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考试命题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科学、规范、合理的命题,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训练和指导。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练习与考试均是其夯实基础、锻炼技能、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对于教师来说,练习与考试是了解教学状况、获得反馈信息、改善教学现状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考试命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考试命题;问题
  G623.5
  一、针对缺乏逻辑性考题的分析
  以判断题“零不仅不是负数,还不是正数;而且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例进行分析可知,出题人设计这道问题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正数和负数”、“质数和合数”等相关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但是这道考题却违背了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同一律,将数学概念进行混淆和偷换,对学生的正常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干扰,影响学生答题[1]。考题前半段中的“数”与后半段中的“数”,所指的并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暗指所有自然数,而后者则指的是非零自然数。而且考题后半段的说法也缺乏科学性。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在“质数与合数”相关内容编写过程中,均着重强调过:在因数与倍数相关内容研究的过程中,教材中所提及的“数”通常指的是不是零的自然数,即零不在质数与合数的研究范畴中,而判断考题后半部分的说法正确与否,参照的也不是“质数与合数”的定义、概念,而是考虑零是否在研究范畴之中。若是想检验学生对“质数与合数”定义、概念的理解程度,在命题过程中就不应该涉及零,应当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认真仔细思考,在保证考题科学性的同时,还应当确保其逻辑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再理解、再巩固的思维环境。
  二、针对缺乏准确性考题的分析
  以填空题“在4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包括40),4的倍数有哪些?”为例进行分析,在过去小学数学教材中未将零纳入自然数集中,现如今,零已经被纳入到自然数集中。因此“自然数”与“非零自然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40以内”指的是一个自然数的闭区间,即小于等于40而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若是将“40以内”当作是“非零自然数”的定语,这种说法缺乏准确性。由于无论“非零”是否提出,零本身就不在“40以内”,加上在“非零”后面又强调“(包括40)”,显得较为赘余,多此一举。事实上,这道考题中将“40以内”与“不大于40”进行等同,导致这两个概念发生混淆,将原本清晰、明了的考题变得模糊不清。在这道考题命题过程中,可以将其改成“40以内,4的倍数有哪些?”,这样能够使考题清晰明了,促使考题语言更加精炼。所以,出题人首先应当明确数学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然后保证考题的准确性、严谨性。同时,在命题过程中应做到语言精炼、准确、通俗、易懂[2]。
  三、针对缺乏规范性考题的分析
  在命题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只重视内容而忽略规范的情况。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現,若是语言表达缺乏规范性和正确性,就难以彰显科学合理的思维。例如,在“劳动节这个月有几天?”考题中,“劳动节这个月”的说法缺乏规范性,对考题整体进行分析可知,“劳动节”是这个句子的主语,具体指的是每年五月一日这一天。而考题将“劳动节”说成了一个月,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存在错误。若是想考察小学生是否明确“劳动节”是五月一日以及每年五月份一共有多少天,出题人可以将这道题改成“有劳动节的这个月有多少天?”。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考题的含义,出题人在命题过程中应当注意命题的规范性、严谨性,避免出现逻辑上错误[3]。
  四、针对缺乏科学性考题的分析
  在小学数学考试命题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情况就是考题缺乏科学性。以“舞蹈队有48个男生和36个女生,将这些人混合编组。要求各小组内的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始终保持相同,并且男生与女生均刚好分完,没有剩余,问最少能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至少能分到几个男生、几个女生?”为例进行分析,通过题目可知,考题存在一定矛盾性。“当小组数量较少时,那么每组分得的人数也少。”这种说法并不符合逻辑。事实上,当总人数不变,小组数量少,那么每个小组分得的人数就多;相反同理,当总人数不变,小组数量多,则每个小组分得的人数就少。对出题人的意图进行分析可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先算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最小公因数为2,也就是说最少可以分成2组,然后算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为12,得出最多能够分成12组。可以将考题改成:“最少能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最多能够分到几个女生、几个男生?同时,最多能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最少能够分到几个女生、几个男生?”所以,在命题过程中,出题人不可以仅从主观期望出发,更应该从客观角度以及语言的客观规律层面进行思考,保证题意合理性和明确性,做到命题科学、规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考题应当清晰明了的反映出相应知识点,而不是以递进式的方式出题,即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为第二个问题的解题条件。在考试命题过程中,出题人应当对不同知识点的分值比重进行妥善设置,根据课标中规定的内容分配比例以及教学所用时间,对考试内容比重进行合理安排。
  参考文献:
  [1]马正利.对当前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几点思考[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1):87-88.
  [2]徐文彬.试论小学数学考试命题中的问题及其解决[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1):64-68.
  [3]徐樹民.小学数学考试命题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6):13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DU145生长的影响。结果熊果酸对不同浓度雄激素下的LNCaP细胞均呈浓度和
总结12例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患者的护理.提出监测颅内压的同时需结合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孔子“以德为先”的人才思想是孔子整个德治伦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之于人才、之于社会的重要性,虽然孔子这些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同时这一
目的探讨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管理,降低抗感染药物应用率的有效途径。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5年6月26日全院所有住院的儿科病人,按照设计统一表格逐份填写应用抗菌药物情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认证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工程实践等专业知识与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面向工程实际,提高工程意识和设计技能培养,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培养是机械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两个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可以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41例颅内肿瘤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进行对症处理.结果上述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无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提出对颅内肿瘤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主要护理措施是密切
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新时期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通过多种方式的教育模式,提
对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途径作了评述 ,对于可能采用的筹资方式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途径。 Made a comment on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