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慎独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慎独”是儒家关于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功夫之一。慎独之“独”其实不只是闲居独处,更深的意义是指人的意念或者动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顺性而动,则其意念与动机必然是善的。善与不善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秉承天命,按照天命赋予人的本性行事,就是善的;逆天命违本性而行,就是不善的,只要违逆天命本性的,即使未形诸于外,意念已经发动,他人不知,自己却知。因此需要时刻警醒自己,要通过内心自省来使动机与意念善良而合乎道。
  慎独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一个有着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即便是处在视之无人,听之无声的环境,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丝毫不放松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能因为没有人听到、看到你的所言所行,就恣意妄为,甚至胡作非为。有道德修养的人,时时刻刻都会有戒慎恐惧之心,就像处于众人之中,受到监督一样,务必谨言慎行,须臾都不能离经叛道。其二,一个人在其意念发动之初,即便还没有见之于行动,也要通过内心的省察,看其是否合道中节,把善的动机与意念守护住,对于那些不善的动机与意念,在其意念发动之时就去除掉。
  那么如何来修养慎独?儒家认为同样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摒弃一切外物,而专事于内在心性的把握;另一方面是所谓的“反求诸己”,从个人的修身做起。如果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就能顺性而动,安心处顺,内外和合,所思所想、一言一行才能完全合道中节。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倡自省内省,不求于人,只求于己。宋朝时期,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说,一个人处于幽暗之中,即便很小的事情,其痕迹虽然还没有彰显出来,但是内在的动机或者意念已经萌动,只是别的人不知道,但自己不能不知道,没有什么事比这一点更显明昭著的了。朱熹认为,慎独就是对待那些即使只有自己知晓,而别人不知晓的细微之事,也要谨慎从事。
  东方微巨研究中心提供
其他文献
土鸡蛋和洋鸡蛋有什么区别,又如何能让消费者相信,花上高价买回的土鸡蛋“如假包换”?罗立新用自己的名字建立起品牌效应,让每一颗印上“罗立新”名字的土鸡蛋都成为了长沙市消费者心中的金字招牌。  土鸡蛋就是没有经过饲料喂养的散养鸡所下的蛋,因为物稀,所以价高。罗立新以前在长沙的农贸市场卖菜,一次帮老顾客从乡下带到城里来的几斤土鸡蛋,他把剩下的蛋就地销售,没想到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竟被抢购一空。这让他看到了