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搬运工”走向专业的教育者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2009s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幼儿园实施德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幼儿期特有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则要求幼儿园的德育应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而非空洞的道德说教。北京市西城区洁民幼儿园在疫情防控期间,非常关注幼儿居家生活中的德育教育,他们结合园所文化和课程理念,推出了《我是生活小主人——幼儿居家活动指南》,从自理能力、卫生习惯、家务劳动三个方面,与家长共同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支持孩子们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感知体验、解决问题,培养爱生活、会生活,生活有力量的小朋友。本刊将分两期完整呈现他们的实践探索。
  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原因幼儿园从线下教育转至线上教育,我们遇到很多困难,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對自身角色、对幼儿的学习、对家园共育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于是,我们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尝试,迎来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我们是“搬运工”?
  2020年2月当市教委明确提出推迟幼儿返园时间后,老师们都很焦急,开学即将临近,孩子们却不能回到幼儿园,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该如何进行?于是老师们开始从网上收集一些适合孩子操作、游戏的活动,如手工制作、折纸、科学小实验等,并发送到班级家长群中,希望能够通过家长的力量来丰富孩子在家的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此时,教师就像一名“搬运工”,搜索不同的资源分享给家长们。但成效如何呢?从班级群的反馈可以看出,虽然家长们对老师的分享都表示感谢,但是能够去实践的很少。是哪儿出现了问题?老师们一时搞不清原因。
  通过分析大家发现,其实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家长们都能自己从网上搜集不同的资源,有的甚至比老师找的还要多。而且网络上的资源更多是教程式的,家长在实践中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材料的限制,有些材料家中并不常备,疫情隔离期间又不能出去购买;同时也会受到能力的限制,有的内容家长并不擅长。甚至,对于家长来说,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活动,会格外关注最终的结果,而忽视过程中对孩子的支持与引导。
  由此可见,虽然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不能与孩子见面,但我们不能把“教师”的身份转嫁给家长,因为我们是专业的教育者,如果我们只是以“搬运工”的身份和家长进行分享,那我们的专业性要如何体现呢?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不仅要关注对孩子的引导,同样也要关注对家长的引导。在疫情防控期间家长所关注的是什么?他们能够胜任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借助哪些资源开展活动,来帮助家长丰富孩子的居家生活,同时理解孩子,学会科学育儿?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是我们专业性的表现。
  我们要推送什么内容?
  回归我园的育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有力量的儿童,让我们意识到,其实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生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契机。基于此我园组织教师结合疫情现状,结合园所的育人目标,在教学干部的引领下,共同梳理出《我是生活小主人——幼儿居家活动指南》——从生活自理、卫生习惯、劳动能力三方面,对不同年龄班幼儿适宜具备的能力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向家长进行推广,结合孩子们生活中的案例来介绍,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理解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观念的推广,更要注重行动的引领。这次疫情让我们反思到,虽然家长们表示很认可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但仅是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在生活中,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还是会有给孩子报网课、帮助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行为,可见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较为显现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能看出,他们肯定幼儿园的理念,但并不知道怎么做。因此,我们要传递的不仅是理念,更是从理念到行动的指引,于是,结合《幼儿居家活动指南》,老师们每周从爱健康、爱阅读、爱游戏、爱劳动等方面向家长提供一些教育策略,这些内容既要贴近孩子生活,又要有助于家长理解并认可,帮助家长在过程中能够看到孩子的学习,理解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比如,有大班家长提出孩子在家很少喝水,总要让家长提醒,问老师应该怎么办。以往对于饮水问题,老师们都会先主动与家长沟通,提示家长关注孩子的饮水量,定时提醒孩子饮水等,但现在是家长主动提出,就需要我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基于此,大班的老师们开始探索不同的方法,例如通过科学小实验的方式,请家长与幼儿将同样的菜根分别插入有水、没水、有饮料的瓶子中,观察菜根生长的变化,明确饮水的重要性;请家长引导幼儿用标有容量的瓶子(如矿泉水瓶、水杯等),通过测量直观感知一天的饮水量,同时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再比如,我们常说生活即教育,但以往我们更多是对生活中资源的关注,而如何在家庭中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思考较少;我们会告知家长关注,却很少告诉家长该如何行动。《幼儿居家活动指南》给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抓手,老师们设计的“系鞋带”“叠衣服”等活动,能让孩子们在操作实践中学习,并感受生活的乐趣。
