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助推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以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走进课堂,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的结合,正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带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施资源共享。因此,要搞好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抓住切入点,恰当运用多媒体,实现素材共享。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形式较具体形象,在他们眼里,数学无疑是一门抽象、枯燥、复杂的学科。如何都能使抽象、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趣味化、简单化呢?通过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投影、幻灯等电教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在新授之前,教师运用电教媒体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趣,提出相关的问题设疑,从而在学生心理上设置一种悬念,可以强烈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优化学生认知过程
  按照杜威的观点,理解在本质上是与动作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理解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物怎样做有密切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1 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课件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创设按题意制作的活动场景,绘制线段图,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如在教学“旋转与平移”时,用变色、闪烁等手段,使学生明确运动前的物体是哪一个,运动后的物体是哪一个?运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旋转点是不变的吗?运动后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有什么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上述抽象概念。
  2.2 化解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许多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于直接感知,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这种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和现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化解难点。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明显。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都可以用CAI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过程,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使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 节约上课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在原有的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教学挂图的张贴等,往往占用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一不小心,还会出现图片和小黑板从黑板上滑下来的尴尬局面。因此,学生在课堂中作业完成不了,教师上课拖堂的现象也经常可以看到。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小小的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
  譬如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开大小有关而与角的长短无关时,是这样利用课件进行教学的(教学的每一步都通过固定的键盘按钮进行控制):屏幕上出现一条直线;然后以一端为端点重叠的另一直线慢慢向上旋转成一个角;老师告诉这就是一个角并学习角的记法;直线再向上旋转,出现几个新的角,并与前一个角进行大小比较,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恢复到原来的角,角的边的长度延长,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通过课件的教学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且教学的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许多,从而使课堂中更多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蓼兰小学)
其他文献
为了推进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行“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可行、有效的。这一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
朗读,是最经常的、最重要的阅读训练。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呢?  1 注重朗读目标的明确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朗读前要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朗读,以达到提高朗读能力,加深对文本理解的目的。一般可以从
团体保险是我国寿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寿险这套马车的两个轮子中的一个,与个人寿险处于同样的地位.当前国有寿险公司的团体保险受到了分业经营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