进语文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 走进生活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热电材料是利用Seebeck效应和Peltier效应将热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是适应国家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的新型绿色能源材料,在热电发电和热电制冷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梯度热电材料相对于单体热电材料不但在转换效率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可以在更大温度范围内使用。本文采用快淬-机械球磨(MM)-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Bi0.25Sb0.75)2Te3热电材料,随后采用SPS热变形工艺对其进行织构化处理,并系统研究球磨工艺、晶粒度和变形温度等因素对(Bi0.25Sb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