  我们要如何推送?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居家活动指南》的每周推送,也经历了一个由面向全体到面向个体、由宏观到具体的渐进过程。
  面向全体——阐释课程理念,挖掘生活教育
  起初,老师们推送的活动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幼儿和家长,根据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理念,围绕《幼儿居家活动指南》设计活动,给家长提供教育策略,使家长能够重视生活中的教育,了解对孩子发展的价值。
  面向小组——转变教育视角,关注生活节奏
  随着《幼儿居家活动指南》的每周推送,老师们更关心孩子们的感受与成长,他们更希望与孩子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师幼间的关系,更能为后面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因此老师们开始通过微信、腾讯会议、钉钉会议等不同的途径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面对真实的生活与问题,老师们开始转变视角,关注每个孩子的生活节奏,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比如,春季开展种植活动时,家长互动反馈得不多,大多是植物长得较为成熟的才会进行分享。通过线上的沟通,老师们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孩子都在种植,只是种植的植物不同,进度不同,有的孩子种的早,有的孩子种的晚,也有的孩子还没种……如此种种,让老师们意识到,面向全体进行教育支持显然是不适宜的。于是,老师们决定根据孩子不同的生活节奏进行分组指导,对于还未种植的小朋友,老师会通过“云种植”的方式,激发孩子种植的愿望;对于已经种植成熟的小朋友,会邀请他来尝试梳理、分享种植中的好方法;对于还正在种植的小朋友会鼓励他持续观察,用不同的方式记录成长的变化等。并且通过美篇的方式记录下每组幼儿的进展,进行组与组之间经验的共享。相同进度的孩子在一起互动,没有了比较,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长的压力,更愿意与老师互动,共同指导幼儿,促进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发展。
  面向个体——支持个性发展,呵护学习品质
  小组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个性化支持的重要性,因为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都不相同,家长面对的育儿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进行个性化的育儿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与感受,以身示范,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例如,结合大班幼儿喜欢竞赛类活动的特点,我们设计了“系鞋带”的线上比赛,并打算以时间的长短来评判孩子的名次。但从孩子发展的角度考虑,从每个孩子情绪情感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评价并不合适。通过研讨,老师们意识到每个孩子能力水平不一样,活动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在比赛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身份参加,还没有准备好的小朋友既可以当观众观摩比赛进行学习,也可以当裁判。同时评判的标准也应该不一样,应该从孩子的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如“勇气满满”“不畏困难”“飞速系带”“坚持到底”“最美系带”“最牢系带”,不仅对孩子系鞋带的表現进行了评价,同时呵护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宝贵的学习品质,也让孩子和家长更注重过程中的评价。
  其次,回应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呵护、支持孩子学习品质的发展。例如,有的家长对孩子在线上活动中不善于表达很着急,老师在安抚家长的同时,要向家长介绍孩子的表达可以有多种方式,同时,在每次活动中也有意识鼓励孩子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记得进行“叠衣服”活动时,老师分享的“叠衣神器”一下子引发了这个孩子设计的愿望,他自主设计了“叠裤神器”,老师及时予以肯定,并邀请他展示自己的“叠裤神器”。他非常自豪,通过屏幕向同伴进行操作展示,没有了以往的羞涩,展现的更多的是自主创造的快乐,这也让妈妈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活动后老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不仅邀请家长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与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同时肯定了孩子身上宝贵的创造性学习品质,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对这一品质的呵护与支持。
  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工作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于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我们的育人目标、教育理念始终未变,对孩子的爱与关心始终未变。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下开展活动,实施教育,老师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孩子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孩子在生活中学什么,还要关注孩子在生活中怎么学,从而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注重生活能力、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培养。
  同时老师们对家园共育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往的家园共育更多是家长来配合老师完成班级的工作,促进孩子的发展,但现在老师无法直接对孩子实施教育,才发现,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育儿指导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家长指导孩子。而且,指导家长,不是把家长培训成教师,而是帮助家长学会理解幼儿、更好地与幼儿相处。而幼儿园和家庭只有在相互的扶持中才能更好地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
其他文献
新春已至,迎春吐蕊。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万众瞩目中如期召开。3月7日傍晚,本刊编辑部一行四人来到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驻地北京会议中心,如约见到了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和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春寒料峭,九号楼外,草色遥看近却无,偶有鸟雀栖息,鸣叫数声。大厅内,金色巨型壁画“京华四季”下,两位委员迎面而来,笑意盈盈显得格外温暖。  普惠深入人心  连任三届、履职十年
远程访问需求日益强烈    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扩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长沙理工大学对于校外的教职员工远程访问各种电子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些应用统计如下:    网外用户访问校内图书馆资源的问题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访问都是通过校园IP地址判断的,由于在网外的客户没有允许的IP地址,所以造成大量教职工、学生无法访问的情况。    移动用户接入安全问题  无论是学校电子资源的版权还是校园网内的科研
教研组是幼儿园落实保教工作,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阵地。教研团队的管理思想决定着教研和班级工作开展的质量,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中也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年长的教师都相继输出到了本区的一些姊妹园所担当要职,一些年轻的教师相继走上了本园的管理岗位,引领着园所的教研工作。作为教研组长在引领教研工作时,一方面要求真:关注教师工作中的真问题
摘 要:校园网已在高校中日益普及并迅速发展,很多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平台。但是由于校园网教学资源的缺乏,使得教师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校园网以外搜索教学资源。为了丰富校园网内教学资源建设,本系统根据《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利用Jsp Weblogic8.1 Sqlserver 2000技术进行了设计开发,并投入使用。  关键词:教学资源 校园网 JSP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
参与式家长会与传统家长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打破了传统家长会中教师“一言堂”的窘境。参与式家长会通过话题讨论、视频观看、小组研讨、游戏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为真正实现家园融合共育助力。然而,很多教师在实践参与式家长会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只重视家长会形式,忽视了家长会的内涵与效果等问题。  参与式家长会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家长的调查不深入,游戏选择不
如今,微信等新媒体已进入幼教课堂,很多幼儿园要求教师编写微信,使用美拍、美篇等,记录幼儿园各类活动。有的老师会认为这项工作有难度,要花费许多精力,因此而烦恼或顾虑重重。那么如何有效使用新媒体,才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让教师们化“烦恼”为“愉悦”呢?先来看一个案例吧。  陈老师班上有个插班生叫小小,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玩。平时在操场上,大家都在玩轮胎,他一个人爬攀登架。后来有一次在戶外活动中
摘 要:软件框架结构对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规范化和软件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Struts就是一种较好的软件框架结构。Struts框架具有组件的模块化、灵活性和重用性的优点,同时简化了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在大型网站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MVC模式 Struts框架 网站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
任何版本的语文教材都不会离开人。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25篇课文,写人的就有13篇,超过一半。这些文章,无论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哲学的角度,都是值得学生好好学习、好好研究的。从文学的角度,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写人,怎样把一个个不同的人物写实、写好;从哲学的角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写人,写这个人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表达,能否达到作者、编者预期的效果。在这些文章里,作者往往通过
美丽的雪花飘飘洒洒,我们的冰雪课程也拉开了帷幕。  小班在进行“冰雪奇缘”亲子活动,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用爱心创作雪马,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调动了各种感官体验认知了冰雪,而且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中班在举行“冰车PK赛”,孩子们利用废旧纸箱制作了各种冰车,在雪地上尽情嬉戏。  有的大班在举行雪地冰雪写生活动,孩子们在洁白的冰雪画卷上进行涂绘,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了审美情趣;有的大班在举行雪地感恩活
“张老师,教师节快乐呀,嘿嘿,我想你了。”收到阿元妈妈发来的微信语音,听着已然是小学生的阿元那欢快而又熟悉的声音,我不禁思绪万千……  初识阿元  阿元是中班时候转过来的。还记得家访的时候,是阿元给我们开的门,在阿公阿婆的“逼迫”下他勉强跟我们打了个照面后,就躲进他的角落里不知在捣鼓什么……阿元跟阿公阿婆和妈妈一块儿住,我们没有见到他的爸爸。只是要走的时候,阿婆说了一句:“他爸爸在他还没满月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